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探析

2020-10-09白斌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重要性教学方法

白斌

摘 要: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展开了讨论,详细分析了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重要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91-1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且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我国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集中反映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体育教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点具体做法:

一、教师要增强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促进者。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也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要适应这一改变,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获得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自我研究和开发课程的意识还不够强烈,总想坐享其成,缺乏探究精神。再有,部分教师虽然有一些想法,但因知识面较窄,没能在实践中体现课改精神。因此,教师应将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当成自己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真正参与者,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

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现实前提。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符合中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机能发展特征的相对合理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将实践教学与传统体育结合,挖掘当地学校的体育特色课程,使体育课堂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如舞龙舞狮、跳绳等特色运动。另一方面,教学中各层次之间的教学内容要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链条,使学生能够完整地学习体育的各个项目。学校也可以牵头组织体育教师行动起来,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探讨如何使体育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系统连贯的教学链,制定合理高效的课程教学计划。一句话,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技能、体能、游戏等方面进行整合,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构建出一个负荷大、技能多、趣味性强、难度适中的体育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三、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体育观、体育能力和体育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核心素质形成的主要空间。体育知识学习是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它具有长期性、发展性、差异性、协调性的特点,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工程。首先,体育教师可以多关注类似阳光体育等综艺节目,从中得到启发,扩大扩充多种体育锻炼方式,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二,家庭、学校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对学生施以一定的“负重”训练,督促他们定期开展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经常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三是通过网络媒体加大体育文化、计步器、体育APP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倡终身教育,促使学生成长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运动兴趣、运动习惯、参与意识以及终身意识形成的基础。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素质教育中学校发展的总趋势。

体育教学要体现出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各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要小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加强寓教于乐的环节和情境的设计,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创设一些适宜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逐渐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习惯。这样,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热爱体育课。

体育教学中还经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各有不同,当他们遇到相关的不懂的知识时,自然会向体育老师请教。因此,體育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修,不断扩大、提升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自如地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和好奇心,要能不断突破,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常教常新,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开拓意识,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而这些都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塑造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核心素养从云端着陆: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J].今日教育,2017(02).

[2]杨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9).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甘肃 秦安741600)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重要性教学方法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