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27赖云珍
【摘 要】本文阐述思维导图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3 第四单元中的阅读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的热身、预测、阅读、讨论、总结、作业等环节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B-0047-03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构成。其中,语言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指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促成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英语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为重心;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强调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学习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条件,指的是学生有效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及掌握多种学习渠道的能力。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高中常规阅读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忽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文本的内在逻辑分析。如何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概述
1932 年,德国心理学家 Bartlet 提出图式(Schema)的概念。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美国人工智能专家 D.E Rumelhart 进一步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它指的是阅读理解当中源于文字及文字的内涵与阅读者所持有的背景知识的结合。思维导图是基于图式理论的图示法,最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由英国学者 Tony Buzan 提出,它由文章中心主干和各层级分支构成,其内容由能够概括文本信息的关键词组成。思维导图中主干与分支的层级关系可以用不同颜色、字体或不同的文本框来体现。
二、思维导图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
(一)培养高中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导图由文章中心主干和各层级分支构成,其内容由能够概括文本内容的关键词组成。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空间布局、字体和颜色来展示思维导图层次结构,使文本信息结构可视化。这有助于学生清晰梳理文本语言知识、提取和表达文本内容,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制作思维导图,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和特征,梳理语篇内在逻辑关系,提升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此外,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获得与文本有关的信息并进行思维创新,表达其独特的观点态度。这一方式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培养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从多角度审视和评价文章,分析提炼文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学习优秀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家国情怀和坚定文化自信。
(四)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主动获取、分析、概括文本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加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同时,学生还能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外阅读材料的文本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提升阅读能力和学习效率。可见,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 3 第四单元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中的阅读内容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该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天文学”,文章体裁为说明文,主要介绍地球形成和生命起源。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宇宙和地球形成的過程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进一步了解地球,并树立保护地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第一步:热身。在热身环节,教师展示一则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迄今为止最大黑洞的新闻视频和 China Daily 的相关英文报道,让学生感受神秘宇宙的魅力。接着展示太阳系图片,让学生找到地球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以及人类从何而来。然后提问:“Each religion and culture has its own ideas about how life began on earth. Can you tell us some tales about it?”学生讨论并列举中西方关于生命起源的传说。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利用与文章话题有关的视频、英语新闻等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话题。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宗教或者文化关于生命起源的传说,开阔文化知识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
(二)第二步:预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和文章标题,快速浏览文本内容,对文章的体裁进行预测,学生得出答案为说明文。其次简单介绍说明文的特点,即解释说明客观事物,使学生对该事物有科学的了解。最后引导学生以标题和图片为依据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预测:“What will the text mainly explain?”学生回答:“Maybe it mainly explains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 and life.”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预测技能,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行铺垫,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第三步:阅读。具体如下:
1.快速阅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找出主要内容,检测上一环节的读前预测,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划分。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主要解说地球形成和生命进化:第一段到第三段阐述地球形成,第四段和第五段阐述生命起源与进化过程。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技能,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認识和把握,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精读环节绘制思维导图框架进行铺垫。
2.精读第一部分(para.1~3)。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到第三段,圈出关于宇宙和地球形成的关键词,并找出写作的线索。学生找出关键词和时间线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绘制以时间线为主干的思维导图(见图 1),接着提问:“What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fe?”学生得到的答案的是“gases and water”。由此以“life”为中心词过渡到第二部分的精读环节。
3.精读第二部分(para.4~5)。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找出关于地球生命,即动物和植物起源和发展的关键词,两人一组绘制关于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见图 2)。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提问:“What about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由此过渡到下一环节。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通过引导学生精读各个段落、分析并提取能够概括段落内容的关键词,并用不同的空间布局、字体和颜色来展示思维导图层次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第四步:讨论。读后环节中教师引用课文原句“…But they are not looking after the earth very well.”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类没有照顾好地球。学生讨论后给出的答案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气层中。接着教师提问:“People put too much CO2 into the air. What will be the future of life on the earth like?”学生再次进行思考和讨论,列举的事例有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城市消失、山火更容易发生、动物灭绝等。当学生意识到地球面临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地球意识,以及对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组织讨论。学生分别从政府、科技、个人生活角度展开思考。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延伸出的问题和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展开思考,以及对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地球的了解,使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发散思维和文化意识。
(五)第五步:总结。在阅读和讨论环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线索,即 Earth's formation—Life's evolution—Protection,并根据这条主线完成全文的思维导图(如图 3 所示,见下页)。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让学生在分析和梳理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在绘制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中提升学习能力。
(六)第六步:作业。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在课后复述全文;其次,要求学生 4 人一组,课后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以 Save our earth 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小组交流,评选出三幅最佳的思维导图在教室展示。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加深学生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加强其表达,提升其语言能力。此外,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分析概括现实生活中有关地球保护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阅读课例分析,将思维导图贯穿阅读各个环节,有利于学生从宏观把握文章,厘清文本脉络和信息点的逻辑关系,学生在精准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个人观点,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语言能力和文化品质得到提高。此外,学生在本节课中利用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利用分析推理、归纳信息、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后作业环节查阅资料中学会拓宽学习渠道,使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BUZAN T.The mind map[M].London:The BBC book,1993.
[2]韩 明.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融入思维导图的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3]黄丽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神州·下旬刊,2018(8).
[4]林卫华.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9(6).
[5]王 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2017(2).
[6]张敬品,齐珊珊.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演讲训练与思辨能力提升[J].中国轻工教育,2017(2).
[7]周相利.图示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广西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赖云珍(1994— ),女,籍贯广西南宁,中学二级,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责编 王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