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0-09刘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对策研究困境

刘慧

摘 要: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上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在实际做题中,学生的答题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还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知识系统比较混乱,鉴于此,本文探究和分析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50-1

文言文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所沉淀下来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但如今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对于许多学生来讲,文言文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更是难如登天,语文教师往在文言文教学上倾注了很大心血,但效果却并不显著。面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手段,让文言文的教学踏上新一层台阶。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1.教师教学模式固旧单一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是十分有经验的,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解析十分地通透,但是却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弊端,那就是过于遵循自己固有的教育理念。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翻译文言文,再者对重点的字词、句式进行细致讲解,最后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这样的讲解方法太过于单一,本来文言文就比较晦涩难懂,再加上教师的方法过于陈旧,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枯燥乏味,进而丧失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经典片段的诵读

子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充分地表达了对文言文进行反复诵读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对文言文的反复诵读中,才能在字里行间理解、品味并感悟到文言文的深层内涵。很多时候教师就忽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在拿到文章的时候,就让学生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整理思路,讲解经典要义,这样固旧的教学手法,很难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3.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就是背诵记忆,要做到对课文的背诵默写,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要义的记忆。但其实这样刻板的学习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学习文言文,文言文的内涵博大精深,光靠背是无法深刻领会的,学生要掌握要领,对经典的要义进行深刻地领悟,再而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才能够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二、解决文言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文言文教学方式

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师也要改变相应的理念,不应该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在对文言文课文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新课标要求,深度地挖掘教材,合理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教学,找准教学的定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进行有效地结合,进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文言文的学习中。

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教材中,对《桃花源记》这一篇文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感知这篇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这篇文言文的语言十分优美,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较少,因此教师可以从分析文章写法以及作者思路入手,在课前可以给学生放映几张优美的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之后的讲课中,也可以小声地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带着学生陶醉在这美丽的雪景中,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增强情感的体验

古文就是在不断地诵读中理解其要义的,因此教师应该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在诵读的时候,教师应该践行三步骤:第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节奏;第二,次读课文,疏通文意,大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三,再读课文,渗入情感,咬文嚼字,体悟文言韵味。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中,对《岳阳楼记》这一篇文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地诵读,这篇文言文堪称范仲淹的经典之作,文字结构十分的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又不失雅致,值得学生进行反复的钻研嚼读。在学生三次诵读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式地解析,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涵进行初步地感知,让学生与课文,与范仲淹进行“对话”,感悟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情怀,进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重视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

想要扎实学生的文言功底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光靠课内文言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拓展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并解析。并且考试的内容也不全是课内文言文,很多都是课外的文言片段,由此,对学生进行课外文言延伸,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课内的文言文,进行一个课外的延伸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加强对文言实词用法的体会和感悟。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紧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文言教学方式,尽快地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用心去感悟教学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地感悟文言文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童锋莲.以“言”入“文”,以“文”入“心”——走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14).

[2]马丽娟.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青阳镇初级中学,山东 邹平256217)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对策研究困境
跟踪导练(一)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