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践

2020-09-26徐莉

学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徐莉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作物学会党委着力推动学会党组织作用发挥,将业务工作与科技扶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和分支机构的作用,推广普及作物科学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技术,为脱贫攻坚添翼助力,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學会党建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图分类号]G322.25;D2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7-003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武器、路线遵循和行动指引。“党建+科技扶贫”模式是党建、科技、扶贫的有机融合,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引领,突出党在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中的核心作用,使科技扶贫有了强力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激发了组织活力,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作物学会注重党建引领,将党建活动与科技扶贫、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学会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学会优势,动员广大专家和会员,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对一批优秀学会进行了表彰,中国作物学会获评“优秀扶贫学会”。

一、发挥学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017年,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的支持下,学会成立了理事会层面的功能型党委。党的十九大以来,学会党委着力推动学会党组织作用发挥,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学会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坚强战斗堡垒,增强党对学会会员和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引领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激发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切实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强化对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引领

学会党委切实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开展先进党员事迹宣传活动,宣传“展风采,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宣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基层一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扶贫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学会党委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凝聚全国作物领域科技工作者,运用党建与学会业务协同机制,推动学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二)做好分支机构党建“两个全覆盖”,引领分支机构助力精准扶贫

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中国作物学会所属21个分支机构已有17个成立了分支机构功能型党建工作小组,确保学会党组织在学会建设发展中发挥政治核心、思想引领、组织保障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在科技扶贫的重要作用,强化农村科技扶贫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发挥学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学会办事机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号召全体党员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主战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开展党员献爱心真情捐助西部贫困学子活动,资助定西市公园路中学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为扶贫工作贡献力量,突出支部党员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助力定西乡村振兴活动,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党建引领,学会业务工作与科技扶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学会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强党建”的工作思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党员专家力量,将科技扶贫与组织建设共同推进。以党建为引领,将学术交流、科学普及、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活动与科技扶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一)加强学术交流,聚焦脱贫攻坚

学会坚持交流内容创新、交流形式创新,为我国作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搭建具有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如2018年学术年会围绕“作物科学与乡村振兴”主题,以创新引领思路,紧密结合我国农业领域难点、热点、重点,从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外、品种与作物、基础与前沿、生态与安全、高产与优质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促进作物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再如,2019年学术年会以“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为主题,旨在以作物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号召和动员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把科研做到贫困山区,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全面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科技创新为脱贫攻坚添翼助力。

(二)开展党建特色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结合甘肃定西市脱贫工作现状,中国作物学会党委组织作物领域党员专家两次赴定西市开展“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特色活动。活动分别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服务走进定西”“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助力定西乡村振兴”为主题,面向定西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针对定西市干旱、半干旱农业实际情况,根据当地需求,多位专家适时赴定西市开展技术支撑服务,为当地冬小麦、旱地春小麦、饲用型小黑麦、玉米、谷子以及小杂粮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交换、中间材料创制、异地筛选繁殖等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学会党委组织专家与挂靠单位党委共同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继续与定西市农科院开展科技合作,为定西市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学会党组织赴山东高唐县开展了“送科技下乡,助乡村振兴”科普宣传活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村培养“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科技人员队伍提供帮扶,大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切实提升了学会党组织的组织力、党员凝聚力、社会服务力,推动学会党组织发挥好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开展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聚力乡村振兴

中国作物学会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专委会围绕脱贫攻坚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连续三年(2017-2019年)实施了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以“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通过帮学支教、支农增收,精准帮扶、持续帮扶等,力所能及助力脱贫攻坚,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三年间,专委会共组建小队1000余支,奔赴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开展调研,组织千余名指导教师,万余名农科学子参与实践行动,深入扶贫第一线,潜心调研,深入实践,助力精准扶贫,聚力乡村振兴。

三、普及作物科学技术,助推精准扶贫

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及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作物科普活动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村科技扶贫效力,夯实帮扶基础力量,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积极推广普及作物科学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技术

学会6个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凝聚了热心作物科普的专家87人,不断探索作物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需求,研发先进生产技术,并通过设立示范田、组织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活动,推动新技术的普及。玉米科学知识普及专家团队,组织各地玉米种粮大户、农户、技术推广人员、当地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观摩、示范技术效果;小麦科学知识传播专家团队,按照小麦生育期进程,在小麦主产省份通过观摩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大豆育种与生物技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就大豆生产关键技术问题,随时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食用豆产业知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通过开展会议现场报告、技术指导等方式为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普及产业知识;大麦(青稞)产业技术普及专家团队,积极组织技术现场观摩、大麦青稞新品种田间展示、生产技术专家讲座与培训;杂粮作物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重点在谷子、黍稷等杂粮作物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传播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注重将科普与扶贫紧密结合

学会专委会根据专业特色,紧密结合科技服务,积极开展基层科普活动。栽培专委会开展科技服务,为粮食绿色增产提供科技支撑;小麦专业委员会2019年依托挂靠单位,将高产优质节水多抗小麦新品种“中麦175”原种22.5吨作为“科技扶贫种子”,无偿赠送给平凉、庆阳、定西的14个县区;麻类专业委员会组织农业专家、科技带头人和技术权威专家深入农村,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粟类专业委员会加快搭建各产区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并围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甘薯专业委员会重点在主产区开展技术讲座和科普活动;甜菜专业委员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大豆专业委员会围绕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和应急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普及服务;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配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扶贫工作,组织委员深度参与地方扶贫,举办专题培训会,免费发放技术资料及科技宣传册,受益农民数万人,金黎平会长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藜麦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专家开展藜麦扶贫主题活动。

(三)持续推进专业技术培训

学会着眼发展农业农村事业和提升农民科技能力,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等途径,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学会两次赴定西开展技术培训,为定西市农村培养“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科技人员队伍提供帮扶;玉米专业委员会,连续主办竞雄玉米育种学校培训班,提升了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栽培专委会面向农技干部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用科技培训与现场观摩;甘蔗专业委员会开办甘蔗病虫害防控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培训班、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班,为我国甘蔗产业一线技术人员传授了甘蔗产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念;大豆专业委员会就大豆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在关键农时、关键季节、关键环节以现场参观、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和接受来人进修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四、结束语

学会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党建、业务与科技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把学会党组织建设成凝聚作物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下一步,学会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激发组织活力,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党建促会建,搭建服务平台,凝聚价值认同,推动学会党建和業务工作融合发展。二是团结引领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奖励、人才培养等,号召他们继续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三是党建引领,依托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专业委员会等,不断探索作物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需求,继续开展“党建+科技扶贫”“党建+科普”助力精准扶贫特色活动,并通过设立示范田、组织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活动,推动新技术的普及,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xinwen/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EB/OL].(2018-09-26).http://www.gov.cn/xinwen/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