APP下载

产城融合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
——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作用

2020-10-12万伦来

关键词:高级化产城科技进步

万伦来,左 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为抓手,即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遵照中央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方向,聚焦高端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开创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随着产城融合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传统经济正在实现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促使碳排放量得到有效降低。那么,产城融合、经济转型升级与区域碳排放间究竟有何关联?厘清这一问题对于科学评价我国推进产城融合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产城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现有研究大致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理论展开:一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辜胜阻(1993)指出,随着乡村的城市化,人口的集聚带来了生产、消费、财产等要素的集中,从而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发展。这就是说,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经济不断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两者互为因果。王志英(2016)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从乡村与城镇的初始融合到分离对立,再到最终走向一体的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生产方式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发生的质的飞跃过程。李长学(2018)认为城市化是劳动力、经济活动不断集聚的过程,工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更加明确,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工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规模也随之扩大,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二是城市多样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更好地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城市功能的多样性(Jacobs,1961)。城市多样性理论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解决产城分离这一痼疾提供了理论指导。城镇扩大了,产业发展要跟上,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新局面(张学良,2019)。这是因为传统城市化为了盲目追求产业新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不注重产城融合,容易产生有产无城的“产业孤岛”或有城无产的产业“空心化”“鬼城”与“睡城”等现象,忽视了城市的功能性发展,包括商场、娱乐设施和服务性场所的建设(林华,2011;王海滔 等,2017)。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沈理荣,2019)。三是系统协同理论。产城融合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城市、产业和人等各个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人应协同发展而不是独立运行,必须以城市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贺传皎 等,2012)。产城融合必须将城市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对新城区的合理规划和完善运作机制,从而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与产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刘荣增 等,2013)。周跃辉(2017)认为由于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耦合过程,因此必须推动产城融合联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提升。魏倩男等(2020)则通过衡量城市和产业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证实了城市和产业这两个系统协同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

有关产城融合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是从城镇化角度进行研究的,归纳已有的研究文献,学者大致持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碳增观”,即认为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会增加人口密度、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从而加剧了碳排放。张乐勤等(2015)认为城镇化势必会加快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会导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加剧,且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给环境污染带来巨大压力,碳排放增长明显。张忠杰等(2020)从人均能源消费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镇化的提高增加了人均能源消费量,从而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二是“碳减观”,即认为城镇化通过推动人口集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减少了碳排放。王桂新等(2012)发现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聚有利于基础设施发挥规模效应,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李剑荣(2015)指出新型城镇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区域的实证结果具有差异性。金娜等(2018)通过研究江苏省城镇化效率,发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作用逐渐提高。三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观,即认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发展,碳排放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Martínez-Zarzoso等(2011)研究了1975—2003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胡建辉等(2015)认为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城镇化通过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产生影响。文雯等(2017)发现城市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邵帅等(2019)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城市化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

综上可知,有关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产城融合是通过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一般经历初建、成长到成熟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必然具有异质性。然而,鲜有研究揭示了产城融合是如何通过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传导作用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的。基于此,本文在厘清产城融合通过经济转型升级中介效应影响碳排放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产城融合对区域碳排放的作用机制。

二、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协同发展,表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功能的交互与融合,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相协调、城市功能结构与产业功能结构相匹配(谢呈阳 等,2016;丛海彬 等,2017;邹德玲 等,2019)。因此,本文拟从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视角阐释产城融合影响碳排放的机理。

从城市发展来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需求加大,森林和耕地破坏严重,导致碳排放增加(Birdsall,1992;何晓萍 等,2009);其次,城市空间规模化扩张,草地、林地的面积缩小并部分转化为城市用地,“碳汇”的影响力逐渐小于“碳源”的影响力,增加了碳排放(Sauerbeck,2001);最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需求增加,致使环境污染严重(郝江北,2014)。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提高,公共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降低碳排放(Liu,2009)。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转变,从而有利于节能减排(Oosterhaven et al.,2007;Xu et al.,2015);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技术进步,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改善了环境污染(张腾飞 等,2016)。

从产业布局来看,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是产业集聚。在产城融合发展初期,技术、资本尚未大量聚集,工业生产技术并未以环保低碳为目标,这时随着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将消耗大量煤炭和化石能源,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加(张可 等,2013;王兵 等,2016),这正如Frank(2001)研究欧盟200个集聚区时所指出的那样,集聚区的产业集聚规模扩大会加剧大气污染。但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后期,产业集聚规模扩张趋于稳定,这时集聚区企业开始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师博 等,2013),强化技术进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陈建军 等,2008),特别是集聚区企业间技术外溢和知识共享,“节能减排”溢出效应等使得集聚企业环保技术研发成本与风险降低,因而此时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此外,随着产城融合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即相对节约了产业发展所用的土地资源,而降低产业土地占用又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侯丽朋 等,2020)。

综合来看,一方面,在城市发展初期,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污染、建筑污染、人口集聚、生态系统破坏等都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促进了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在此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即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在产业集聚初期,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处于集中阶段,企业尚未实现分工合作且恶性竞争仍然存在,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这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和工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这时企业为了在产业链中获得主导权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绿色清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削减碳排放。故从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角度均可以发现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发展趋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

(二)产城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理论与实践已表明,经济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两个方面(程惠芳 等,2011;周锋,2018),因此从这两个方面阐释产城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一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随着产城融合程度的加深,以重工业为主导转变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沈坤荣等(2007)指出,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带动了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Glaeser(1999)、Carlino(2007)和魏后凯等(2011)认为城镇化通过推动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从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辜胜阻等(2012)研究证实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工业发展从而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因而有利于实现低碳循环;蓝庆新等(2013)发现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信息化,传统产业向集约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能够提升产业层次;马子量(2016)发现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容易吸引外资投入,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进步效应。城镇化对科技进步具有正外部性,即城镇化推动了科技进步。Michaels等(2012)认为,城镇化促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协同集聚,产业集聚加快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仇怡(2013)认为城市化带来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科技创新活动由此增加,并且新的科技和知识不断扩散与传播会引致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吴福象等(2013)指出,城市化推进城市群的产生,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集聚使得城市的市场活力提高,企业通过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加快了科技进步;鲁元平等(2017)发现在城市化的推进中,人力资本积累、科学教育投入增加与创新溢出都对科技创新的提升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一方面,产城融合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居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包括基本文化教育、老年护理、卫生医疗等福利保障,提升了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与居民生活水平,从而带动第一、二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同时,产城融合也促进了一系列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产城融合促进了产业聚集发展,产业的集聚既是人力资本和资源要素的集聚,也是资金和技术的集聚,这推动了产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的人员和技术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发展空间,推动技术进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产城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影响。

(三)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传导作用

产城融合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削减碳排放,其对削减碳排放产生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传导作用实现的,产城融合既对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两大效应的影响作用,又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两个方面的中介传导作用对区域碳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为说明产城融合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进而有助于降低区域碳排放的发生机理,本文借鉴余壮雄等(2020)的研究成果,将考察样本所有产业划分为低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1)将所有产业的技术水平从高到低排序,可以得到技术产业的中位数,如果一个产业高于这个中位数,则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反之则定义为低技术产业。。一般地,低技术产业对应的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高碳产业,而高技术产业对应的是节能减排的低碳产业。区域碳排放强度用UCT表示,代表区域碳排放总量CT与地区产业增加值I之比。将低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用I1和I2区分,则区域碳排放强度为:

(1)

其中,a1和a2分别对应低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区域整体的碳排放强度可以表示为高、低技术产业的碳排放强度的加权平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产城融合必须以转型发展为导向,以城乡统筹为载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产城融合过程中政府倾向于扶持高技术产业,则区域碳排放强度变化为:

(2)

(3)

其中,n为高(低)技术产业的个数,λ和μ分别对应政府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倾向这一变量对产业增加值与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系数。

假设3:经济转型升级对削减碳排放具有积极作用。

假设4:经济转型升级在产城融合影响碳排放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三、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因缺失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的数据,本文仅选择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7年。所有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以及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和EPS数据平台。部分丢失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碳排放(lnct)。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燃烧化石能源,根据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和IPCC提供的碳排放系数,本文借鉴刘凯等(2019)利用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八种能源消费量计算碳排放总量(ct),最后为缩小数据的绝对数值,消除异方差,对碳排放总量取对数。

2.产城融合(ci)。产城融合发展主要涉及产业、城市、人口三大基本要素,本文借鉴丛海彬等(2017)的研究成果,运用产城融合协调度来度量产城融合。

3.经济转型升级。本文根据周锋(2018)、程惠芳等(2011)的研究成果,主要选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两个层面来衡量,分别用str和tec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str)使用第三产业附加值和第二产业附加值的比表示,科技进步(tec)采用每百人研发从业人员拥有专利授权数衡量。

4.控制变量。经济增长(lngdp),采用1998年不变价格的人均GDP的对数表示;能源消费结构(ener),采用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表示;城镇化(urb),采用城市人口与本地区全年总人口数之比表示;科技投入(rd),采用科研与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比重度量;财政管制(gov),采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投资开放(fdi),采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环境规制(reg),采用治污投资额与规上工业产值之比来衡量。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产城融合的测算

产城融合的度量没有统一标准,学者普遍使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度量产城融合的水平,指标体系的选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综合大量产城融合研究文献,本文借鉴丛海彬等(2017)产城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设置人本导向、产业支撑和功能匹配三个准则层,从中选取变量。运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指标权重,从而进一步测算人本导向、产业支撑和功能匹配三个子系统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耦合协调度原理用产城融合协调度来度量产城融合。熵值法的具体步骤为:

1.数据标准化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减少原始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4)

2.数据平移。为了避免数据出现负数,影响测量结果,归一化数据被相应地转换,以确保所有的标准化数据是非负数。

3.计算指标的信息熵值e和效用价值d。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公式如下:

(5)

4.计算第j项指标的效用值,公式为dj=1-ej,其中j代表指标数。

5.计算指标权重W。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公式如下(式中Wj是第j项指标的权重大小):

(6)

6.综合评价指数测算:

(7)

Ui表示i个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乘积,Wj代表第j项指标权重大小。

7.产城融合度计算:

(8)

其中,C代表产城融合耦合度,D代表产城融合协调度,n代表子系统的个数(n=3),T代表综合评价指数即产城融合度,U1、U2、U3分别代表人本导向、产业支撑、功能匹配准则层的评分,a、b、c为待定系数。

(四)模型设定

Baron等(1986)首先提出利用逐步回归法来检验中介效应,此后温忠麟等(2004)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被后来许多学者引用、参考。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本文借鉴温忠麟的方法,设计回归模型(9)~(11)检验产城融合是否通过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效应来影响碳排放。

lnctit=α0+α1ciit+α2(ciit)2+α3Xit+εit

(9)

Mit=η0+η1ciit+η2(ciit)2+η3Xit+ζit

(10)

lnctit=β0+β1ciit+β2(ciit)2+β3Mit+β4Xit+τit

(11)

其中,i为30个省份截面单位,t表示年份,ct表示碳排放总量,ci为产城融合;Mit为中介变量,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进步两个变量;X为一组相关控制变量,ε、ζ和τ为误差项。模型(9)用于检验假设1,模型(10)主要用于检验假设2,模型(11)主要用于检验假设3,模型(9)、模型(10)和模型(11)构成中介效应模型用于检验假设4。

中介效应检验步骤如下:第一,对方程(9)的回归系数α1进行检验,如果α1显著,则表明产城融合对碳排放存在总效应。第二,检验方程(10)的回归系数η1,如果η1显著,说明产城融合会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第三,检验方程(11)的回归系数β3,如果β3显著,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会影响碳排放。此时需要关注β1是否显著,β1为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如果β1不显著,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如果β1显著,则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对碳排放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比较η1β3和β1的符号,如果符号相同,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份额为η1η3/α1;如果符号不同,则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在中介过程中存在遮掩效应,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的绝对值为|η1β3/β1|。第四,如果η1和β3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则需要引入bootstrap检验。

四、实证分析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检验是为了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则会导致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存在,进而影响实证分析。本文使用Stata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由表2可知,模型中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基本小于0.85,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表2 多重共线性检验

(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

产城融合通过经济转型升级的中介作用影响碳排放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列。由表3可知,模型(9)通过Hausman检验满足固定效应模型,产城融合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均显著,且一次项的系数为正,

表3 中介效应检验

二次项的系数为负,说明全国的产城融合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发展趋势,即全国碳排放随着产城融合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态势,验证了假设1。这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在产城融合发展初期,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污染、建筑污染、人口集聚、生态系统破坏等都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溢出,促进了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在此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即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通过观察控制变量的系数可以发现,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财政管制、投资开放、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显著。

模型(10)中,产城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的估计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产城融合并没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假设2并不成立。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产城融合发展初期,盲目追求城市扩张和就业率,容易出现城市“空心化”等问题,且有的地方政府城市和产业规划脱离当地实际,不能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造成了一系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通病”,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模型(11)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对碳排放的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技进步的提高减少了碳排放量,验证了假设3。这也如前文阐释的那样,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实施环境规制和严格企业准入标准,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削减了碳排放。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检验中,模型(11)的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较模型(9)的系数有所下降,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起到部分中介效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用占比为35.73%。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中,模型(11)的产城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也较模型(9)的系数有所下降,说明科技进步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7.88%。从而验证了假设4。

根据上述经济转型升级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本文绘制出产城融合对碳排放影响作用的路径关系图(图1)。从中可以看出产城融合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又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现阶段产城融合每提升1个单位水平,碳排放增加7.8个单位;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每进步1个单位,碳排放会减少0.218个单位,技术进步每提升1个单位,碳排放会减少0.65个单位。

图1 中介效应的路径关系模型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目前中国产城融合仍在发展期,产城融合的总体水平较低,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产城融合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权衡与协调,能否实现产城融合和促进节能减排两大概念之间的“双赢”成为现阶段和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经济转型升级中介效应的分析,探究产城融合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逻辑,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产城融合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即当产城融合度较低时,城镇化和工业化会增加碳排放量,而当产城融合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将对碳排放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此时产城融合具有显著降低碳排放效应。第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产城融合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递进的过程,其中,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使得高技术、高环保的产业快速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效应显著。第三,科技进步在产城融合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研发投入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单位产出的化石能源消费量降低,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基于上述结论得出研究启示:第一,产城融合过程中政府倾向扶持高技术产业能够减少区域碳排放,说明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既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所以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扶持都促进了产城融合的发展,应该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领作用。第二,产城融合进程中必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着力运用高新技术、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基础产业,积极发展节能低碳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三,实施创新驱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即政府必须制定政策措施调动产城融合区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着力推动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快速成长;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资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降低碳排放。第四,产城融合要注重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政策,逐步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而促进产城融合与低碳化协同推进与发展。

猜你喜欢

高级化产城科技进步
“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四运”给陕西带来什么?——将对陕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体育建设等生产“溢出效应”
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上海办公大楼方案设计浅析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旧改+产城业务双突破! 时代中国:有信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千亿投资、国家战略、500强扎堆 中新知识城“产城融合”对标“世界级”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结构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