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突破,思维导引,教学微设

2020-09-26陈宣新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解析几何综合平行四边形

陈宣新

[摘  要] 在教学中需要借助考题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解析几何题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解析几何题的综合性较强,建议采用思路呈现、绘制思维导图、教学微设计的方式,通过设问引导,问题拆解来还原解题过程,文章以一道解析几何考题为例开展解题教学探讨.

[关键词] 解析几何;综合;平行四边形;思维导图;思维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压轴题的命题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能力,应从解题策略讲解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 因此在考题教学中应立足问题考点,解构问题思维,开展问题反思,提炼数学思想.下面以一道解析几何考题为例进行探究.

考题呈现

例题:已知椭圆C的解析式为9x2+y2=m2(m>0),直线l不经过原点O,且不与坐标轴相平行,设直线l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和B,点M为线段AB的中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OM,试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2)设直线l经过点■,m,延长线段OM,设与椭圆C的交点为点P,试分析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直线l的斜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思路突破

第(1)问求证直线OM和l的斜率之积为定值,突破难点有两个:一是直线l的方程未知,二是点M的坐标未知.考虑到点M与点A和B的坐标相关,而点A和B是直线l与椭圆C的交点,因此问题实质就是研究直线与椭圆的相交问题,常用的策略是设而不求,韦达定理简化.因此求解时可以按照如下思路进行:首先设出直线l的方程,然后联立直线l与椭圆C的方程,方程的解就是点A和B的横坐标值,然后利用韦达定理构建点M的坐标,从而求出直线OM的斜率,最后对两直线斜率之积进行化简即可.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b(k和b均不为0),点A(x1,y1),B(x2,y2),则点M■,■. 联立直线l与椭圆C的方程:y=kx+b,9x2+y2=m2,消去y,整理可得(k2+9)x2+2kbx+b2-m2=0,结合韦达定理,xM=■=■,yM=kxM+b=■.直线OM的斜率可表示为-■,所以两直线的斜率之积kOM·k=-■·k=-9,即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之积为定值-9.

第(2)问分析四边形OAPB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其中点A和B为对顶点,而点P为OM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分析时需要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为依托,构建与点坐标相关的条件,然后分析条件是否成立,即采用“先假设,后论证”的思路.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将定理归为三类:一是仅与平行相关;二是涉及线平行和相等;三是对角线相互平分.考虑到解析几何的问题特点,从点坐标角度来看分析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更为容易. 因此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求解:设出点P的坐标,根据“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与坐标相关的条件,然后联立直线OM与椭圆C的方程,分析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OM.

设点P的坐标为(xP,yP),若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则AM=BM,PM=OM,其中点M为AB的中点,则只需求证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即可.转化为坐标则必须满足xP=2xM. 联立直线OM与椭圆C的方程:y=-■x,9x2+y2=m2,可解得xP=■. 将点■,m代入直线l的方程中,可解得b=■,结合(1)问可知xM=■=■,于是有■=■,从而可解得k1=4-■,k2=4+■.所以当直线l的斜率为4-■或4+■时,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

解后反思

上述是以椭圆与直线相交为背景的解析几何综合题,问题分为两问,求证斜率之积是否为定值、探究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完成思路突破后还需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反思,总结解题突破口,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

1. 挖掘问题缺口

两问均是解析几何常见的问题类型: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 问题以椭圆的方程为背景,求证两直线的斜率为定值,需要依托点的坐标来构建直线的斜率,故解题的突破口是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来转化出点M的坐标;而第(2)问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其判定定理有很多,难点在于如何选用定理及简捷提取成立条件,故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解析几何问题的点坐标特性,从对角线平分中提取与坐标相关的条件.

2. 构建思维导图

从解题过程来看,运算过程较为简洁,实则是问题分析充分到位,所构思路清晰,取得了直切主体的效果. 因此求解解析几何问题时需要重点关注解题思路的构建,在解题教学中需要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利用图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维.以上述考题的两问为例,可以构建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教学微设计

解题教学中需要利用考题的代表性来指导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形成相应的解题思维,除了可以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外,还可以基于考题进行教学微设计. 微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考题进行拆解,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掌握合理的分析步骤.

环节(一)——审题读题,信息处理

已知椭圆C的解析式为9x2+y2=m2(m>0),直线l不经过原点O,且不与坐标轴相平行,设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点A和B,点M为线段AB的中点,根据题干信息来绘制草图.

意图与分析: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来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据信息来绘制草图,充分理解题干的信息条件,也是为后续数形结合辅助思考打下基础,这也是解析几何问题常用的解析策略.

環节(二)——拾级而上,引导审问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b(k和b均不为0),点A(x1,y1),B(x2,y2),试回答下列问题.

猜你喜欢

解析几何综合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例谈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