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健美操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分析
2020-09-26杨咏梅
摘 要:健美操是一项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新颖的健身体育项目,集舞蹈、体操、音乐为一体的综合式体育项目,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目的。将健美操列为初中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为现代化教学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健美操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娱乐中传承文化。文章通过对初中体育健美操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阐述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美操课程;开展策略
体育课的初衷是为了使学生强健体魄,散发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普通体育课教学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更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气质才华,引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因此怎样进行课程开展成为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就此我们通过分析健美操课程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相应观点,进而达到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 初中体育健美操课程概况
(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
健美操是我国近期兴盛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以锻炼为基础,健美为目的,结合多元化的艺术性运动,既是体操的分支又是舞蹈的演变,通过节奏感受频率,区别于广播体操。健美操首先在高校开展,得到很好的反响,进而推广到新一代青少年身边,使初中生充满活力和青春的朝气,有助于形体气质的培养。多种因素促使学生对健美操投入似火的热情,健美操课程逐渐成为新课改后体育教学主要内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二)健美操课程开展目的
可以为健美操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委员提出健美操正式加入运动会比赛项目后,得到了世界各国健美操组织的支持和认可,这意味着健美操运动在世界运动项目中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随着国际健美操竞技比赛的开展,一大批年轻人展示出对健美操运动的热情,为初中普及健美操课程奠定基础。通过这项体育课程可以让更多青少年发现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过去,体育文化被人们忽视,体育课教学也显得没那么重要,而如今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强调在体育课中也应该展示出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刻板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传统教学的方式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 关于健美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探究
(一)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思想应更活跃更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健美操的运动形式满足现代年轻人健身需要的同时,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价值观的体现。可以预见健美操的推广会在体育教学中受到广泛青睐。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满足德智体美的全方位均衡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体现在年轻人身上的是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普遍的人文素质要求是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的重要精神,而健美操运动正是体育教学中满足以上要求的具体运动体现,它结合主流媒体的新式运动形式,开创性的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时也强化学生发散性创造意识。健美操课程可以说是提升学生素质、强化团队精神的重要教学方式。
(二)实现终身体育教育
对于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可以说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質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的体育教学应对学生起到终身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塑造良好身体基础,为国家培养输送可靠合格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应做到学生可以主动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趣味、有效,而健美操的出现刚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一方面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较好的普遍性和接纳性,另一方面,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和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年轻人打下运动基础的同时也为全民素质教育做贡献。
(三)健美操教学开展的可行性
健美操课程的推广,要以“健康发展,终身锻炼”的思想为指导前提,把思想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强调身体发展的同时也推行终身体育的思想。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健美操的可塑性、教学水平提升到最高,同样的,在进行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时,要记住理论与技术并重。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健美操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规划。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做到紧跟时代发展,塑造连续性教学,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三、 开展健美操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健美操的发展时间尚短,虽被学生广为追捧,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其还不了解,相比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健美操对于教学设备的要求更高,对于场地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健美操的教学中,需要新媒体设备包括音响麦克风等,场地设备包括舞蹈垫专用操场等,不完善的设备和不专业的场地会极大地影响教学体验和学习效率甚至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是新的体育项目,大多数初中学校不具备完善的教学设备,绝大多数高校甚至以视频课讲解的方式进行健美操教育,这是万万达不到体育教学目的的。
(二)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够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初中不仅只有教学设备不足这一个问题,同样存在的还有教师资源的稀缺,作为健美操教师,他们的受众面无疑是不够广的,作为这一类教师他们进入教师体系的方式只有常见的两种,一是系统化学习过专业知识的体育类师范毕业生,作为以教学为目的所培养的人才,这类教师通常有足够高的教学素质和良好的师资经验。在课堂教学上这类教师通常也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他们往往也能做得很好。另外一种是针对健美操所进行招聘的从事舞蹈工作的人员,这类教师在课堂上虽然达不到像专业教师那样优秀的教学水平,但结合自身特点,舞蹈专业的教师往往有较强的身体素质,有更适合教学健美操的经验,对于实际课堂的帮助往往会更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良好的体验。但结合实际来看,初中体育教师往往达不到预计标准,教师在健美操的教学资格上往往不够预期目标,所以结合未来期望看,教师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对于健美操的认识不足
就目前情况来看,健美操的实际教学上更多是延续了传统体育教学风格,通过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经验的类推来制订健美操的教学计划,但实际上健美操的教学体系是不同于其他项目的,这就导致在制订计划时,无法将同学们的学习意愿和老师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究其根本就是对于健美操项目的认识度不够,对健美操的认识不足。现在很多大学生依然认为健美操实际上是一种舞蹈,女性化严重的一种项目。实际上,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健美操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它和其他类别的项目其实没有太多差距,只是区别与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
四、 健美操课程顺利开展的对策
健美操作为近期开展的体育项目,有助于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下面将为健美操课程的顺利开展提出一些对策。
(一)设立健美操教学场地
因为此项目为体育教学中的新增项目,所以教学设施还不完善,非体育舞蹈专业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开展相应课程之前可以设立课程发展基金,为此项目增设教学场地,方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水平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由于是新增项目,学校应组织开展相应教师培训,扩大师资力量,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训。例如,在体育舞蹈课堂中教学牛仔舞时,没有一定基础的老师很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养成错误的学习方式。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之间多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开展教师间健美操竞技比赛的活动,娱乐生活的同时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讲授内容的不断更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科教学内容都进行相应调整,健美操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结合网络资源,编排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加入教师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新元素,根据自身学习经验,呈现出来适合青少年学习的具有青春朝气的健美操。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听从同学的一些建议和想法,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内心想法,结合同学的意愿编排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不了解健美操文化,导致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女生都喜欢学习而男生都有所抵触。例如,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堂的时间,充分为学生讲解男女生学习健美操的差异,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讲解体育舞蹈是刚柔相结合形成力量美的体现,举例说明很多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都是男生,像学习伦巴拉丁等双人舞时,女生需要男生的力量配合作为支撑,而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在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以锻炼男生肌肉为目的,增加一些需要借助器材完成的动作,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讲课方式增进学生的热情。
(四)发展健美操的竞技性
健美操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应该具有体育精神,而竞技比赛能展示出体育精神的特质。在学期末考核时,教师可以顺势举办一场校园健美操比赛,培养学生素质、验收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为广大学生教师普及健美操的迷人所在。也可以成立兴趣社团,非上课时间同学也可以进行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爱好。
五、 结束语
健美操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但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气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净化心灵,增强校园文化气氛。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完善的健美操教学体系,通过开展健美操课堂,增加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健美操课程普及给一代又一代学子。
参考文献:
[1]秦云梦.北京市海淀区初中健美操开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
[2]许越.动作记忆操作效应在初中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東师范大学,2019.
[3]胡红果.开展健美操训练,切实活跃初中体育课堂[J].黑河教育,2017,389(7):71-72.
[4]苏凡.翻转课堂引入健美操专业课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杨咏梅,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桃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