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欺凌的隐蔽性及对策探究

2020-09-26王树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隐蔽性行动心理

王树

[摘 要] 校园欺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校园欺凌的隐蔽性一般分心理的隐蔽性和行动的隐蔽性。笔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就校园欺凌隐蔽形式和干预对策进行一下探究。

[关键词] 欺凌;心理;行动;隐蔽性

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在中小学频发,社会影响极坏,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园欺凌,保护学生免遭伤害,成为备受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欺凌行为反复性、隐秘性以及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是校园欺凌的共性特点。校园欺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和教师才发现问题,在处理问题上总是滞后一步。隐秘性是校园欺凌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最难对付的一个难题。为此,掌握校园欺凌的一般规律和探索早期干预的方法成为尤为重要的课题。笔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就校园欺凌隐蔽形式和干预对策进行一下探究。

一、心理的隐蔽性及其对策

这种隐蔽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欺凌发生前,同学之间产生摩擦或冲突后,有些学生不愿意当场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怀恨在心、秋后算账,先在心理上隐蔽下来,心里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一旦机会成熟就爆发,从而实施欺凌行为,造成无可挽回的恶果。二是欺凌发生后,身体的伤害往往是可以被教师和家长发现的,而精神的折磨和心灵的伤害就不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孩子长期备受煎熬却选择沉默,不愿说或不会说,教师和家长便无从得知。这就是说欺凌前欺凌者的心理和欺凌后被欺凌者的心理都具有隐蔽性。

为什么欺凌者不在矛盾发生初解决问题?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同学之间免不了产生一些误会、摩擦或冲突,很多问题会当场妥善解决,而有些学生选择了秋后算账,留下后患,最终的角色变成了欺凌者。主要原因是他当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妥善方法,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不完善的阶段,处于叛逆期的学生面对矛盾更是容易有一些过激行为。而作为被欺凌者为什么也往往会选择沉默?一是不敢说。遭受欺凌后告诉家长怕被父母看不起,告诉老师怕老师保密不好被欺凌者报复。也担心被其他同学说成“打小报告”“小题大做”。面对欺凌与侮辱,如果选择了反抗或告发,反而会带来施暴者更加凶狠的群殴。二是不愿说。遭到欺辱不知道应该跟谁说或怎么说,他们不知道谁是值得信任的人,谁能够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谁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耻于向家长或教师求助,出于被欺凌的羞耻,他们的选择是忍。如果受害者选择一忍再忍,长期被欺凌而选择沉默不去举报,那么再完善的治理机制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欺凌的恶魔依然会肆无忌惮地继续荼毒那些势单力薄的未成年人。

那么,如何打破这一僵局?笔者认为,首先要消除报复恐惧感。学校要做好举报学生信息的保密工作,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值得信任和依靠的精神支柱,让受害者排除后顾之忧,觉得有依靠。对于欺凌者,一经查实,必要时学校要联合公安机关进行家访,敦促家长严加管教并告知严重后果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公开惩戒措施。对校园欺凌要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就要抓典型严处理,建立学校的公信和威慑力,又能取信那些势单力薄的被欺凌者。给弱者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长、学校、社会和法治的力量,感受到公平和正义之所在。从而破除恐惧,敢于揭发。其次,针对心理的隐蔽性,关键在于疏导和沟通。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谈心,加强心理疏导,使孩子们愿意敞开心扉。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反常细节特征,加强交流,发现蛛丝马迹掌握基本情况。通过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不但能使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能在操作过程中捕捉一些信息和心理动态,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欺凌发生之前,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总会有心理和行为的一些微妙变化,家长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苗头,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

二、行动的隐蔽性及其对策

行动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欺凌所发生的时间和场所上。

统计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在时间点上通常是脱离老师和家长视线的时间,如上学前、放学后、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以及周末、节假日;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场所是脱离老师和家长视线的场所,如厕所、宿舍、楼梯拐角、运动场的角落、上下学路上和宾馆等缺乏监管的公共场所。而这类环境几乎没有外力控制,发生在家长、教师的视线之外,学生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行为。

针对时间和地点的隐蔽性,家长和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和周边场所的管控,不留死角。加强校园和周边巡查,尤其是重要时间、重要场所的巡查;在易发生欺凌的重要场所安装监控摄像,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实现对欺凌的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和动态管控。并让学生了解冲突可能发生的地点,尽量避免去一些监控的死角,以有效规避校园欺凌;要求班主任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加强学生考勤,学生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的现象里面往往包含着危险隐患;向学生公开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开通校园欺凌匿名举报信箱等。通过以上措施强力挤压欺凌发生的时间和场所,铲除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有效预防和干扰校园欺凌的发生。

总之,校园欺凌的隐蔽性,给预防和制止造成了很大阻碍。要有效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了解學生心理以及常用的隐蔽手段,掌握其特点和规律,找到突破口,及时干预,使学生远离欺凌,远离青春梦魇。

参考文献:

[1]蔡云.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及对策研究[J].好家长,2018(30).

[2]王山好.由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的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山西教育(管理),2016(11).

[3]周亚文,刘济良.校园欺凌频发背景下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应然取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4).

(责任编辑:刘 洁)

猜你喜欢

隐蔽性行动心理
隐身空空导弹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论电子证据特征 
新媒体自身特性与处理机制研究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契约”的主体类型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