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思想与艺术的发展
2020-09-29孙婕
摘 要:《醒世恒言》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提升。当为“三言”中在思想和艺术上最为纯熟的一部。本文提出了《醒世恒言》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明中叶之后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的歌颂同时塑造了光彩照人的市民形象,其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情节结构、语言艺术语法中。《醒世恒言》在思想与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提升。
关键词:《醒世恒言》;思想表现;语言艺术
作者简介:孙婕(1981.4-),女,汉,安徽省庐江县人,教师,硕士研究生,现主要教授古诗文鉴赏与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前言:
《醒世恒言》出版于明天启七年(1627),与《喻民明言》相比之下时间上晚了六年,比《警世通言》时间上晚了三年,在上述三个小说中,《醒世恒言》其主要内容由冯梦龙自己手边的宋元白话短篇旧作及一些有意思的传奇小说、文言笔记、戏曲、历史故事构成,经过冯梦龙搜集、整理、加工而形成了更完整的四十卷小说故事。《醒世恒言》无论是在思想和艺术上皆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不仅能够紧紧把握市民阶层兴起的时代要求和历史去向还同时是《醒世恒言》的思想和艺术得以取得新的發展和提高的根本所在及重要经验。为此文章从歌颂了明中叶之后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和塑造了光彩照人的市民形象两方面分析了《醒世恒言》的思想表现,从情节结构、语言艺术语法等方面对《醒世恒言》的艺术表现展开了详细探究。
一、《醒世恒言》思想表现
(一)歌颂了明中叶之后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
《醒世恒言》被人们称为是描写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友谊的作品,例如游国恩等在《中国文学家》中写道,《醒世恒言》其最终思想和目的是对工商业者的发家致富的歌颂,呈现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快速萌发,友谊的撰写只是作品的写作题材和方法。《醒世恒言》中有一句话写道:“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撤夜……”详细地撰写了吴江县盛泽镇工商业发展繁华的景象。上述内容在清康熙二十三年的《吴江县志》中也有详细记录,正如《醒世恒言》中记载的繁荣景象一样。在小说中还对施润泽进行了重点描写,如:“夫妻两口,别无男女。这肿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十余年,家产就长有数千金。随后又购入一所大房居住,同时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家业收拾得非常完美”。小说中施润泽这样的人物以小手工业者然后发展为工厂的,由原来的夫妻二人小作坊发展到雇人的大厂坊,从“通宵彻夜”的私人经营者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营者。虽然在《醒世恒言》中作者将主人公归结于他的“行善”获取了许多的金银珠宝,使作品本身蒙上了层迷信因果报应的封建色彩,但丝毫没有掩饰住创作者想要体现的发家致富及颂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实,然而事实上更加突显了新兴市民阶层迫切发家致富的心境及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塑造了光彩照人的市民形象
“三言”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对市民形象的塑造,之所以有着傲人的发展,是由于作品的创作者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去塑造小说中市民的形象,将小说中市场的形象描写的光彩照人。在《醒世恒言》中所描写的商人、手工业者市民形象是一种正面的形象,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秦重”。在小说中的“秦重”是一个依靠肩挑油担卖油为生和只有三两银子的小商贩,这在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是最低贱的工作,但是作者却讲小说中的“秦重”描写成为一个最值得赞美的、既老师又忠厚的一个人如小说写道:“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智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由此可以看出,小说“秦重”人物的描述不仅呈现出了新市民形象,还体现了新市民中独有的新思想,是一种具有战胜封建旧观念的不可抵挡的巨大影响力。
二、《醒世恒言》的艺术分析
(一)情节结构更加喜剧性
《醒世恒言》共有四十卷故事,其中含有喜剧情节的文本材料共有11处。小说的篇幅有长有短,不尽相同,其中喜剧情节有的安排在正文中,有的安排在小说的文前导入位置,根据这11条文本材料在小说中不同的分量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
其一,呈现一个完整的、纯粹的喜剧故事,娱乐读者。《醒世恒言》中,完整的喜剧作品有《薛录事鱼服证仙》和《吴衙内邻舟赴约》两篇。《薛录事》中薛少府化身鲤鱼之后以鱼的视角来看人间事,官员乃至底层小吏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揭露了官场的昏庸无理。百姓与渔网捕捞到的鱼一样,都只能任人宰割,没有反抗之力。薛录事化身为鱼之后无法对旧日同僚发号施令,连渔夫和厨师也不理会他的使唤。当以大压小的官僚秩序和规矩失效之后,薛录事还以过去的权势和身份处理问题,这时越一本正经就越滑稽可笑,越照章办事就越对牛弹琴。《吴衙内》中则是突出了吴衙内食量大的特点使家人们都以为秀娥小姐得了怪病,延请医生,刻画出庸医面对病人束手无策时只知道没病找病的伎俩,而家人们对“误诊结果”则是深信不疑。讽刺了医术不高还装模作样的无能医生,也嘲笑了将庸医奉若神明的人们。这两篇作品共同的特点即为以喜剧夸张变形的笔法,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其二,在先悲后喜的“大团圆”故事中穿插出现,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情节,调整整体叙述的进程和节奏,缓解紧张的阅读气氛。在正剧中出现的喜剧片段有《张廷秀逃生救父》。这段故事是发生在玉姐夜间寻死的时候,众家人丫鬟发现玉姐自缢,大惊失色,全都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每个人物都又惊又怕,失魂落魄,还没救人自己先乱成一团——一个悲剧场面因为混乱的行动显出了滑稽,酝酿好的悲伤的情绪被“打了岔”,这也隐隐暗示着玉姐不会死。在这里作者穿插的喜剧性故事情节对于小说来说像一个转折,故事中原本悲剧情节发展得言之成理,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好像马上瘗玉埋香,由于一场闹腾好像减少了较多的悲剧氛围,使读者无法准确判断出下文的故事走向,反而增加了阅读期待,吸引了兴趣。
其三,《醒世恒言》中还出现了分量不多的喜剧性语言,对故事整体发展影响不大,但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才学等某一方面的特点品质,使人物塑造更加丰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涉及到的喜剧性语言又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像禅宗公案里所说的“打机锋”之类的俏皮话,主要有《醒世恒言》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和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的片段。这里面涉及的说话人比较高雅,或是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因此对话耐人寻味,往往含有深意,可以使读者被故事情节所感动;和庸俗的人物形象的嬉笑有所不同,这类“打机锋”的笑谈和白话口语有一些距离,可以表现出主人公的文采和气质。
《醒世恒言》中悲剧情节加入喜剧内容,使作品内容悲喜交加,相互碰撞,使作品故事更加跌宕起伏,虽然喜剧情节的内容描述在《醒世恒言》中占到了较少一部分描述,但却十分吸引作者的眼球,这也是《醒世恒言》作品的魅力所在。
(二)《醒世恒言》的語言艺术
语言艺术涉及到语法、修辞及逻辑三个内容,下文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对冯梦龙《醒世恒言》语言艺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醒世恒言》的语法。在《醒世恒言》中的语言结构不仅涉及到结构的规律还包括句法、记法以及篇章之法。由于《醒世恒言》创作时间正是明末时期,这一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换的重要时期,因此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我国明代汉语的语法特征。《醒世恒言》内容是由较多篇短篇白话小说组成,其语言具有很强的口语性特征,语法使用简洁,在注重故事情节和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叙事结构中插入了较多的说教内容,不仅表现出了通俗文学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十分重视通俗文学的教化作用,
其二,《醒世恒言》的修辞。
《醒世恒言》小说中的故事多来源于民间传说,所以作为白话小说的《醒世恒言》其写作手法较多地使用了修辞手法,由于修辞手法具有通俗易懂及活泼有趣等特点,再加上作者的科举背景和思想背景,小说的修辞手法也就表现不是那么通俗了。考虑到明清之际对联的“雅俗”之性,此处就以《醒世恒言》中的对联来分析修辞。具体来说,在该书的对联中共运用了比喻、拟人、化用典故、反问等十种修辞手法。例如“春为茶博士,酒是色媒人”一句就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鹿迷郑相应难辨,蝶梦周公未可知”就是化用了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同时《醒世恒言》中的对联中也运用了大量数字、重复等借鉴诗词的修辞手法。另外,当时对联还有借对、无情对之类比较特殊的修辞手法,并没有在书中出现,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醒世恒言》修辞手法的服务性质,即为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小说能够进行更好的表述,其作者之意能够得到有效的、自然化的表达。
其三,《醒世恒言》的逻辑。对于《醒世恒言》这样的通俗文学作品来讲,逻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即语言文字的表述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醒世恒言》语言的逻辑相对来说处理地较好,结构完整周密,难增难减,且顺畅通达。而且,其对于词汇的运用也很明显地考虑到了文中人物的具体情况,因此其所涉及的词汇比较丰富。但是其同时又存在语言缺乏现实感的问题,及人物的话语不具有生活气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醒世恒言》语言的逻辑又是存在不足的。同时由于冯梦龙一直持有以通俗文学教化人心的观点,其在《醒世恒言》中就常常会存在说教过多,因果报应过多的问题,这就使得文章整体意义上的《醒世恒言》的语言的逻辑被人为地打断了。
三、总结
《醒世恒言》作为“三言”中影响较深的一部小说,内容和题材都表现出一种新的特征,情节结构更加生动和完整,语言更加丰富,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成熟,远超过宋元的其它小说作品。
参考文献:
[1]黄如嘉.探析《醒世恒言》中喜剧性情节的多重功能与效果[J].社会科学论坛,2017(12):79-89.
[2]万鹏.浅谈《醒世恒言》与道教文化[J].农家参谋,2017(21):289.
[3]周中明.论《醒世恒言》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新发展[J].明清小说研究, 1991(04):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