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09任嘉丽
任嘉丽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文化的时间有限。本文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思维导图教学的内涵和意义,针对思维导图的特点,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方法,通过举例说明,指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维模式;思维导图;阅读能力;写作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中职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开导创新性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训练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全景视图,结合中职语文课本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快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2]。同时,对授课教师而言也会有潜移默化的提升,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讲解更具有科学依据,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著名学者Tony Buzan提出的,也叫做心智图。思维导图是以人脑作为基础,按照人脑的生理规律进行思考问题,可以同时调动人对图像、空间等的想象能力,全面激发右脑潜力,以及左脑在文字等方面发挥重要水平,通过图文并重的思考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内挖掘和开发人大脑在精神、语言、记忆、创造等多方面的潜能。
按照中职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运用思维导图特性,将其融入中职语文教学课堂,可以发挥思维导图的训练作用,全面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一、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不断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由于语文知识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大脑中的发散性思维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图形和文字,符合语文教学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将发散性的思维联想到课堂学习的知识点上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每一个词汇或者图像深入挖掘,都可以整合出大量的分支,这些分支从中心发散或者归结到一起。尽管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是在纸面这个二维空间。但是其中可以实现多维的色彩、时间和空间等[3]。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
根据大脑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类的右脑应用和开发空间有限,但是如果可以巧妙地与左脑进行配合,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潜能。思维导图正是由于利用了左右脑配合的思维模式,才能不断地促进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在学习效率上表现出来巨大的优势。思维导图是对人脑联系、探究以及思考的科学应用,可以把知识合理的联想并组合到一起,通过发散性思维,不断对知识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这正是思维导图模式的高明之处,也是将思维导图引入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因。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语文课堂中運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通过联想绘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发散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可以养成敢于质疑、大胆思考的优秀品质。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阅读思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同时,也符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延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时间。将思维导图思想灵活地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课前预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无法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思维和动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语文课堂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符合语文教学课堂的阅读目标。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预习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著名文学家毕淑敏通过对红柳的描写究竟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样的,你描绘得出来吗?”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离太阳最近的树。在学生描绘结束之后,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红柳的特点,之后抛出话题:“有的同学描绘的树的顽强,有的同学描绘的树的孤独,那么毕淑敏笔下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渲染出什么样的意境呢?”以此逐步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绘制课文中体现红柳特点的导图。将学生眼中的红柳和毕淑敏笔下的红柳进行比较和碰撞,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中的精髓。慢慢的,随着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不断的提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不断地丰富起来,使思维能力全面提升。
(二)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借助图文结合、颜色丰富的思维导图呈现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具体形象,并通过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从抽象的画面深入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职语文阅读材料中古典故事的课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完成后,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但是,学生难以真正走入到故事情节中,无法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故事内涵。思维导图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思维导图绘制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梳理剧情,将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分配,由一名学生扮演“导演”,其他学生扮演“演员”。“导演”对所需要的情境、场景等进行绘制,“演员”根据情境和自己对于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绘制进行表演。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演入境,在表演中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热情。表演的同学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掌握剧情发展,主动阅读原著内容,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每一个人物的个性与心理色彩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的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的方式能够为中职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学习体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融合,捕捉字里行间的灵动之美,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