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者的职业化身体训练探究

2020-09-26查龙浩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7期

查龙浩

摘 要: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深刻影响,各国文化深化交融,各个传统艺术门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而舞蹈这一难于记录的身体艺术,从来都只能依靠它的主体——人,来继承。原本属于民俗范畴的传统语汇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迅速转变下,就变得很难与人们当前的生活相关联。根据这一现状,“学院派”民间舞旨在传承基础上的再发展,用民间舞自己的语言说当下想说的话。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身体训练;舞蹈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2

一、背景及初衷

如今,随着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我们党提出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策,这必将掀起新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热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即使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生活习惯又很可能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些生活上的独特的民俗习惯都被生动地展现在其舞蹈当中。我们若是将这些民俗舞蹈直接拿来进行肢体训练,便难以与民俗区分从而形成职业化的概念。单从训练身体的角度来看,作为职业民间舞人需要掌握众多舞蹈的动态以及运动方式。而从文化层面来看,各民族地区的民间舞更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因此,我们想要从如此众多的民间舞蹈中形成出来一套适用于职业民间舞者基本功训练的通用教材,就必须找到一个像普通话一样“通用”的舞蹈动态语言。本课程旨在寻求这样一种中国的身体语言,并通过一系列训练方法培养出最符合中国审美的、能够与国际对话的“学院派”民间舞表演型人才。它的目的并不是以某一民族文化为主导,磨灭其他民族的文化语境,而是从训练的角度,加之学科所设置的各个单元课当中的风格舞蹈,来辅助培养职业化民族民间舞舞者的身体属性,从而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训练体系。

二、文化背景的渗透与体验——聚意凝神

在寻找这样一种民族的身体语言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中华民族内在的“核”,而这个属于精神范畴的“核”又必须被我们绝大多数中华儿女所认同,并包涵充足的哲学内涵。《易经》中的八卦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每一卦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被涵盖在八卦当中。根据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易经》当中包括了三大原则,即变易、简易、不易。在我们的课程中重点强调了第一大原则“变易”的概念。所谓变易,即是说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而“天圆地方”的概念也同样被涵盖其中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几千年。既然宇宙事物皆在变化之中,那么我们对于空间的概念就不应该单单是舞台或教室这样的三维空间那样简单,而应处在一个“活”的空间当中,加之自身意念对于空间范围的想象,便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更加广阔的空间概念。因此我们的课程中在空间和方位感上始终贯穿这种概念,用以训练学生首先要树立这种天地间的存在之感。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我们的审美观与芭蕾当中开、绷、直、立的审美有着偌大的差异。因此在我们这堂课上,“意”与“气”是我们所强调的内在追求。

(一)意,意念

首先,任何动作的每一次起承转合都受控于自己的意念,在训练物理的身体方面,我们的课堂强调任何的动法都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机械的外在运动。其次,在精神上我们所追求的,更接近于上文所提及的人在宇宙间的存在感,并且应该是将自我的存在感通过意念的掌控膨胀到身体之外,形成一个自我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挤压人身体周围存在的原有的自然的气,从而形成个人的所謂“气场”。

(二)气,气息

所谓“气”,即便与西方人所说的意念有毫厘间的那么一点相近,但为何洋人还是无法充分理解它的存在?因为这是一种东方所特有的观念,如中国武术中所说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的“气”常被认为是一种无法勘测的、运行在人体当中的物质性事物。而除了这种物质性的气之外,孟子说的“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就很难辨别出它究竟是物质性的气功之气还是人格气概的精神之气。在教学中我们常说气沉丹田,“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的术语,现在已被气功、中医等领域广为引用。人体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及下丹田。上丹田在头顶百会穴(也有说在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处于人体肚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我们这里所指的是下丹田。下丹田一直以来都是气功当中非常重要的部位,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也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在全身循环运行。如折叠组合中,通过气息释放出身体收与放的流畅感,通过多种方式的折叠,开与合的缠绕关系,体现出天地任我游的空间概念。

三、提炼训练方法——意随身行

既然是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教材,“训练”固然是最根本的目的,方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而在本课程中,我们根据《易经》中“理、象、数”这三个内涵,使我们的训练更具科学性。首先,“理”,即原因。以我们现代的观念而言,理是属于哲学的,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也一定有它的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应单去纠结它怎么动,还要去研究它为什么这么动。再说“象”,即现象,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所感受到的和想象到的,也就是我们这堂课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数就是数量、节奏、频率等关于量的概念,每个现象都一定有它的数。人处在世界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停地在变,只要发生了变,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数。

“力”与“行”便是和“意”“气”相对应的“象”。

(一)力,发力

在对舞蹈演员身体的训练方面,我们完全同意芭蕾的科学性,它十分注重舞蹈演员的腿功,通过训练使演员的脚下动作干净,深蹲使跳跃变的轻松。而我们认为,一个舞者的腿功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加强调对整个身体的控制感,尤其是以腰部为核心的圆心感。无论从上下左右哪个方位来说,丹田都是整个人的中心。所谓的“蓄力”就是要将气息存在丹田,静中有动,通过腰部的拧转,用气息带动身体的发力,感受力量从腰部释放,不经意间完成腾空。在起跳方式上,不同于错步起跳的发力方式以及芭蕾对起跳前的蹲的侧重,而是将气息运至下半身,体会整个脚掌与地面的粘合关系,通过挤压的力量形成空中动态,更多的是一种寸劲儿。例如在震鼓组合中,震、韵、气、形是动作要求,而这种挤压的力所强调的下沉的力量及震地后的反弹才是腾空的根本,无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训练其身体的中心力量不能散。

(二)行,移动

在动法上我们常常说“行止意不断”,既是对前面所说的“变易”的一种阐释。所谓“行云流水”,即一招一式间没有浮点,一气呵成,没有纯粹的静止状态。但在移动时需要用气息带动身体。气韵流转,脚掌与地面不单是站立的感觉,而是扎根于地,每一次移动都是气息通过脚掌与地面的挤压形成的,完全由气息带动身体的翻转,肌肉仅仅是辅助。同时,我们在移动中更加强调圆的概念,并且这里的圆是一个多方位的圆的概念。每当移动时,以气带动脚下和身体,通过脚与地面的挤压关系产生身体的流变,使之打破与周遭气场的原有关系,通过气的瞬间外放与收缩形成新的关系。

“意”“气”“力”“行”共同组成我们的训练核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动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脚、步、腿、身,重在解决演员肢体上的启动环节;第二部分则是翻、转、腾、挪,强调的是演员的技术能力。而无论在哪一环节,每一次移动都必须将我们的训练核心贯穿其中。

四、终极追求——意身相融

以上所述都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刻意强调,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学生的理论、方法。将我们的训练理念通过意识传达给学生,这种训练的过程往往采用的是“命题”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有意为之”。当然,这种“有意为之”的方法是我们训练的一个必要过程,并且必将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通过意识传递及肢体训练的立体式强化才能使我们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入其骨髓。而在我们课程中,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我们的终极追求却是超越了这种“有意”的传达的。以每个人入之骨髓的审美情趣为基础,从而达到与“有意为之”相对的“无为”的境界,这一境界是超脱共性之后一种个性的释放,是共同的審美情趣的基础上的个人呈现,是“无题”的训练层面,也是对我们前面“命题”训练环节的最终检验。

人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甚微的个体,但作为无限宇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与生俱来的拥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存在感。在本课程中无论是所谓的天地之间的存在感,还是我们所说的气的流通以及所产生和感受到的气场,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意象”的终极追求。这种象外之象的艺术追求与西方艺术中偏于写实的具象表现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实践中,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我们更倾向于让学生通过肢体运动去感受其独特的审美特质,而非单一的物理运动轨迹。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最终找到最适合中国人的“舞蹈普通话”,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学科建设,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职业民间舞者这一伟大的民族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黎华.武术与艺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4]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5]冯百跃.舞蹈训练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