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物馆资源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0-10-09刘秀敏李嘉敏王英利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课程资源培养策略

刘秀敏 李嘉敏 王英利

摘 要:新课标的出现将地理核心素养带入大众的视野,综合思维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博物馆典藏丰富,适合作为教育资源深入挖掘,且馆校合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以南通城市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例,经实地考察、筛选出合适的教育资源并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出“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路线,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可以借鉴的策略,并为各地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综合思维;课程资源;培养策略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主要体现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三个方面。与之对应,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要素的综合分析、地理事象的时空演变、地域聚焦三方面。但是由于课堂教学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很难使学生真正获得综合思维能力。基于此,作者希望通过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份可行的培养策略。

1 博物馆资源简介

博物馆是汇集、保存、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有艺术价值的物品,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或社会文化公共服务机构。教育作为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博物馆大都典藏本地区自历史以来人与地理环境发展的遗产实物,以文字或视频方式向观众呈现本地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典藏之物呈现出因地而异的特点,能够反映当地特色。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产推敲出本地区历史以来发展历程以及推动发展的诸因素,并在脑海里形成发展的时空观念,是很好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素材。

2 课程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2.1 博物馆作为地方性资源,拥有丰富的综合思维教育资源

博物馆作为南通市最具特色的地方性资源之一,拥有丰富的本地区历史文物,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博物馆中典藏的文物、图片及影像等,包含很多人与自然环境作用的产物,适合作为地理教育资源进行挖掘。

2.2 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点到为止提及核心素養各要素,很难将之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个人能力,这就使得课程资源开发变得尤为重要。从地方性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3 寓教育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博物馆作为地方性公共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参观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内容,更容易达到培养目标,这也体现了本学科独有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

2.4 打造城市文化软名片

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改善了城市“千城一面”的状况,能够打造城市文化软名片,为城市教育的发展起到先行示范作用,特别是南通市作为中国博物馆的起源地,博物馆教育能够成为城市文化的特色。

3 课程资源简介——南通城市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3.1 南通城市博物馆

南通城市博物馆(简称城博馆)中可作为本次教育资源的部分为第二展区的规划建设成就。第二展区追梦——崛起江海展馆以画报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981、1991、1996、2002年的南通市城市规划及城区演变图,可以直观的看到南通市城市布局随时间的演变。然后是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城市规模形态、市域城镇体系、交通等方面。该部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某座城市规划需要多方面、多要素考虑,且不同时期城市规划有不同目的,适合作为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素材。

3.2 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中可作为本次教育资源开发的部分为南通博物苑西馆(新馆),首先是文字形式呈现的南通市江海沧桑变化简介。然后是古代本土居民所使用过的生产工具、产业结构的变迁图以及南通市地形变化录像,该部分素材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类作用对南通市发展的影响,该部分适合作为素材进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4 培养策略预设

通过以上的考察分析,初步预设的培养策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南通城市博物馆内,首先由教师以互动讲座的形式,介绍南通市1981年以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历史成就,其中包括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规划,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时空观念。学生在聆听和与教师交流中明白城市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的规划目标,且城规不止停留在建筑规划方面,而是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将学生分为两组,依据教师讲解及博物馆展示的展示历史以来南通市规划建设成就,让同学们以“新城区的规划畅想”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结果以书面的思维导图呈现,然后两小组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领悟当前这个时期城市规划应考虑高端居住、现代化服务业等多方面,且不同城市有不同规划风格,这体现出了时空、要素与地域的综合能力。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腾跃江海,向学生展示南通市未来规划的部署,以弧幕影院的讲解作为结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第二步是在南通博物苑内,采用“小志愿者”讲解的办法进行学习。小志愿者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答辩竞选的方式进行选择,采取轮换制度。被选择的小志愿者需要利用自己课余时间了解南通市的发展历程。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距今五千多年前南通地区西北部开始成陆开始,到四千多年前的海平面上升中断了当时的文明,再到两千多年前西北角又逐渐成陆和文明的再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在汉代南通地区成陆以后,这里的生产活动是烧海盐,再到清代中叶,江海交汇的南通城已是一个大宗棉花、土布的集散中心,一直到现今南通市成为我国重要港口城市;以及人类留下的生产工具。然后梳理好这些知识向同学们进行互动式讲述,配合“南通市地形变化”录像,让同学们对南通市的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类活动随时间的变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讲解结束后让同学们合作完成“时光集”——南通市发展变化时间轴,主要列举出几个重要的时间段,并简单描述当时南通市的居民生活状况以及发展状况。最后筛选出学生优秀作品在学校进行展出,以此增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5 结语

本次课程资源开发以及教学策略设计是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馆校合作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期望能够丰富地理学科的教学手段,并为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沈倩.行教育于天地之间——南通博物苑拓展式教育实践与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8(03):69-72.

[2]兰晓晏.地理综合思维在乡土教学中的落实研究——以余姚市自然灾害复习课为例[J].新课标,2018(02):1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毕科强.基于高考试题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研究——以2016-2018全国卷为例[D].陕西:陕西理工大学,2019.

[5]武万友,徐冬梅.指向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6):26-28.

作者简介:刘秀敏(1997—),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南通大学地理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李嘉敏(1997—),女,汉族,福建南平人,南通大学地理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王英利(1962—),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问题。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课程资源培养策略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