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0-10-09安红明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安红明

摘 要: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阅读面狭窄、大众传媒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有些学生会盲目地选择书籍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健康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融合。本文阐述了如何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提出了主旨联系法、内容丰富法、课前探究阅读法、课后延伸阅读法,意在使高中语文阅读课更加精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82-1

要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依靠课内教学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即便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时间安排紧张,也要保证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因为通过浏览报刊咨询、阅读课外书籍、赏析经典影视作品等途径,不仅是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陶冶身心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拓展知识面,延伸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素质。

一、课前探究阅读,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是一种高度主观化的行为,要想使阅读产生实效,就必须使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因此,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用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去保证阅读的有效性。不论是作者还是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来查找,当学生的心中有了对于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后,再去学习文本,就不会管中窥豹,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去看待文本的内容,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例如在讲解苏轼诗词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不了解他的为人,就不可能读懂这篇文章的内涵。即便了解了一些表面的内容,也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去探究作者的心境。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读《苏东坡传》,当然,这本书需要阅读很长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略读,找出与本文有关的那段人生经历,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变得非常有效,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时候也会倍感轻松。建立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精神联系,需要提前与之进行精神对话。课前的探究性阅读非常关键,它是一种课内课外阅读相联系的有效的策略,在此策略下,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在无形中增加,阅读的感受也会更加的深入。

二、主旨联系阅读,做到和谐延伸

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育人育德是语文教师承载一个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教材中所选择的内容,都有着鲜明的主旨,教师应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以更科学的指导。当前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课文是有限的,在阅读的量上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但是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挖掘出文本的主旨,让学生去阅读同一主旨下不同文章,以此来丰富阅读经验,使课内课外的阅读能够达到有效的融合。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意做这样的横向群文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固化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學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主旨联系阅读的方式,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课内外衔接阅读方式,它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强化学生对于主旨的理解力,进而指导学生的人生取向。

三、丰富内容阅读,做到由点及面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是有限的,由点及面的阅读形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借助课文内容,丰富阅读的内容,学生的阅读就会变得更丰满。吕叔湘先生曾经说,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课外阅读也可以做到随时随性的去开展。由一篇文章的内容做出更为深入而丰富的延伸,这样的点与面的延伸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得到更具体的阐释,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借助文本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勤学好问的阅读习惯,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目标。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不够浓,课外探究的欲望也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文本进行合理的延伸和探究,为学生选择有效的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重视课后阅读,做到巩固深化

课后阅读可以作为课内阅读的巩固,高中语文课程中,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内容的衔接,需要智慧。每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拓展延伸,而这样的延伸中不能没有阅读,如果教师将拓展阅读与课程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那么学生的语文视野将更加开阔,思维将更加开放。当前的高中生阅读中,大都存在着盲目性的现象,家长和学生都懂得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就会给孩子买很多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指导,忙乱的去读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书籍,这会使学生的阅读品质下降,不仅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反而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甚至会在这样的空洞阅读中完全对阅读失去兴趣。真正的阅读首先应该是学生自愿性的阅读,而后才是探究性、理解性的阅读,教师应该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为学生推荐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去读好书,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性灵。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就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用纸质的阅读书籍的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从大众传媒的阅读方式中解脱出来,畅游在阅读的世界中感悟书香,提升审美素养以及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保勇.课内外阅读应有效融合[J].江苏教育,2019(89).

[2]苏文芳.以课内阅读扎“根” 拓课外阅读成“树”——论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有效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1).

[3]刘吉才.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浅谈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有效策略[J].新教师,2019(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甘肃 秦安741600)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