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单位名称”为介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020-10-09任震红

关键词:单位名称

任震红

摘 要:数学上,“单位”是指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比如质量单位有克、公斤、吨等。这些单位名称都是用来表示物体重量的时候来作为标准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单位名称的重要性一般会放在解题格式和规范中,然而,有些教师往往会忽视单位名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对数学单位不够重视。因此,深挖“单位名称”的本质意义和作用,对我们提升教学侧重点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单位名称的显身,对应,溯源,意义都能折射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建构,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单位名称;对应;佐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017-2

笔者在最近的六年级“数与代数”的复习教学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对单位名称的理解是无意识的,书写是随意性的。在对一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是犹豫而模糊的。单位名称就是我们熟悉的“量”,笔者认为,以“单位名称”为介,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稳固。

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建模虽然更多体现了方案、计算、报告的三大过程,但学生还不能很自觉地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有很好的解释和验证。因此,笔者以“单位名称”为介,来规划、解释、验证解题的方案。笔者下面结合具体的情境,谈以下几点:

一、以“单位名称”的显身,将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建立解决问题的“承重墙”

单位名称可以约定俗成地认为就是计量单位的名称,课程标准把计量单位分散穿插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内容中,其原因就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单位名称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很抽象的,需要有具体的环境或实物作支撑。在实际解决问题的建模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时,数的计算重要性远远超过量的理解,单位名称就变得边缘化,显得无视感!例如:某市出租公司的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内(含3千米)的收费8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按每千米收费1.5元,若小李付车费17元,则小李乘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有学生这样计算:

17-8=9(元)

9÷1.5=6(千米)

6+8=14(千米)

这一类似的出租车分段收费的解决问题我们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最容易犯错。现在将抽象的单位名称带入算式,17元-8元=9元,9÷1.5=6千米,6千米+8元=14千米。将计算中隐身的单位名称显露出来,学生就发现错误了,而且解释的也非常轻松: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价格分段计算,路程量也要分段汇总。再次修正解题:6千米+3千米=9千米。“单位名称”的现身就是助力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深层次理解。再例如:一辆汽车行驶64千米蚝油8升,行驶每千米耗油多少升?每升油够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在低学段学习时,习惯求每份数用大数目除以小数目,没有对“量”和除法的意义有深层次的联系,因而到了高段学习时,对于谁除以谁很迷茫,主要是低年段的经验的负迁移。部分学生列算式是凭感觉:①64÷8=8升;②8÷64=0.125千米。或用概率的方法解题:①64÷8=8升;②64÷8=0.125千米。凭感觉的运气不好就全错,用概率的方法做,可以做对一半!然而我们都知道正确的不等于理解!从量与平均分的关系性理解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将A类大小的量平均分配给B类大小的量,结果得到的是B类1个单位量中分配到A类量的多少!那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从量的名称入手:①将升的多少分配给千米数,算式:8升÷64千米=0.125升/千米;②将千米数分配给升数,算式:64千米÷8升=8千米/升。从量的平均分中,学生提升了解题能力,进而學生在建模中进一步验证规律:后面单位数÷前面单位数=每份数。单位名称的显身,将抽象和具体结合,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的内虚增添助力,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承重墙”。

二、以“单位名称”意义溯源,增强数学解题的严谨性,打通知识点的“隔断墙”

数学是一门公认的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精准的图像言语和严谨的逻辑推理的学科。其中思维严谨性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无可替代。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不严谨往往显露出数学知识架构的薄弱环节,而大多时候演“跑龙套”的“单位名称来说,它的严谨性更能让学生思维严谨,将知识点之间的壁垒打通,从而触类旁通!例如:一个圆形飞碟,直径是16厘米。这个圆形飞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一看是一个套用圆面积公式的题,直接列综合算式:

3.14×(16÷2)2=200.96(平方厘米)

也会有学生分步列算式:

16÷2=8(厘米)

8×8=64(厘米)

3.14×64=200.96(平方厘米)计算的条理和公式的运用及得数是正确的。但对于8×8=64的单位名称,学生们有着不同的看法。生1:因为公式里必须×3.14才能是圆的面积,这里还没有乘到3.14这一步,所以64单位是厘米;生2:半径×半径,又可以说成是半径的平方,自然,结果中也应该有平方,所以64的单位是平方厘米;生3:我认为是平方厘米。可以想象一下,外方内圆,将大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里面小正方形的边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半径×半径=边长×边长,求出的是正方形的面积,所以用平方厘米作单位。学生通过单位名称的规范严谨,从而考虑到量的平方,及数形结合来思考,打通了知识点之间的通道。借着这次的单位名称的大辩论,将这一题题给学生进行思考,题目: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按照以往的圆的公式求法,必定想破脑袋来求正方形的边长,可是由于8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无法求出边长,于是提示刚才的辩论中你们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很快发现,8平方厘米是就是半径的平法,用3.14×8=25.12平方厘米求出圆的面积。由一个单位名称的辩论,延伸到其他的相关的知识点的研究。再如:把4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并且每根彩带尽可能长,一共可以剪成几段?学生的解题思路就是求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很多学生的答案就是(45,60)=15,答一共可以剪成15段。虽然思路是对的,但是对于单位名称的理解不到位,首先没有理解好,每段彩带尽可能长,这个“长”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如果对“长”的单位名称没有清醒的认知,那么就会有15段的错误,当和学生分析时,我将单位名称“厘米”写在了“长”字的后面后,学生再一看问句中的单位名称“段”字后,就意识到算出15,只是长度,没有算出段数,总而进一步修正解答:45÷15+60÷15=7(段)。

三、以“单位名称”的对应为媒,保留核心思维方式,拓展数学应用的“螺旋地带”

第一种解答:

5×8000=40000(厘米)

40000厘米=400米

第二种解答:

5×80=400(米)

第三种解答: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5/x=1/8000

x=5×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第一种解答用倍数关系,然后换算单位。第二种依托线段比列尺的意义1厘米相当于80米,类推5厘米就是5个80米。需要理解数值比例尺的意义。第三种:用比例尺的来列方程解答,解设时单位是厘米,解比例之后,再换算单位。方法多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就大了,是一件好事,但是问题也来了。第一种方法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几倍,会在求图上距离时搞混。第二种方法在求图上距离时还是用乘法。第三种看上去比较正式,但是很多学生的“解:设……”这一句文字会直接抄题目问句最后的单位名称“米”——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米,而且解比例之后也不进行换算。以上问题的核心就是学生对单位名称及量的理解不到位,解铃还须系铃人,笔者尝试了第四种解答方法:

1∶8000=1厘米∶80米=5厘米∶( )米

用填空法来解决问题,首先解题的核心思想还是比例尺的意义及对应思想,其次化数值比列尺为带单位名称的对应比,最后用比的性质来解答。或许我们习惯了列式解答,方程解答,用填空式的解答是一种新尝试。在笔者的班中,这种方法受到了90%学生欢迎,并且将这种方法放到了求比例尺,求图上距離的问题中,单位名称的对应,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保留了核心思维,也拓展了数学应用的“螺旋地带”。

四、以“单位名称”为思路佐证,力求策略的多样化,打造解题能力的“百变空间”

“量”以载道,“单位”贯之,单位名称在解题策略中为学生的思路佐证,让学生能更好的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一个书架有4层。每层有20本书,这样的3个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

方法一:20×4=80(本),80×3=240(本)

方法二:3×4=12(层),20×12=240(本)

方法三:3×20=30(本),60×4=240(本)

这是学生学习连乘应用题时的一道问题,书上有配图帮助学生思考列式。在算式意义表达时借助单位名称来为解题思路佐证。方法一:20×4是求的一个书架多少本。方法二:3×4是求的三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所以单位名称是“层”。方法三:3×20是求的3个一层有多少本,所以这两个单位都是“本”。利用单位名称的不同引导学生为解题思路分析,进而更深层次理解了这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学生反向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打造解决问题能力的“百变空间”。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单位名称
美术欣赏作品集
美术欣赏作品集(1)
“单位名称”教学:意义理解是正道
论单位名称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单位名称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锦绣山河·新中式》
民政部关于印发《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 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火箭自己建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2016年协作单位名录
你听说过“苹梨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