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惩罚”策略的优化

2020-10-09宋媛媛

关键词:惩罚

宋媛媛

摘 要:2019年初,广东省率先提出教师惩罚权的合法化,“惩罚”一词有望名正言顺进入公众视野。然而,目前小学低年级的“惩罚”存在适用范围的泛化的问题。本文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试图找到一些基本、普适的“惩罚”策略。通过提出一些灵活多样更适合学生的“惩罚”方法,使现行的“惩罚”策略得以优化。

关键词:惩罚范围;惩罚类型;惩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07-1

在小学教育中,惩罚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教师应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进行矫正,从而引导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其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教育惩罚确定了新的定义与方式,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方式也有了些许改变。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制定科学的学校法规,使得教师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提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学校里没有惩罚,就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就是惩罚。”因此教师合理地使用“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惩罚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就是惩戒、处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惩罚是在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或者是不愉快的刺激,来消除或者抑制这类反应的过程。简单地说,惩罚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感受痛苦而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不舒服后改过自新,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

惩罚和体罚是有很大区别的。惩罚,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對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结果;体罚是指对学生直接施以肉体痛苦,或是用言词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与“心”罚。由此可见,惩罚的前提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让学生感受不愉快只是手段。而体罚却很不一样,体罚让学生身心感觉痛苦,教育目的却未必明确。两者在学生的感受上也有很大差异,学生感受不愉悦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

提起惩罚,大家普遍想到的是罚站、罚抄等等,但是这样的惩罚方式比较单一,也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事实上,还有一些灵活多样的惩罚方法同样能起到引发同学思考,激发同学积极性的目的。

一、量化式惩罚

小学班主任经常使用盖印章的方式表扬学生的进步、努力或者合乎规范的行为。同学们集到一定数量的印章就可以换取相应的奖品。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反过来用,当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可以扣掉相应数量的印章。让印章有得有扣,就好像货币一样,有挣有花。记得某次一位同学在做早操的时候在队伍里乱动,老师提醒多次未果。老师悄声问,你是想站到后面还是扣两颗印章。同学回答扣两颗印章。接下来该同学站得比之前有明显的的进步,而且早操散会后,该同学主动拿出印章本自己扣掉了两颗印章。这种量化式的惩罚,相比于站到班级队伍后面给同学留了面子,也让同学尝到了失去印章的心痛。为接下来该同学的良好表现的出现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进退式惩罚

我们习惯上认为惩罚就是订好了内容,学生接受惩罚,完成惩罚。其实不然,我们也可以在惩罚上加一些进退性。比如,小F上课经常用尺子敲打同桌,多次提醒仍然没有改过,终于站到教室的后面去了。小F仍然有扰乱课堂的行为,站在教室后面并没有让小F扰乱课堂的行为得到暂停。教师对小F说,教室瓷砖有网格线,如果你站得好,不抄别人,就可以往前进一格,进着进着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了。但是,如果你还是打扰别人,那么你只能往后一格。退着退着,退到墙边,只好把爸爸叫来,带你回家。(小F最怕爸爸来学校。)接下来,小F果然站得很不错,老师适时地让他前进或者后退。这样的惩罚对小F来说就是进退式的惩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决定后面惩罚的力度和时间。这种成长性的惩罚,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给惩罚注入了游戏的因素,特别适合特别调皮,很难管住自己的孩子。

三、扬长式惩罚

扬长式惩罚就是用一种方法来代替传统思想定义的惩罚。比如,小G上课总插嘴,老师也让抄过书也练过坐,但是效果不太好,而且小G也抄或者坐的不情不愿。但是小G很会画画。老师吩咐,请你仔细观察同学们举手发言的样子,利用下课时间,画两位举手发言的同学的样子交给我。在后面的课程当中,小G果然不仅没有插嘴,而且认真观察了同学,下课后的画作堪称作品,并获得了老师的称赞。老师与小G商量,以后老师再提问,先观察一下其他同学跟他们学再动嘴说出答案或者别的话语。小G轻松答应。这样的扬长式惩罚发挥了小G的兴趣优势,让他对惩罚不反感,同时也抑制了不合适的行为。课后的交流,也自然而然地教给了小G一种方法,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扬长式惩罚真正实现了惩罚的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同时,惩罚的过程也是相对愉快的。惩罚目的的实现也变得自然轻松了许多。

四、自悟式惩罚

自悟式惩罚就是引导或者强制学生自主思考以达到抑制错误行为的惩罚方式。对于重复犯同一种错误的行为比较有效。比如在放学后留下该同学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反思自己的错误,直到学生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种惩罚方法需注意时长,一般来说惩罚的时间与学生的年纪成正比。有一个有趣的惩罚,西式教育法中有手掌贴这个道具,适用于小年龄的幼童。就是将手掌贴贴在墙上,让孩子将手掌放在手掌贴上,以促进孩子的反思。

“惩罚”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其对“惩罚”谈虎色变,不如研究一下“惩罚”,探索总结一下“惩罚”,让“惩罚”发挥治病救人的效用,让它成为学生纠正不良习惯的契机,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白下高新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惩罚
Chapter 20 Extreme torment 第20章 极度惩罚
画与理
脑筋急转弯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惩罚”等十三则
Jokes笑话
二则
坚守惩罚教育的教育性
学校应该建立怎样的惩罚体系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