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析
2020-10-09于建江
于建江
摘 要: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这些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文化都有着非常高的教育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德育工作被广泛关注,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小学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本文就针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分析,探讨传统文化渗透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小学德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德育教育也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
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我国历史悠久的长河里,礼仪文化最突出的精神便是遵守礼仪。从古至今,礼仪都象征着对人和社会的尊敬,同时也是当代社会人人必备的基本道德品质,通过礼仪可以让人们对自身行为具有良好的调整。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和忧患意识
由于我国历史丰富,其中具有较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历史事件。传统文化中,我国历朝历代都记载了许多爱国英雄事迹,表达了古代爱国义士为国奉献的伟大精神,并且深刻凸显出他们对祖国统一、和平安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小学德育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与忧患意识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对学生的品格树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渗透传统文化,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单纯通过内容讲解并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学中。为凸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做出改变,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改变枯燥的德育教学课堂。例如:在实际德育教学中,教师可定期采取阅读计划的布置,让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并采取朗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对阅读的知识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意识
在小学德育中,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作用,应不断更新传统文化素材,在实际教育中不断挖掘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具体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体现:(1)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教育小学生“谦让”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孔融让梨”这一历史典故,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领悟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2)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意識。在实际德育中,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存在价值,更要让学生将这种价值应用到生活中,借助德育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素养。
(三)在生活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让小学生接受更好的德育教育,德育不能只局限于课上教学,教师应该延伸到课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尤为关键。为保障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老师需要注重汉字教学的大力落实,其中学生对生字生词的学习最为关键,不同生字生词的意思有所区别。在文字详解时,老师可将不同的历史元素融入其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分析及研究,以此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和理解,对文字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印象。比如在学习“王”字时,老师可以商周的甲骨文图片展示为课前导入的依据,展示“王”的具体字形,让学生意识到现代写法与古代写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长达多年的发展过程之中,这一简单的字词所蕴含的历史元素非常丰富。“王”字中的三横代表着“天地人”,三横中间的竖线则代表着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只有实现三者的完美联系,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王者。老师可通过讲述历史小故事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无缝融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文化,进而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另外这种以文字内涵挖掘为切入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提供更多的依据。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找准文字内涵研究的切入点及突破口,以此来实现有的放矢,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应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文化都有着非常高的教育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德育工作被广泛关注,良好的德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德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开展德育教育,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之后的结晶,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德育内容,可以为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教师应该注重德育与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戴卫红 .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J].人民教育,2017(23):55-57.
[2]王宏英 . 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J].现代教育,2017(6):13-14.
[3]张强.构建农村学校《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