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的管理与教学优化分析

2020-10-09黄亚莉

新一代 2020年22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课堂管理高效教学

摘 要: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要进一步改变过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过于以接受学习为主,过于以学科本位为主的倾向。要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差异,关心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探究性。数学教育者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深入分析教育过程和数学学科特点,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学中不同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数学课堂的管理与教学优化有关内容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心理;高效教学;课堂管理;高效提问

一、教会学生提问题,让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要具有提问题的意识。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过多地诉诸纯理论的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评价一节课的好坏,绝对不仅仅是看这个教师的表达如何精彩,而要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之中,使他们遇到矛盾,产生提问题的意识。问题是思想的原动力,在提出问题之前,学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因此,教師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的探究,让他们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进步。才能使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问题相映成趣,相辅相成,让课堂充满情感共鸣、知识分享、思想碰撞、经验交流和创新产生的和谐愉悦气氛。

二、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传统教材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不生动。而新教材,克服了传统的不足,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及习题。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应当使数学具备他们感兴趣的实际背景,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实践的思想,通过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来教学数学,例如为了计算影剧院的座位来学习等差数列的知识,在探讨购买门票的最优化问题中渗透统计思想,可以在游乐场中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来学习数学。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目前,部分学生对学校里数学内容没有内在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逐渐树立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四、利用数学培养灵活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敏捷性,它是指智力活动,特别是思维的正确而迅速的特点。有了思维敏捷性,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思考、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做出结论。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以敏捷地感知,迅速地接触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转换思路和方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在教学评价中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一句生动、幽默、真心的评价语,或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点头,一次真心的鼓掌……给予学生的是别具匠心的奖赏,也是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甜蜜。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尊重感、成就感、自豪感等的心理体验。但是,教师过多地用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往往使学生难以了解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也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而且对学习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要做到奖励的公正性、奖励的多样化、奖励的针对性以及惩罚的激励性。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评价,鼓励学生从横向比较中找不足,从纵向比较中看进步,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自己学习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任何学科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优化。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双边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综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选准运用时机,通过创造性来优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学生学习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张建.整合多元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许春丽.初中数学课堂的管理与教学优化分析[J].速读(中旬).2018.

[3]王子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7.

[4]莫美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

作者简介:

黄亚莉(1986.11.2—),性别:女;籍贯:甘肃甘谷;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课堂管理。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课堂管理高效教学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