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身空空导弹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2022-03-04陈黎段鹏飞袁成

航空兵器 2022年1期
关键词:隐蔽性空空导弹空战

陈黎 段鹏飞 袁成

摘 要:随着军用飞机自防护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空导弹打击空中目标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迫切需要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突防能力,以确保其在未来高技术空战中的命中率,隐身技术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本文全面分析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发展隐身空空导弹的现实必要性,同时对空空导弹的各种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以及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发展隐身空空导弹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空空导弹;隐身导弹;隐身技术;命中率;隐蔽性;空战

中图分类号:TJ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5048(2022)01-0014-08[SQ0]

0 引  言

空空导弹作为现代军机、尤其是战斗机的主要对空作战武器,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其家族成员不断发展壮大,战技性能也不断完善提高,并在历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军方对空空导弹威胁的日益重视,各种军机自防护技战术措施不断推陈出新,有效地增强了军机对抗空空导弹的能力,导致其作战效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确保空空导弹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在未来高技术空战中高效完成各种作战使命,将有必要采用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原理,进一步提升其战技性能,隐身化就是空空导弹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现代战争条件下发展隐身空空导弹的现实必要性

空空导弹出于精确制导和高速高机动飞行的需要,加上其独特的弹体结构和外形布局,不可避免地会具有雷达、红外、紫外、射频等各种信号特征[1]。 尽管这些信号特征相对飞机目标来说较为微弱,传统机载设备探测跟踪有一定难度,但在现代高性能传感器面前已经越来越“无处遁形”,由此会给载机的作战使用带来很大影响,空空导弹实施隐身化改进也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隐身空空导弹可有效降低敌机告警系统的任务效能,提高实战命中率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导弹威胁,现代军机(尤其是担负一线作战任务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普遍配装有雷达告警接收机(RWR)以及各种基于脉冲多普勒雷达、红外、紫外探测原理的导弹来袭告警系统(MAWS)。 它们可对敌方发射离机的空空导弹进行探测、分析、识别,及时向飞行员发出告警并显示威胁类型、来袭方位、到达时间(TTI)等信息,在多目标威胁的情况下还可根据各目标威胁程度大小快速确定优先级,并提出最优对抗决策建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载机对抗各种导弹威胁的能力[1-3]。

以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配装美国及其盟国多型军机的AN/AAR-54紫外告警系统为例(见图1),该系统通常在载机上布置有4~6个高灵敏度紫外成像传感器,具备360°全向探测、分辨率小于1°、截获时间低于1s、探测距离大于10 km(对近距面空/空空导弹基本可以做到发射即截获)等优异性能,并且通过采用先进分析算法,有效解决了传感器灵敏度提高导致虚警率上升的问题,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所探测到的紫外辐射源分为“具备威胁性的导弹”、“不具备威胁性的导弹” 和“杂波干扰”三类, 因此,即使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也能为载机提供及时有效的威胁告警[1, 4-7]。

正是由于机载告警系统的可靠信息支持,战场上的军机飞行员可以实时掌握来袭导弹的动向,并选择最佳时机对其实施有源/无源干扰和机动规避,今后甚至可能使用自卫拦截弹(如美国MSDM“微型自卫弹药”)或高能激光武器(如美国SHiELD“盾”)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摧毁,由此将会极大地降低空空导弹的命中率[1]。

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先进战斗机上的无源/有源(PESA/AESA)相控阵火控雷达、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等用于探测飞机目标的部分任务设备,也逐步具备了探测跟踪来袭导弹的能力。 与传统的导弹来袭告警系统相比,这类探测设备通常发射功率/天線孔径更大,作用距离更远,由此可以显著增加对来袭导弹实施防御的作战纵深,进一步降低空空导弹的命中率。 例如,俄罗斯苏-35战斗机上的N035“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对RCS仅为0.01 m2(接近部分空空导弹的头向RCS)的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90 km[1, 3]。

基于上述原因,在今后的空中战场上,无任何隐身技术措施、各种信号特征较为明显的传统空空导弹,将很容易被敌机过早发现并采取防范措施,其实战效果将令人堪忧[8]。 如果对空空导弹实施隐身化改进,全面缩减其各种信号特征,可以有效降低敌机各种探测设备的任务效能,尤其是大幅压缩其作用距离,使敌机因为反应时间过短而来不及防范,或者错过实施有源/无源干扰、机动规避、拦截摧毁的最佳时机,进而有效提升空空导弹的实战命中率。

研究表明,空空导弹隐身化改进所带来的技战术优势,在中远距空空导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为这类导弹普遍外形尺寸大、发动机推力强、飞行速度快,并且制导过程中很难避免产生电磁辐射,因而雷达、红外、紫外、射频信号特征均较明显,再加上这类导弹射程远、接敌过程中飞行时间长,面对有源/无源干扰手段日益先进完善、今后还可能具备反导自卫能力的现代军机,其突防难度将越来越大。 如果能对这类导弹实施隐身化改进,全面缩减其各种信号特征,战时尽量推迟被敌机发现的时间,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其被干扰、规避、拦截的可能,进而有效提升导弹在未来空战中的作战效能。

即使对于外形尺寸小、作战距离近的近距空空导弹来说,对其实施隐身化改进,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为面对这类导弹的攻击,现代军机主要以“投放红外干扰弹+机动规避”的方式进行对抗,而这两种对抗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都要求机载告警系统能尽早发现来袭导弹并对其保持持续跟踪。 在此基础上,载机才能精准选择投放红外干扰弹的最佳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干扰效果),同时根据来袭导弹的运动特性进行相应的机动规避。 一旦空空导弹采用了隐身技术,各种信号特征大幅缩减,敌机告警系统的作用距离将会被压缩,同时虚警率上升,以致于无法给干扰/规避行动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进而极大地增加敌机对抗来袭导弹的难度。

1.2 隐身空空导弹可有效减少对载机隐身性能的破坏,改善其战场隐蔽性

空空导弹作为现代军机上的典型外挂物,一旦挂上飞机,将会成为载机上的强雷达散射源。 因为此时导弹除了自身的雷达散射面积(RCS)外,与机体之间还会形成很强的角反射效应,导致全机的RCS剧增,有时甚至是数量级的增加,由此会极大地增加被敌方雷达探测发现的概率,如图2所示[9-10]。 这一问题对目前的四代半战斗机(欧洲“台风”、法国“阵风”、美国F/A-18E/F等)来说,尤为突出,因为这类飞机借助机体局部修形、座舱盖金属镀膜、外敷吸波涂层等手段,已经使自身RCS大幅降低,甚至达到了“准隐身飞机”的水平[9-10],然而一旦大量携带空空导弹等外挂物,将很可能会使其在隐身化改进方面的努力“付之东流”。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目前的第五代战斗机那样,在机上设置弹舱并将武器弹药全部内埋携带。 但这样做带来的弊端也不少:一是设置内埋弹舱后,将会显著增大载机的外形尺寸和结构重量;二是内埋弹舱通常容积有限,导致弹药外形尺寸和携带数量严重受限;三是内埋携带会影响部分机载武器的使用灵活性,尤其是在使用近距空空导弹时,很可能会因为舱门开启/关闭而影响导弹反应速度和飞机机动性,或者因为导弹导引头被遮挡,而难以在发射前锁定目标[1]。 以其中第三点为例,美国F-35战斗机就是因为这一问题的困扰,目前只能放弃AIM-9X近距空空导弹的内埋携带,而将其外挂使用,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对自身的隐身/飞行性能带来一定影响。

除内埋携带外,目前国外已投入应用的另一种应对措施就是在载机机体外加装一个专门设计、可容纳空空导弹等武器的外置弹舱,例如美国F-15SE“沉默鹰”战斗机配装的保形弹舱(CWB)、F/A-18E/F“先進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配装的封闭式武器吊舱(EWP)和F-35战斗机配装的多任务吊舱(MMP)(见图3)[9-10]。 不过,这样的手段除了隐身效果不如内埋携带外,还同样存在导弹外形尺寸/携带数量受限、作战使用灵活性受影响等弊端;此外,还会带来载机自重增加、气动阻力增大等新问题。

鉴于此,国外一直在探索其他解决外挂物破坏载机隐蔽性问题的办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就是对空空导弹等外挂物进行隐身化改进,使其自身具备较好的隐身性能,再与保形外挂(半埋式、贴合式等)或隐身挂架(采用隐身外形并外敷吸波涂层)技术相结合,由此可有效减少对载机战场隐蔽性的破坏。 尽管这种方式在隐身效果方面与内埋携带仍有一定差距,但与传统外挂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避免内埋携带方式的固有弊端。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隐身空空导弹除了外挂携带时的优势非常突出外,当其供自身具备良好隐身性能、并且机载武器完全内埋携带的第五代机战斗机使用时,也同样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因为这类飞机在大量应用隐身技术后,其各种信号特征大幅缩减,部分方向的信号特征(如头向RCS)很可能已经接近、甚至低于自身携带的空空导弹,由此导致后者一旦被发射出舱,将很可能先于载机被敌方发现,进而间接暴露载机的存在[8]。 显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同步提升空空导弹的隐身性能,才能避免其战时“拖累”载机。

2 空空导弹各种信号特征以及其缩减措施分析

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迫切需求以及相关领域技术飞速发展的大力推动,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军用飞机和战术导弹(例如部分反舰/巡航导弹)采用了隐身技术,由此极大地提升了作战效能。 与这些隐身飞机/导弹相比,空空导弹同属大气层内活动的飞行器,在气动外形、内部结构、战场环境、突防需求等很多方面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在今后隐身化发展过程中,将可以大量借鉴、参考甚至移植现役隐身飞机/导弹的技术成果和成熟经验,从雷达、红外、紫外、射频等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隐身性能。

2.1 空空导弹雷达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

空空导弹的雷达信号特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 弹体通常呈圆截面结构,容易对各个方向的入射雷达波形成强反射;② 弹体上存在多种强散射源部件,包括雷达导引头天线、通常以90°正交间距安装的弹翼/舵面(截面呈十字状)、发动机尾喷管,以及部分导弹上的冲压发动机进气口;③ 导弹迎头飞向目标时,相对于敌机上的雷达探测设备来说,其径向速度较大,将会形成较强的雷达多普勒效应[1]。

根据这样的现状,要缩减空空导弹的雷达信号特征,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 局部修改弹体气动外形,尤其尽量避免采用圆截面结构;② 尽量减少甚至取消弹翼/舵面,或者按照隐身要求对弹翼/舵面外形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③ 弹体表面尽量减少缝隙、台阶、孔洞以及鼓包之类的突出物;④ 飞行全程或部分时间段内将雷达导引头天线倾斜放置,以便将入射雷达波反射到无关方向;⑤ 弹身及弹翼、舵面尽量采用吸波材料制造;⑥ 弹体表面涂敷吸波涂层;⑦ 进行合理的弹道规划,飞行途中除非必要,尽量使导弹不直接对准目标,以减小径向速度,减弱雷达多普勒效应[1,11-12]。

2.2 空空导弹红外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

空空导弹的红外辐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 高速飞行中弹体的气动加热;② 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焰以及被尾焰加热的发动机喷管/后部弹体;③ 弹体蒙皮对太阳/天空背景红外辐射的反射[1]。

根据这样的现状,要缩减空空导弹的红外信号特征,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 采用特殊材料对发动机进行隔热, 减少其传给弹体的热量;② 在弹体不同部位涂覆合适的隐身涂层,以降低弹体表面的气动加热及其对背景红外辐射的反射,或者改变红外辐射的波长;③ 对发动机喷管进行局部修形,加速热喷流与冷空气的混合, 降低排气温度;④ 在燃料中加入特殊添加剂,以抑制、改变尾焰的红外辐射频带,避开敏感波段;⑤ 进行合理的弹道规划,当处于动力飞行段时,尽可能增大弹体对发动机喷管/尾焰的遮挡面积;⑥ 接敌过程中如果条件具备,尽量利用云层遮挡弹体,以干扰敌机红外告警系统的探测跟踪[1,11-15]。

2.3 空空导弹紫外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

空空导弹的紫外辐射主要来自发动机工作时所排出的尾焰/羽烟。 因为目前空空导弹普遍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 其推进剂中通常添加有铝粉等金属燃料以提高能量水平,铝粉燃烧后所形成的铝粒子(Al2O3)会在尾焰/羽烟中产生大量位于“日盲区”波段的紫外辐射, 同时还会引起羽烟的散射,由此会增强导弹的紫外信号特征[1]。

根据这样的现状,要缩减空空导弹的紫外信号特征,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 开发新型动力装置,为导弹换装无烟/少烟发动机;② 改变发动机推进剂配方,在不影响推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其中的铝含量;③ 进行合理的弹道规划,当处于动力飞行段时,尽可能增大弹体对发动机尾焰/羽烟的遮挡面积;④ 适当增加导弹发射高度和动力飞行段高度,因为高空大气对“日盲区”波段紫外辐射的吸收减弱,会导致紫外信号的背景噪声增大,敌方机载紫外传感器探测效果将明显下降[1,11-12,14-16]。

2.4 空空导弹射频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

空空导弹的射频信号特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开机后发射的雷达波;② 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飞行中,载机火控雷达为了制导导弹而发射的雷达波;③ 中远距空空导弹飞行途中进行中制导时,载机发送来的目标修正指令信号[1]。

根据这样的现状,要缩减空空导弹的射频信号特征,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 充分发挥自主制导无需人为控制或与外部设备配合、隐蔽性好的优点,尽量延长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程序/惯性制导时间,从而推迟开始指令修正的时间;② 在以指令修正方式对导弹进行中制导时,载机雷达采用频率捷变、低可截获频率编码发射等技术,数据链采用窄波束、低可截獲波形等技术,以降低指令信号被敌方截获的概率;③ 机/弹载雷达综合选用能量自适应控制、窄波束、超低副瓣天线、低截获波形、信号处理、频率捷变、更加灵活的波束扫描策略等技术手段,以降低探测目标过程中暴露自身的概率;④ 导弹采用双模/多模导引头,通过主动雷达制导与红外、被动雷达等其他制导方式相结合,推迟或减少末制导雷达开机时间;⑤ 通过多弹(机)组网和己方体系支持,由他弹/机(或其他友邻平台)雷达照射目标,本弹只接收目标反射的雷达波, 使敌机难以准确判明本弹位置[1,11-12,17]。

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军方就注意到了传统非隐身空空导弹的种种弊端,开始了空空导弹隐身技术的初步探索,并将所取得的技术成果用于新型空空/空面导弹的研制。 近年来,随着非隐身空空导弹性能缺陷在现代空中战场上的进一步暴露,以及世界各国军方对军机战场隐蔽性的日益重视,以德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在此领域的探索研究,并推出了自己的隐身空空导弹技术方案。

3.1 美国AIM-152“先进远距空空导弹”

AIM-152“先进远距空空导弹”(AAAM)是美国海军AIM-54“不死鸟”远距空空导弹的后继型号,拟用于配装F-14D战斗机。 该弹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发,后于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而下马[18-19]。

考虑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场环境下,AAAM这样的大型远程导弹在长时间飞行中,将很难避免被敌方探测、跟踪甚至拦截。 该弹在世界空空导弹发展史上首次应用了雷达隐身技术,包括使用雷达吸波材料制造弹体以及弹体表面外覆吸波涂层[18-19]。 此外,该弹的一个竞标方案(通用动力/西屋公司方案)还将导弹置于独特的贮存/发射管中,后者则以半埋方式外挂于F-14D战斗机的机腹(见图4),由此在显著减小飞行阻力、增加载机携弹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载机满外挂时RCS急剧增大的问题[18]。

3.2 美国“海弗·达什”II隐身中距空空导弹

“海弗·达什”II(Have Dash II)是美国福特航宇公司于1990年开始研制的一种隐身空空导弹,拟取代AIM-120中距空空导弹,用于配装当时研发中的美国空军新一代“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即后来的F-22隐身战斗机)[20-21]。 但由于冷战后国际政治军事环境的变化,该弹于1992年下马,其部分技术成果被转用于AGM-158等多型空面武器。

“海弗·达什”II是美国、也是世界首型全面贯彻隐身理念的空空导弹,为此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气动外形布局。 其弹体截面除了导引头部位为圆形外,其余部位均为上宽下窄、接近梯形的不规则四边形(见图5)[20-21]。 这样的弹体结构,除了可以增大升力、提升导弹的机动性外,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隐身方面:一是可由此获得较为理想的雷达隐身外形,有效缩减全弹的雷达散射面积(RCS);二是当该弹以保形外挂方式供载机携带时,导弹和机体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缝隙和沟槽,以减少、甚至避免由此带来的全机RCS增大。 不仅如此,该弹还取消了传统中距空空导弹上位于弹身中部的弹翼,只保留了尾舵,并且尾舵以不规则间距安装,可将入射雷达波反射到无关方向。 此外,该弹除了导引头整流罩外,其余部位均由具备良好吸波性能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制造,由此进一步提升全弹的雷达隐身性能[20-21]。

除强调雷达隐身外,“海弗·达什”II还引入了射频隐身技术。 该弹采用了“惯性中制导+红外/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制导方式,其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的工作模式设计中,对减少导引头开机期间所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做了相当考虑,以降低被敌机无源探测设备发现的概率[20-21]。

3.3 美国AIM-9X Block II+近距空空导弹

AIM-9X Block II+(AIM-9X-3)是美国AIM-9X“超级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的最新改进型。 该弹是针对F-35战斗机配装传统近距空空导弹时只能外挂携带、导致全机RCS明显增加这一弊端,结合已被取消的AIM-9X BlockⅢ导弹项目的部分性能需求,在现役AIM-9X Block II(AIM-9X-2)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

与AIM-9X Block II相比,AIM-9X Block II+保留了原有的战术数据链引导功能,同样具备“发射后锁定”能力,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通过弹体局部修形、部分结构/部件(例如弹翼)使用吸波材料制造、表面外覆吸波涂层等措施,显著改善了全弹的雷达隐身性能[22-23]。 为了进一步提高隐身效果,F-35战斗机挂载AIM-9X Block II+时所使用的SUU-96型挂架(位于两翼翼尖处的挂点)和LAU-151型滑轨也经过专门的隐身设计,二者外形均为棱角分明的多面体结构,表面尽可能消除缝隙/孔洞并外覆吸波涂层,滑轨还向外倾斜安装(见图6)[22-23]。

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措施,F-35战斗机外挂近距空空导弹时所导致的RCS增加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仅缓解了该机携带使用AIM-9X导弹时面临的困境,而且带来了额外的好处:原计划内埋携带的2枚AIM-9X导弹被转移到外部挂架后,所节省出来的内埋弹舱空间将可用于加挂2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共计6枚),进而提升对空作战能力。

3.4 德国“未来作战空空导弹”

“未来作战空空导弹”(FCAAM)是德国迪尔防务集团在现役IRIS-T近距空空导弹基础上改型研制的一种隐身空空导弹,计划用来配装法国/德国/西班牙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同时也可供其他隐身作战飞机携带使用[24]。

与现役IRIS-T空空导弹相比,FCAAM的气动外形变化很大,用全新设计、截面呈矩形的升力体结构弹体,取代了原来的圆形截面弹体,弹体前部的导引头整流罩也由传统的半球形改为楔形,如图7所示[24]。 与这样的弹体结构相适应,FCAAM弹翼/尾舵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也较IRIS-T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弹身中部的四片狭长弹翼被取消,改为两片沿弹身左右两侧布置、几乎与弹身等长的边条翼,并且翼面与弹身连接处平滑过渡;尾舵则放弃了传统的90°正交间距安装方式,而以不规则间距倾斜安装在弹体上,并且上方两个尾舵的根部正好与边条翼后部外缘融合[24]。 与美国“海弗·达什”II导弹类似,FCAAM通过采用这样的气动布局,一方面可以有效缩减全弹的RCS,另一方面则可利用升力体结构来提高导弹的机动性。 预计该弹弹体表面今后可能还会涂覆吸波涂层,以进一步提高全弹的雷达隐身性能。

迪尔防务集团研发FCAAM的初衷是用来与隐身作战飞机配套,使后者外挂携带空空导弹时不致于对自身隐身性能造成过多破坏。 但从FCAAM所具备的良好雷达隐身性能来看,预计该弹飞行中也能大幅压缩敌方机载有源(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弹来袭告警系统或其他雷达探测设备的作用距离,进而显著提升自身作战效能。

4 隱身空空导弹未来发展思路

根据以上对空空导弹各种信号特征及其缩减措施的分析,结合国外多年来在隐身空空导弹研发领域的经验教训,可以初步提出未来空空导弹隐身化发展的技术途径。 考虑到中远距、近距这两类空空导弹在外形尺寸/重量、制导方式、飞行性能、作战对象等方面差异较大,二者在进行隐身化设计时,将需要根据各自性能特点“对症下药”,对各种隐身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权衡,合理取舍。

4.1 中远距/近距空空导弹各种信号特征对比分析

中远距/近距空空导弹的雷达、红外、紫外、射频信号特征对比见表1。

4.2 中远距/近距空空导弹隐身化技术发展方向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敌机上的告警系统来说,中远距空空导弹除紫外之外的各种信号特征均较为明显,并且这类导弹普遍射程远、飞行时间长,会进一步增加接敌过程中被探测发现的概率,因而对隐身技术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需要全面采用雷达、红外、射频隐身措施。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今后随着中远距空空导弹射程的进一步增大,作用距离远、全天候性能好的雷达传感器(包括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将会成为对这类导弹实施探测告警的主要机载任务设备,再加上照顾部分载机外挂使用的需要,大幅提升中远距空空导弹雷达隐身性能的重要性将日显突出。 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这类导弹选择合适的气动外形,因为飞行器雷达隐身性能的80%左右是由外形决定的。 另一方面,由于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弹体重量/空间相对较大,同时这类导弹对机动性、最大过载等方面的要求也没有近距空空导弹那样高,因此在采用各种隐身技术措施时面临的限制相对较少,这无疑对其今后隐身化发展较为有利。

同样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近距空空导弹来说,近期内基本无需考虑射频隐身,但红外、紫外隐身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 此外,随着军机雷达探测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加上照顾部分载机外挂使用的需要,今后近距空空导弹在雷达隐身性能方面也需要有较大的提升。 从隐身技术应用难易的角度来看,近距空空导弹的弹体重量/空间普遍较小,这对其采用隐身措施较为不利,同时这类导弹对机动性、最大过载要求较高,在应用一些会改变弹体外形/结构的隐身技术时会面临一定限制。 尽管这样,由于目前条件下,空空导弹红外/紫外隐身主要是通过隔热材料、红外涂层、燃料配方/添加剂等技术途径来实现的,而这些措施对弹体结构/外形及重量/空间方面的影响通常并不大,因此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即使是对导弹外形/结构影响较大的雷达隐身措施,尽管其在近距空空导弹上的应用难度相对较大,但美国AIM-9X Block II+、德国FCAAM等导弹的探索研究经验表明,目前技术条件下发展具备较好雷达隐身性能的近距空空导弹,也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现役/在研的中远距空空导弹(例如欧洲“流星”)采用了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其动力飞行段显著延长,有时甚至接近全程动力,因此很可能在接近目标时仍保持有较强的紫外辐射,此时将需要采取适当的紫外隐身措施;而部分现役/在研的先进近距空空导弹(如美国AIM-9X Block II)为了实现发射后锁定、目标再次截获、组网协同作战等能力,将会越来越多地加装数据链,届时很可能需要考虑射频隐身方面的需求。

5 结 束 语

在适应未来战场环境的隐身空空导弹研究方面,本文所做的工作是初步的,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为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总的来看,今后要发展出实用的隐身空空导弹,将需要从作战需求、技术水平、经济可承受性等因素出发,综合权衡,协调好低可探测性与高气动性能之间、高性能指标与低成本费用之间、不同信号特征缩减措施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冲突、甚至彼此掣肘的关系,才能在不过多影响制导/飞行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空空导弹的战场隐身。

参考文献:

[1] 陳黎. 军用飞机主动防护技术[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0.

Chen Li. Active Protection Technology for Military Aircraft[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20.(in Chinese)

[2] Aircraft Self Protection[J]. Armada International, 2007(6): 8-14.

[3] Butowski P. World-Class ‘Flanker’[J]. Combat Aircraft, 2018(2): 70-77.

[4] Kopp C. Wedgetail AEW&C Apertures[EB/OL].(2011-03-26)[2021-10-11]. http:∥www.ausairpower. net/APA-Wedgetail-Antennas.html.

[5] Rhea J. Northrop Grumman Eyes IR Countermeasures Laser Systems Upgrade [EB/OL].(1997-12-01)[2021-10-11]. https:∥www.militaryaerospace.com/computers/article/16709998/northrop-grumman-eyes-ir-countermeasures-laser-systems-upgrade.

[6] AN/AAR-54 Passive Missile Approach Warning System[EB/OL].(2021-07-30)[2021-10-11]. https:∥ 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systems/aircraft/systems/an-aar-54.htm.

[7] AN/AAR-54(V) Missile Warning System[EB/OL].(2011-11-25)[2021-10-11]. http:∥www.es.northrop-grumman.com/solutions/aar54mws/assets/AAR54.pdf.

[8] 陈黎. 剑锋对决:五代机之间的空战刍议[J].国际航空, 2020(7): 17-21.

Chen Li. Talking About the Air War between the 5th Generations Fighter [J]. International Aviation, 2020(7): 17-21. (in Chinese)

[9] 陈黎. 从F-15SE看三代半战斗机市场需求[J]. 国际航空, 2010(12): 33-36.

Chen Li. Observing 3+Generation Fighter Market Demand from F-15SE[J]. International Aviation, 2010(12): 33-36.(in Chinese)

[10] 陈黎. 波音战斗机改进的启示[J]. 国际航空, 2011(10): 38-40.

Chen Li. Enlightenment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Boeing Fighter [J]. International Aviation, 2011(10): 38-40. (in Chinese)

[11] 桑建华. 飞行器隐身技术[M].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3.

Sang Jianhua. Low-Observable Technologies of Aircraft[M]. Beijing: Aviation Industry Press, 2013.(in Chinese)

[12] 许学春. 隐身导弹与隐身技术的应用[J]. 飞航导弹, 2013(5): 87-90.

Xu Xuechun. Stealth Missile and Application of Stealth Technology[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13(5):  87-90.(in Chinese)

[13] 陈颖. 机载先进红外对抗技术发展思考[J]. 航天电子对抗, 2020, 36(1): 19-23.

Chen Ying. Development of Airborne Advanced Infrared Countermeasures Technology[J].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 2020, 36(1): 19-23.(in Chinese)

[14] 张元生. 机载光电告警系统技术发展分析[J]. 电光与控制, 2015, 22(6): 52-55.

Zhang Yuansheng. Development of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Warning System[J].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2015, 22(6): 52-55.(in Chinese)

[15] 刘波. 光电隐身技术发展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02, 25(6): 44-47.

Liu Bo.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electric Stealth Technology [J]. Shipboard Electronic Warfare, 2002, 25(6): 44-47.(in Chinese)

[16] 鄭海晶, 白廷柱. 紫外告警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J]. 红外技术, 2017, 39(9): 773-779.

Zheng Haijing, Bai Tingzhu.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State of Ultraviolet Warning Technology[J]. Infrared Technology, 2017, 39(9): 773-779.(in Chinese)

[17] 王琳. 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及发展思路[J]. 电讯技术, 2013, 53(8): 973-976.

Wang Lin. RF Stealth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houghts on Aviation Platform[J].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2013, 53(8): 973-976.(in Chinese)

[18] AIM-152 Advanced Air-to-Air Missile (AAAM) Outer Air Battle Missile[EB/OL].[2021-10-11]. https:∥www. 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systems/munitions/aaam.htm.

[19] AIM-152 AAAM [EB/OL]. (2003-01-09)[2021-10-11]. http:∥ www.designation-systems.net/dusrm/m-152.html.

[20] Loral (Ford Aeronutronics) HAVE DASH II [EB/OL].(2005-01-16)[2021-10-13]. http:∥www.designation-systems.net/dusrm/app4/have-dash.html.

[21] Subtle Air-to-Air Missile Have Dash (USA) [EB/OL].(2020-10-29)[2021-10-13]. https:∥en.topwar.ru/ 176549-malozametnaja-raketa-vozduh-vozduh-have-dash-ssha.html.

[22] Rogoway T,Trevithick J.The AIM-9X Sidewinder May Finally Evolve into A Completely New and Longer-Range Missile [EB/OL].(2019-09-03)[2021-10-13]. https:∥www.thedrive.com/the-war-zone/ 29158/the-aim-9x-sidewinder-may-finally-evolve-into-a-completely-new-and-longer-range-missile.

[23] Hamstra J W. The F-35 Lightning II: From Concept to Cockpit[M]. Reston, VA: AIAA, Inc., 2019.

[24] Diehl Proposes Modernized IRIS-T For FCAS[EB/OL].(2021-09-17)[2021-10-11]. https:∥aviationweek. com/ shows-events/afa-air-space-cyber-conference/diehl-proposes-modernized-iris-t-fcas.

[HJ*3][HJ][JZ(]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Stealth Air-to-Air Missiles

Chen Li*,Duan Pengfei,Yuan Cheng

(Chinese Aeronautical Establishment,Beijing 100029, China)

[HT]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ircraft self-protection technology, the difficulty of air-to-air missile attacking air targets is increasing.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penetration capability by using all kinds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ensure the hitting accuracy in future high-tech air combat. Air-to-air missile stealthy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m.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tealth air-to-air missil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war, and discusses the sig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measures of air-to-air missile in detail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related fields abroad. At last, the preliminary idea of developing stealth air-to-air missile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air-to-air missile; stealthy missile; stealthy technology; hitting accuracy; concealment;air battle

收稿日期:2021-11-20

作者简介:陈黎(1972-),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隐蔽性空空导弹空战
1937年笕桥空战战果之谜
未来空战怎么打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农村水污染特征及治理分析
论电子证据特征 
新媒体自身特性与处理机制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契约”的主体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