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2020-09-27高峰

江西教育C 2020年9期
关键词:喜鹊妹妹课文

高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精彩不精彩”……这样的提问毫无意义,没有思考的深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优质的课堂提问是精彩课堂教学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更关乎学生深层思维的引导。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精心设计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提问呢?接下来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创设情境,把握提问契机

课堂提问是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手段。适时把握提问的时机,往往能提高提问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兴趣激发时、知识关键处、思维碰撞点提问,把握提问契机,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时,学生学习生词、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创设情境,播放音频,让学生侧耳倾听鸟语、虫鸣、雨声、水流声等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然界中其他美妙的声音。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每个组都分享着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动听的声音,教师拿起课本,轻轻问道:“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声音呢?让我们走进语言文字感受这声音的美妙。”学生情不自禁地打开课本跟随着教师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紧扣教学目标,攻克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应是随意而为之,而要牢牢抓住课文的教学目标,攻克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把握课文内容,重点突破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中“想想树和喜鹊为什么从前很孤单,后来又很快乐呢?”这一课后练习题,教师若在厘清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交流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可能难度较大,学生就不能真正懂得树和喜鹊后来快乐的原因,但若在让学生看图想象“树和喜鹊孤单”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有过相似的经历吗?当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就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教师再次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喜鹊有了许多伙伴,它们会干什么?说什么?”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情,他们通过想象,走近树和喜鹊的世界,感受到有了伙伴,树变成了快乐的树,喜鹊变成了快乐的喜鹊。

三、掌握问题难度,注重分层提问

《学记》中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提问的教师往往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提问的时机,做到浅文深教,深文浅学,并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分层提问,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展。

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时,学生阅读完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了问题清单:“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的理由是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的原因是什么?”……假若将这些问题全部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必然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将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重新排序,分步分层依次提问、探讨,随着学习交流的深入,学生自然茅塞顿开。

四、善于逆向提问,启发深层思维

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不妨试着逆向提问,引导学生从问题的相反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说不定疑难杂症就迎刃而解了,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求妈妈抱她,妈妈摇头说自己很累,抱不动她,爸爸也不作声。”教师可以尝试着从相反的角度进行提問: “爸爸妈妈拒绝妹妹的请求是不是不爱妹妹?”当学生表示不赞同时,教师趁机追问:“既然爸爸妈妈疼爱妹妹,为什么妹妹喊累时不抱她呢?”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抱不动妹妹,因为他们确实很累。”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爸爸妈妈是在锤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关键的问题:“妹妹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有了前面的逆向提问,学生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学会独立,坚强面对一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猜你喜欢

喜鹊妹妹课文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的妹妹不爱我
背课文的小偷
喜鹊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