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寓品德教育于小学科学合作探究中

2020-09-26方慧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合作探究小学科学

方慧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应只在班会课、品德课中实施,而应该渗透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课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们要将品德教育融于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学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热爱劳动、积极创新等优秀思想品质,创设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合作进取的良好课堂氛围,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品德教育;小学科学;合作探究

教育无处不在,教育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交流,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科学课中的合作探究学习讲求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助互学、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在课前准备、小组交流、互助合作、整理归纳等各个环节都既能较好地完成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又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使合作探究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一、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探究活动,成立什么样的学习小组对于开展合作学习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小学生的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时的角色是什么及他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合作探究中,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明确职责,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得良机。

1.优化学习小组,学会理解宽容

现在小学阶段一般班级人数都控制在40多名,那么如何让40多名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完成合作探究,达成学习目标呢?影响因素很多,而其中的小组科学分组是影响整个小组探究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自然分组可以4个人为一小组,前后同桌四人,这样的分组人数少、挨得近、方便探讨、节省时间;还可以根据学习需要有目的地分组,这就需要教师在分组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性格、成绩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搭配组合。但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些差异,所以不管你选择哪一种,都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并不愿意听从你的安排,或者只是表面听从了,但行动时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小集体中。这时,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勤于调和,想办法消除学生心里的不良想法。例如:课前,教师要进行预判,对部分学生提前进行引导、教育,使他要理解、宽容、悦纳他人,在活动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比如,有些同学的动手能力很强,那么在合作探究中可以帮助其他小伙伴,指导他们该怎么做,而对于思维比较敏捷的同学,可以给小组想出更好的点子来等;课中,教师要对小组中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让更多学生明白悦纳、宽容他人是一种美德,每个同学都值得我们去交往、学习;课后,教师可以约谈对分组有异议的同学,让他们知道虽然他可能更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也有可能他想和同性伙伴在一起,但是我们只有在和不同的同学进行合作磨合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历练自己、成长自己。

2.明确职责分工,学会勇于担当

小学科学课堂上活动探究主要以实验为主,在整个课堂实验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学生去运作,比如,归还实验材料、整理收拾,最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以及数据记录,实验后的数据整理和反思反馈,每一步都十分重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去用心完成,就像一部机器,哪一个零部件没有了或者损坏了,那么整个机器就处于瘫痪状态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而合理地分工,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地完成。以4人小组为例,首先确定小组长,让他负责统筹安排组员的任务以及合作探究中实验材料的领取和归还,然后就是确认记录员,在科学课堂中,记录员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要把探究数据写下来,有时还要根据大家的意见整理成实验方案,对于实验结果还要有一个总结等。另外,两位组员就担当实验员,在探究过程中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认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提升合作探究效率,我每次分工时都要举行一个简单而别开生面的任命仪式,让他们庄重宣誓,把自己当成小组中重要的一员,明白自己所要承担的职责,知道失职会造成的后果。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小结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默契配合,定期进行职责轮换,既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其形成做事勇于担当的好品质,又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深度合作,共同探究

1.小组讨论,在交流中学会理解宽容

合作交流能力是目前教学中普遍关注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组讨论交流是合作探究的核心,有效讨论的关键是要学会倾听,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在讨论中互相倾听,取长补短,才能使探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中,讨论“一天中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其中多少是与生物有关的”这一问题,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觀点,组员之间还有因为不一样的想法而闹得不愉快的情况。因此,我在课上教给学生与他人交流时的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大家好”“您的发言很精彩”等。我还教给学生倾听他人发言时的文明用语和动作。如果自己想要发表意见或者想法的时候,需要举手示意,而不是一有异议就开始七嘴八舌,倾听时要有耐心,不去打断别人说话,这既是出于礼貌,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要声音适中不含糊,铿锵有力而不强势,当有人打断、反驳时,不要马上生气、激动,而要能够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我们同样要做到有礼貌,懂礼仪,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经过多次反复强调后,后来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不仅变得更加有礼貌了,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讨论的效果。

2.积极互动,在合作中学会团结友爱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特点引导他们一起设计探究方案、明确探究方法后,开始互动合作时,往往兴趣比较浓的学生会抢在前面,率先抢占实验材料,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实验,也有同学非常“谦让”,默默地把两只小手放在桌子下面,眼睛注视着别人的操作,实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去。实验器材是大家的、公用的,如果只单单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探究就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的道理。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中,就需要4个组员之间相互协作,拧成一股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验中,在一位学生发出口令后,另一位学生就应该立马放手使小车行进,但是组员之间的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有的学生可能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合作意识,那么小车行驶时间可能会有偏差,只有当组员之间形成默契,探究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不然误差会很大,实验的次数也会增加,影响教学进程。这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本次学习中只有每个组员都明确目标、掌握方法、共同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接着,就像排球女将比赛前一样,让每一组学生手拉手齐心协力喊“一、二、三,起”或“时刻准备、加油、加油”的口号,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精气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斗志,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使全班同学都能在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道德素质。

3.整理归纳,在劳动中学会诚信守约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领取材料、探究活动时的分工因为大多是在课上完成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按要求去做。但下课后,面对整理归纳器材的任务,有时会出现一部分学生不整理材料就跑走了的现象。这些学生明知自己有任务,却假装不知道,其实质是一种不讲诚信、没有守约的不良行为。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起来,及时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诚信守约。

比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中的过滤实验结束后,不仅要把实验器材归还老师,在这之前还需要小组成员把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位置晾干。同时每名学生还要对自己的学习区域和本小组的活动范围进行整理收拾、卫生清洁等。为此,我会在下课铃声响之前,要求每位学生向组内成员承诺,明确自己的整理任务,下课后指定专人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记录在册。在下一节课前公布完成情况。每月進行一次勤劳“小蜜蜂”、诚信“小标兵”评比,对于没有任务和主动留下来整理的同学和负责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发放“争先”卡等。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诚信守约的好品质,也能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也为下一节科学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总之,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采用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既要避免只注重教学知识、技能,而不管学生品德教育的做法,也要避免学生一旦有思想问题,就只顾教育学生,而严重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行为,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忠世.做人立德成事留声——与总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青年员工谈个人修炼[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3(6):4-15.

[2]李成伟. 谈自然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J]. 未来英才, 2014(4):1-1.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合作探究小学科学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