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2020-10-11姜红
姜 红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相关研究表明,该病主要由电离辐射、吸烟、肺部慢性感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因素引发[1]。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一般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积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在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伴有痰血、胸部胀痛、咳嗽以及体温异常等症状,且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为晚期,仅能依靠药物治疗对生存时间进行延长[3]。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镇痛、姑息性放疗、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联用培美曲塞进行合理干预[4-5]。近年来,有研究人员表示,埃克替尼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显著价值[5]。本研究旨在分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埃克替尼的临床效果与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经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检测有18、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既往均接受过放化疗,临床分期为Ⅳ期,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45~75岁,平均(55.19±3.53)岁。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47~70岁,平均(53.66±3.7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者;②无其他重大疾病者;③思维、意识清晰,可有效配合治疗工作开展者;④经基因检测后证实存在基因突变问题。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有效与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者;②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③有化疗禁忌证者。
1.3 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镇痛、营养支持、姑息性放疗、抗感染及脱脑水肿等。对照组采用吉非替尼(A straZeneca KK Maihara Plant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14)进行干预,口服用药,每次250 mg,每日1次,持续治疗21 d。研究组采用埃克替尼(浙江贝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0061)进行干预,口服用药,每次125 mg,每日3次,持续治疗21 d。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依据实体瘤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4项[6]。其中,完全缓解为患者肿瘤细胞得到了合理清除;部分缓解为患者肿瘤细胞得到了缓解;稳定为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得到了控制;进展为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病情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②无进展生存期依据医护人员调查数据进行整理。③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反应、体温异常、皮疹及肝功能损伤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无进展生存期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8.25±0.5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8.34±0.6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我国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的致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有研究显示,吸烟、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电离辐射、大气污染及遗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相对并不明显,且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小,因此,多数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其在确诊时病情已处于晚期,进而提升了治疗工作的难度,对预后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阻碍[8]。经过临床的长期探索,发现人EGFR受体可对肿瘤细胞造成影响,使肿瘤细胞的侵袭与黏附作用增强,从而对正常细胞周期造成不良影响[9]。临床上对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镇痛治疗、营养支持、姑息性放疗、抗感染以及缓解脑水肿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采用含铂类药物进行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治疗效果往往有限;且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与不良反应对生存质量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吉非替尼为选择性的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与三磷酸腺苷竞争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催化区的结合位点,阻断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从而起到抗肿瘤的目的[10]。其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埃克替尼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之一,对于患者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11]。其可有效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以便实现延缓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12]。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作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埃克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表明该药物的治疗安全性较高[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病情缓解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略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应用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