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思考

2020-10-09古南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9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游戏

古南威

【摘要】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当中,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数学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课题。游戏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将其实际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就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游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游戏是小学生普遍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游戏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就使得以游戏作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具有可行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游戏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充分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内容设计并开展合适的游戏活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以游戏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认知

以游戏作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指的是以课堂为教学平台,通过开展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使得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既能收获快乐,也能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能运用创新性的理念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进行有机融合。以游戏作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得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多不足之处得到弥补,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讲解的数学课程上,为学生创设充满乐趣,氛围和谐的数学课堂。

二、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兴趣能为其提供较强的学习动力。一旦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与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长此以往,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兴趣。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实践性,使得学生在参与游戏中不仅需要动脑思考,也需要动手操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

三、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策略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游戏为载体导入数学新课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新课导入是教师开展后续教学活动的基础。有效的新课导入环节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程上。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作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在新课导入环节设计游戏,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新课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体的认识”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纸箱折叠”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并在六个面上分别画上两个太阳、两个星星与两个月亮,让学生尝试以折叠的方式使得星星、太阳、月亮分别相对。完成这个任务后,学生会得到一个长方体的纸箱,教师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利用更短的时间完成这个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长方体的知识点导入到课堂上,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2.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尝试寻找数学课程内容与生活元素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趣,还能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数学知识的世界当中。例如,教师讲解到“百分数”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这个月我当家”的连线游戏,教师在黑板的左边写出一户家庭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花销的项目,比如,食品、出行交通、添置衣物……在右边写出不同项目所占一个月生活总花销的百分数比例,比如,50%、10%、2%……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家在每个月花费的分配比例完成连线,使其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层面建立游戏、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学习数学课程的乐趣。

3.在课堂游戏中进行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有利于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以游戏活动作为载体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开展游戏的z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游戏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体的体积”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小小快递员”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大小不同纸箱的长、宽、高规格,并准备几种生活物品,比如,苹果、鱼竿、书包等,游戏开始后,教师随机举起一样物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估算选择能够装下这件物品的纸箱规格并站到相应的位置,看一看哪个学生能够更快地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并完成快递员的“打包”工作。

4.适当增强游戏的竞赛性质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胜心,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适当设计一些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使得学生能够在好胜心的驱使作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除法”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谁是计算小能手”的游戏,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发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计算小能手”。游戏开始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分数除法的算式,哪个学生通过计算得到答案后,可以举起手中的牌子,先举牌的学生先回答,答对得一分,答错则换下一个学生作答,比一比在游戏游戏结束后哪个学生的得分最高。

综上所述,将游戏活动实际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已经受到了较多教师的青睐,逐渐成为小学教育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游戏为载体导入数学新课,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在课堂游戏中进行师生互动,适当增强游戏的竞赛性质。通过本文对以游戏为载体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为提高小學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樊嵘崎,盛玉梅.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04):71-72.

[2]李生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01):167.

[3]李建英.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53-154.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游戏
数独游戏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疯狂的游戏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