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城诗歌童话王国的建构方式

2020-09-29丁毛毛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构建方式顾城诗歌

摘  要:作为天才诗人的顾城自童年起就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知,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纯真的诗作引起了诗界的广泛关注。诗人顾城用纯洁的自然意象天空、大海、山峦、小草等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顾城以自己独特的意象与表达方式所构建的童话世界,不仅蕴含着顾城的诗歌理想和单纯美好的心灵世界,也包含着顾城自我生命哲理的思考。

关键词:顾城;诗歌;自然意象;构建方式

作者简介:丁毛毛(1995-),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顾城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以其诗歌充满纯真的童话色彩和自然空灵的意象而闻名诗坛。顾城的童话世界多姿多彩,绚丽夺目。顾城的意象充满了生命力,这些意象是顾城自我心灵的寄托与感知,顾城通过象征隐喻,抽象变形,通感重叠,人物转换,直觉与印象等方式将这些自然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与死亡,生长与凋零,隐逸与世俗的伤感又单纯的童话王国。

一、以自我感知的自然意象为基石

顾城的童年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他在生活中幻想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世界,他幻想一个将自己封存起来的大大的贝壳,也幻想一个有大海和天空,充满美丽纯真的花与草的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顾城始终坚守着一个童年的梦,一直沉迷在幻想的世界中。

顾城始终用自己的童心在创作诗歌,顾城爱幻想,爱思考,他将自己化身为一个小花,他经常沉浸在自己创建的自足自给自由自在的家园。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这样写到:“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他少时生活在乡村,幻想着星星和月亮是树枝戳破天空透出来的美丽事物。他爱小花,爱小草,认为他们是遗落在田边的珍宝。

顾城诗歌中众多的自然意象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符合诗人个性的。顾城天生就富有敏锐的感受力和观察力,“感觉至上”是顾城诗歌创作的准则和潜在的依据。这些意象是赋予了诗人自己对自然的感知。

顾城对于自然有着超凡的瞬间感知力和想象力,利用直觉表现率真的奇思妙想。将银河比作葡萄,将太阳比作红果。在顾城的诗作里,沙滩、松树、海浪、昆虫等永远是主角。文革时期,顾城就关注农村的松树、小草,像法布尔一样关注的昆虫,为昆虫短暂的一生而感慨悲叹,小小的心灵就与世间渺小的生物的逝去有了契合,对世界的生命充满了敬意,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一直闪耀的生命的哲思。

正是由于诗人独特的敏锐感知能力和富有的童心一般的气质,诗人善于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一个自热的朴素的力量,对自然歌颂和感知引人共鸣。在诗人笔下,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小花的坚强,海洋高山,早晨傍晚的瞬间的感受转化为诗人对自然生命现象的关爱。诗人经常把自己和自然融合一起。自己的自我感知就赋予到诗人笔下的自然意象之中。

顾城在少时牧羊割草的成长环境和对自然的特殊热爱以及一颗善于观察和感受的自然纯洁的心灵使得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这样的自然意象寄予诗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与情感。诗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创作出一首首纯洁的自然诗歌,构建了一个诗歌中的童话王国。

二、多样的表现方式

顾城的诗歌意象多有小草,露珠,天空,太阳,昆虫和大海等自然意象。顾城的诗是这些意象经过自己的构建方式加以表现而形成的。

(一)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顧城诗歌中虽然有直接的自然意象的环境描写,也有直接的自我情感的表达,但是最能符合他的诗歌意象表达方式的手法是象征和隐喻。使用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经常可以巧妙的隐去被比喻的事物,诗歌的主题会出现多义性和歧义性。

像顾城的《远和近》的这首诗只有表面上的你、我、云这三个意象,但是这三个意象却有着自己不同的象征意义。你、我这两个是生活的意象,云是美丽的自然的意象,三者之间的远近有着某种隐喻的联系。你、我之间的距离隐喻现实中重要朋友和亲人之间的关系,而然你却望着云,隐喻着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疏远。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的原始的亲切感[3]。就这样一首简单的小诗,只有三个意象,顾城用象征和隐喻的这种手法让这种诗歌有了深刻的含义,表现了人性和自然相互依赖的愿望。

顾城的《一代人》里的“黑夜”这一自然意象与黑眼睛的意象联系在一起,黑夜象征着文革时期所带来的黑暗,黑色眼睛是那一代人最求光明的情感,还有一个是“我”的意象,象征着我的那一代人。这种超强的隐喻和象征性,是顾城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二)物象变形法

顾城与其他诗人比较相对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对自然的感知往往加以变形和想象。所以幻想和错觉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歌中。这种错觉和幻想是他利用自己对事物一瞬间的感觉与意象现实的状态加以变形而形成反差,看似无理实则有理。《生命幻想曲》中太阳烘着地球,像烤一块面包。将地球变形为面包看似无理,用太阳烤的状态使地球成为一个,面包有了变形的依据。“阳光像木浆样倾斜,浸在清凉的梦中。”(《在白天熟睡》)阳光经过变形成为了木浆,看似与木浆没有任何形状上的联系,但经过浸在清凉的梦中,阳光就有了木浆进入冰凉水中的感觉。在诗作中顾城就是把自己的感觉熔铸到自然所描绘的自然意象中,物我合一,物象变形展项出一个梦幻一般的似我非我般的自然。

(三)通感

顾城的诗歌善于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变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通感也可以是感觉的转换。在顾城《爱我吧,海》中这样写到“声音布满冰川的擦痕”,把听觉转换为视觉让人一目了然。顾城经常还经常把意象进行视觉上的分类,他认为世界是所有的事物多可以用颜色表示,顾城的一首《感觉》把意象的形态变为视觉上的分类,把红和绿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不同的颜色寄托了作者不同的主观理想。

(四)因意取象法

顾城不仅仅将客观的自然意象加以自己的幻想和扭曲,而是根据客观意象的幻想和扭曲创造出自己幻想中的意象,从而使客观的自然意象变成富有自然意味的主观的想象。“我还在叫,制造着回声,在软土中鳞闪耀,风在粗土中叹气,扁蜗牛在舔泪迹。”诗歌中的软土,风,蜗牛等意象并不是客观的自然意象而是顾城在意象客观意象的基础上扭曲并加以幻想创造出来的想象,这种幻化出来的意象减少了客体对主观创作的限制,让原本的自然意象富有作者微妙的感情,直接深入读者的内心。

三、童话王国中对生命的关注与死亡意识

顾城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感受能力,将自然意象进行幻想和加工,赋予自然意象独特的情感,巧妙的构建的一个现实世界以外的自由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表面上是美好的理想、纯洁的想象,自然的和谐等,实则蕴含作者对真理、爱的执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灵魂的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死亡的思索。

顾城的童年一直生活在乡村,对自然的生命有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崇拜,我们在他的诗歌中总是能够看到一种对所有生命的关注与热爱。在《无名的小花》中小花把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顾城关注的是自然界一切不起眼的生命,就算是无名的小花,也是美好的春天。诗人不仅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也对生命充满的敬意,在美好的世界充满了渴望。[1]顾城与自己理想世界意外的世界一直是处于紧张与对抗之中。他说:“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筑一座小城》)。他一生都在选择逃遁,这并不说明顾城对生活充满了厌倦,而恰恰说顾城在追求一个对生命充满尊敬与热爱的王国。他不止一次说:“我要走了”,去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绿雾茫茫的天涯。”(《筑一座小城》)所以在生活中顾城选择从城市逃向农村,在精神创作领域中则逃往自己构建的童话王国。这就给顾城构建的童话王国带来了“焦虑”,这也是顾城在文革时期的生命体验。一种无法摆脱而又不断逃离和搏斗的过程。当诗人无法摆脱困境,就造成了一种“死亡意识”。文革时期残忍、暴力的事件的发生在顾城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顾城中后期诗歌变现出对死亡体验的偏爱、依赖。造成了顾城诗歌理想王国中的一种“生命的无所适从”。[2]他对这个充满黑暗的现实世界表示痛恨,他在诗歌中企图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复仇来达到理想王国的状态。“我把刀给你们/你们这些杀害了我的人。”“凶手/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我把刀给你们》)这些都是顾城来构建自己理想王国的方式,包括逃避现实和想现实的黑暗复仇,通过死亡来昭示现实世界生存的恐怖。最终诗人通过内部的构建与外部的揭露与破坏,在现实中搭建了一座文学上的童话王国。这使得我们能在顾城诗歌中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处境,能够在诗歌中与顾城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顾城用童话般的眼光描绘的这个童话而又富有理想和死亡的世界值得着我们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趙雪君.“花”与“梦”的至美天国——论顾城前期诗歌的创作追求[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104.

[2]廖艺舟.“童话天国”与“死亡圣地”——顾城诗歌中的浪漫倾向和死亡意识[J].名作欣赏,2017(23):127-128.

[3]江美玲.顾城诗歌的意象之域与“谣曲”风味[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07):107-111.

[4]孔丹丹.顾城诗歌色彩意象分析——以红、绿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71-74.

[5]顾城著.顾城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构建方式顾城诗歌
诗歌不除外
远和近
雨后
远和近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简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