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汉字文化魅力渗透学生德行修养的教育实践

2020-10-09赵桂香

新一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

赵桂香

摘 要:汉字文化是小学生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汉字文化魅力与学生德行修养教育的融合方式与思路作为分析对象,思考二者融合的渠道及如何最大化发挥二者融合效能等。

关键词:汉字文化;学生德行;修养教育

小学生的听、说、读、写需要以庞大的汉字量作为基础,而汉字所蕴含的中华文明之张力又可为小学生语文识字学习和德行修养教育的改革等提供不竭的活力。因此要做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改革,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研学生汉字文化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整合调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内容、情感集中点以及文字运用的方式等,充分利用各单元的主题设计方式和文章情感展示特征等,有选择性的渗透德育教育,阶段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一、深挖教材词汇,借助汉字结构融入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歌颂祖国壮丽河山,歌颂英雄人物精神品格,表现人格化生活方式等的内容。此类内容虽然从形式上看与小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但是其本质却是契合德育教育所提出的人本化、知行合一要求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生识字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借助教学环节的丰富性来达成德育教育目标。

深挖教材可从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按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来深挖教材。在明确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后,按照学生基本学情、年龄过度情况等,系统的梳理并整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词汇,并按照层进式、阶段性的原则将识字教学要求融入到德育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具体可使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字形,分析其与德行培养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操作。

比如在讲解“人”时,常态下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笔顺是否书写正确,在意的是学生数学字体成型时能否保持字形的舒展和直立,撇捺应用的是否正确等。教师可依照歌谣“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来易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为“人”要顶天立地,要正直,要站得住,要问心无愧等。“人”与“大”、“天”书写方式类似,且可使用人类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因此,教学时候,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表现此三个字,体会三个字肢体表现的不同与原因。从“人”开始,向“从”和“众”过度,引导学生思考众志成城的必要性和团队作战的价值,在指导学生辨识生字结构的同时,也使学生能自觉参与班级建设和团队合作等。

最能展示造字智慧的是会意字。按照意义之间的关系,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独体字能合成新字,综合表示此种构字方式的则是会意字。教师可利用会意字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还原构字场景。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采取组合和拆分构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造字依据,从而达成借助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和掌握字形来体会汉字所代表的意义与情感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水”、“淼”时,从“水”到“淼”,差异的不仅仅是间架结构,还有“水”、“淼”代表的涵义。教师可讲授司马光砸缸和大禹治水的故事,以此说明水的属性和古人人定胜天的毅力等。

当然,会意字的拆分还可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字体成型时的风土人情,如“既”和“即”,两个字都是甲骨文字的转型,两者斗鱼吃饭相关,其中“即”的左侧是吃饭的用器,右侧是准备进餐的人的姿势,而“既”则相反,左边是吃饭用器,右边则是吃完饭之后离开食器的姿势。因此表示“靠近、接近”时,作为未曾完成的状态,要用“即”,而表示完成了则用“既”,这样学生不仅能明确“既”与“即”字的涵义区分,还能了解两者使用的场景和造字的源头,在德育教学渗透的要求下,教师在讲解“既”时,可引申其在的成语,如一如既往、既往不咎,“即”所在的成语和短语,一拍即合、即时、立即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查看以上词汇的涵义,并通过练习自己生活经验造句等能清晰的体会到字词造词场景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借助教师所提供的成语小故事,进一步了解“既”与“即”背后的德育知识和对个人操行的要求,如鲁哀公祭祀土地神与“既往不咎”的故事背后的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等。

二、贴近学生生活,借力学生感官体验强化德育

教育的目标在于激趣、启智,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社会,独立思考,正视自身,了解世界,在于培养学生成为能促动社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可按照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合理把控与深挖教材时,可在备课阶段最大化提取出教材中与德育相关的内容,继而将其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與学生的交流等,引导学生明辨善恶、明辨是非等。

使用学生生活情境来攫取汉字养分,利于学生追本溯源汉字文化,并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感受社会生活文化,并将自己的已知经验与汉字文化联系起来,在脑海中产生反应,将德育教育及自己学到的汉字直观呈现到自己的行为中,完成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实用生活化识字教学的方式多样,首先教师可汉字化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将已知事物与汉字呈现关联起来,并在其中深入德育教学。如“钢铁”、“钢笔”中的“钢”作为金属,其坚硬结实,往往被应用在表示“钢铁精神”、“钢铁意志”等象征意义的词语中。教师引导学生识记此类词汇时,可将汶川地震、军队训练等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并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件组词,说一说自己如何能具备“钢铁精神”、“钢铁意志”等。

借力学生感官体验强化德育,可从学生的听觉、嗅觉、触觉等入手。听觉方面,可充分发挥朗诵的效能,嗅觉利于学生分析词汇,触觉可应用在学生的实践探索中。

首先,发挥朗诵的效能方面。

朗诵是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诵需要学生使用情感和声音来表现文章,要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加入自己对句子和文章锻炼的认知与情感,通过朗诵,学生可将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文章中的感情转为自己的认知、思想感情和文字表达方式等。比如《桂林山水》以桂林的风光为描写对象,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美妙的词句和形式多样的修辞与手法来表现桂林的美好。教师可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为其配备适宜的音乐,使学生的朗诵更具有节奏感。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设备播放的视频和音乐此类感性材料能帮助学生更为具象化的认识桂林。借助朗诵学生能感受中国文字使用的特性,如节奏感、生动形象感等。作者所描绘的诗意的景象,对桂林山水齐、美的特殊表述也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向往与自豪之心。作为课程拓展,教师可在学生朗诵的基础上,将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优秀作文通过朗诵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其从热爱祖国山河的“大爱”中走入热爱家乡的“小爱”中,再进入如何才能保护祖国之美、家乡的思考中,逐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发挥嗅觉和触觉效用方面。

发挥嗅觉、触觉等效用植根于积极构建拟呈现事物与构建汉字本体之间的关系中,融入在学生课下实践中,教师需要帮学生找到相关事物上汉字的植根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思考、感悟、创作。在嗅觉的发挥方面,如芬芳扑鼻中的“鼻”,教师在学生理解词汇时,可让其堵住鼻孔尝试闻气味,并假设如果感冒时如何闻气味,借此引发学生对“芬芳扑鼻”的中国“鼻”字使用的思考,提升学生对“鼻”字生活化应用精准性的认知。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限于汉字的使用和间架结构的分析中,还可融入到学生的朗诵、写作等教学中。课外实践中,学生可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要求,进行课下实践调研,比如在学习《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时,学生可调查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通过听、看、嗅、触摸等完成调查报告。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调查过程、结果和自己做的感悟,借此提升学生环保自觉性。

三、引导学生细品字词,借力写作升华德育效能

进一步解读汉字内涵,为学生对提升汉字应用的认知,教师一方面可借助已有的条件来还原学生日常接触的场景,通过声、像、形、色等形式,将汉字融入到直观化的生活场景中。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品读等方式来感受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品味语言美妙之处,感受课文情境中蕴含的情感等。如《找春天》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钻”形象的展示出了春季小草萌芽的形态,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和描述这些词汇的巧妙,拟人化使用有哪些好处,学生通过分析这些词汇巧妙应用的方式,能感受小草的可爱和顽皮,并激发起自己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和精准使用词汇的主动性。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借助“偷偷地”、“钻”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感受小草此种精神时,也有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植物、动物奋发向上的精神。这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教师还可发挥写作对学生情感升级的辅助作用。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写作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学做是学生锻炼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此种认知会对学生的写作学习产生误导。写作教学是学生对人生、社会、自然界认知不断加深的促进方式。汉字文化正是因为不断融入到写作中能在千百年间留下庞大的、无比瑰丽的篇章。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感受大自然魅力,感知山山水水的壮丽与秀美,并比对古今作家的妙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此外,课外书籍和报纸中有大量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中也包含着德育内容,同样可成为教师德育教学的依据。比如日常写作中可帮助学生感受父亲、母亲辛劳的主题,歌颂劳动人民的主题,分析社会热点的主题等,这些主题都能促使学生感受社会、家人,并在独自思考和不断借鉴古今中外撰写此类题材的优秀篇章中,逐渐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提升自己国家主人翁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孙玮志.中華汉字“立象以尽意”的德育诉求[J].大舞台,2019(02):102-104.

[2]陈建华.发挥汉字书法德育功能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02):14-15.

[3]张学玺,刘士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以德育让学生识汉字、学做人[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11.

[4]张由菊,杨尚昆.汉字意蕴中的大学生德育教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38-39.

[5]苏瑞琴.汉字中的德育思想[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4):20-21.

[6]汉字的独特性与中华文化之海外传播[J].陆俭明.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8(02)

[7]汉语国际教育的若干问题[J].崔希亮.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8(01)

[8]多种渠道加强学生人文素养[J].庄晚辉.  基础教育参考. 2012(24)

[9]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J].师天杰,刘忠彬.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1)

[10]儿童文学:小学生人文素养启蒙的殿堂[J].程雯,李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4)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
由识字教学过渡到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汉字有故事,故事有文化
低年段“随文识字”教学的生长点
不要让“汉字”没有了“文化”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基于“汉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探讨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阶段引入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