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自主建构,优化数学学习

2020-09-26徐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主建构学为中心数学学习

徐霞

摘  要: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十分重要。基于此背景,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优化数学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对通过情境创设、适时引导、引导猜想、问题引领的策略彰显自主建构的“趣度”、推进自主建构的“深度”、堆积自主建构的“厚度”、拓展自主建构的“广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自主建构;数学学习;学为中心

伴随新课改逐渐深入,现在衡量“有效教学”的关键渐渐地从教师有效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扮演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让学生做到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是引领学生发现数学本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一、情境创设:彰显自主建构的“趣度”

黄爱华曾指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过创设合理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欲望……”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在主动学习中问题解决需求是最大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得以唤醒,使他们的主动探究欲望得到激发,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三角形”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1)师:在图片中有三处地方——图书馆、公园、学校。如果将三点用线段连起来,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

(2)师:如果想要从图书馆去公园,可以选择的路有几条?哪一条路更近呢?原因是什么?

(3)师:从图书馆去学校,可以选择的路有几条?哪一条路更近呢?从公园去学校呢?哪一条路更近?

(4)让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猜测: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5)师: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具有该规律吗?同学们请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从一个地点去另外一个地点,学生通常会挑选近路进而节约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激发,进而使他们在思考、交流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相关知识,为他们的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二、适时引导:推进自主建构的“深度”

有句话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时,要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基于此来调整课堂教学,并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只有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的“深度”。

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一个魔盒,利用举例的方式,来让学生发现由魔盒出来的数是进入魔盒的数的3倍。然后,教师从粉笔盒中拿出一些粉笔,向学生提问:“我将这些粉笔放到魔盒中,大家可以猜出放进去的粉笔有多少支吗?”

生:不可以。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1:不能准确地知道老师手中抓了几支粉笔。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想办法,将我手中粉笔的支数表示出来?

生2:我觉得可以用“?”来对粉笔的支数进行表示。

师:这样的话,出来的粉笔支数会是多少呢?

生3:“3×?”支。

生4:我想用“★”表示粉笔的支数,这样出来的粉笔支数就是“3×★”。

生5:我用“□”表示粉笔的支数,出来“3×□”支。

生6:我认为可以用“a”表示粉笔的支数,出来则是“3×a”支。

……

师:同学们真聪明!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表达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7:均通过符号来表示粉笔的支数。

师:很好!但是,数学中往往会利用字母来表示数,这样更加方便易懂。

……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可不可以想办法,来表示粉笔的支数”等,这些问题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了激发。通过“这些表示方式共同点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进而想到了用字母来表示数。通过逐步引导,不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还让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究,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导猜想:堆积自主建构的“厚度”

要想进行探究就首先要有猜想,如果学生没有猜想是不可能进行有效探究的。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通过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由此让探究活动更加有效。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是这样来引导学生猜想的。

师:我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个整万数。(教师将纸从信封里面抽出来一部分)这个数字有两个相邻的6,6后面的数均为0,同学们认为里面0的个数是多少呢?

生1:我猜是6个。

师:可能吗?

生2:我猜个数在3到6之间。

师:假如0的个数是3个,那么这两个6的数位分别是什么?

生2:分别是万位与千位。

师:这个数是不是整万数呢?

生2:不是整万数。

师:在整万数中,哪些数位肯定是0呢?

生2:个、十、百、千数位必须是0。

师:如果有4个0,那么这两个6的数位分别是什么?

生2:万位与十万位。

师:存不存在万位与十万位呢?此处是没有,可不可以有呢?

(黑板上面并未贴万级各数位。)

师:同学们谁可以按顺序摆好这些数位呢?

(学生按照顺序摆好之后,教师将数从信封里面抽出来,数字是660000。)

师:根据我们国家的计数习惯,从数字的右面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意思是包含多少个一,万级的单位是万,万级的意思是多少万。这个数字代表多少万呢?(完成个级和万级数位顺序表)

师:如果这个数字后面0的个数是5个(在黑板上写:6600000),大家来对其分级,万级的数是多少?意思是什么?怎么读这个数呢?

上述教学案例里面,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猜想,实现了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问题引领:拓展自主建构的“广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引领的策略开展教学,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建构过程有“广度”。

1. 知识链接处:以问促联

数学知识往往非常严密、系统,不同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围绕数学知识网来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知识整理成片,进而建立系统的知识网。

以“整百数乘一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把之前所学的表内乘法與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联系到一块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组:

3×4=    5×8=    9×6=

300×4=  5×800=  900×6=

师:大家看一下上述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行算式属于一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第二行属于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

师:很正确,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二行的内容。这部分知识与之前所学的什么知识有联系呢?

生2:整十数乘一位数。

师:对。大家猜一下,以后还会学习哪些乘法呢?

生3:整千数乘一位数、整万数乘一位数。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乘法知识体系,将新的知识和之前所学知识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上的感受。

2. 思考错误处:追问诱思

学生的思维往往缺乏严谨性,学习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教师都会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实际上这是教师不敢正视学生的错误。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就应利用合理的追问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让学生慢慢地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错误。

以“两步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设计了一道题:“一个班级里面,男女生分别有16人和20人,如果一辆小车能够承载4人,那么共需要多少辆小车?”

生1:16+20÷4=36÷4=9(辆)。

师:同学们认为这样计算正不正确呢?

生2:我认为正确,原因是结果是9,结果是正确的。

生3:我认为不正确。在16+20÷4这一式子中需要先运算除法,然后运算加法,得到的结果是21。

师:生1来说一下,这个算式里面,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1:先将男女生的相加得到36,然后将其除以4得到结果9,共需要9辆车。

师(继续追问):生3说这个算式里面需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一算式先算加法,然后算除法呢?

教师通过合理的追问,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有的学生在“16+20”的下面画了一条线;有的将“16+20”圈了起来;还有的给“16+20”添加了括号。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教师通过追问让错误成为引领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去自主建构数学学习。教师作为引领者激发学生学习,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猜你喜欢

自主建构学为中心数学学习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践行小学数学情境图教学之思考
“四型五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