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20-09-24王业民田小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8期
关键词:阿替普达拉注射用

王业民,田小军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新乡 453100)

急性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主要由于突发性脑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相应供血区域梗死的病变[1]。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增加致残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多采用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促进血供恢复,而注射用阿替普酶作为血栓溶解常用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单一用药的效果并不理想[2]。相关研究显示[3-4],注射用阿替普酶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33±6.2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5 h,平均(2.55±1.34) h;梗死部位:脑叶14例,基底节23例,丘脑8例,其他3例;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3例,心房颤动8例,吸烟20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9.21±6.1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5 h,平均(2.71±1.29) h;梗死部位:脑叶15例,基底节22例,丘脑8例,其他3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11例,心房颤动10例,吸烟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② 经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者。③ 发病时间在4.5 h之内,无溶栓禁忌证者。④ 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 精神类疾病者。③ 3个月内有出血病史者。④ 凝血功能障碍者。⑤ 重度昏迷者。⑥ 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血生化全套等有关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证号S20110052,规格:50 mg/支)0.9 mg/kg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推注10%,1 h内静脉泵注90%,并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情况给予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吉林博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2,规格:20 ml∶30 mg)治疗,30 mg依达拉奉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进行30 min静脉滴注,在发病24 h内用药,bid。两组均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1.3.1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6-7]

Barthel指数分值为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障碍;20~45分为严重功能障碍;50~7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75~9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100分为患者能自理。评分越高,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NIHSS评分分值为0~42分:0~1分为正常或近乎正常;1~4分为轻度卒中或小卒中;5~15分为中度卒中;16~20分为中-重度卒中;21~42分为重度卒中。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受损越严重。

1.3.2炎症因子水平

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3临床疗效

NIHSS评分减少≥90%,无头痛、眩晕等症状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50%~89%,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为显效;NIHSS评分减少18%~49%,相关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NIHSS评分减少≤17%,相关临床症状无任何缓解或加重为无效[8]。总有效率=(48-无效例数)/48×100.00%[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

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后,研究组 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分析 分

2.2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14天后,研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分析

2.3 临床疗效

治疗14天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眩晕,偏瘫,肢体麻木,计算、定向、言语、记忆等能力下降,一经发现,需立即予以救治[9]。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早期阶段,及时恢复脑细胞功能和脑部供血,确保治疗有效性,对控制病死率以及改善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对符合溶栓时间窗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注射用阿替普酶是一种第三代溶栓药,含有526个氨基酸,具有局部溶栓作用,能通过结合纤维蛋白,使得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后转变成为纤溶酶,进而促进血栓崩解和脑部血流快速恢复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口狭窄,限制了抢救效果,而且在溶栓后,可能会出现出血与再灌注损伤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10-11]。

急性脑梗死病灶分为周围脑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由于半暗带为可逆,尚可挽救,因此目前临床治疗方案是抢救可逆性半暗带。而抢救半暗带关键是在发病4.5 h内进行超早期溶栓,但我国目前治疗成功率较低,因此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显得十分必要。相关研究显示[12-13],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期间再灌注,可引起一系列过氧化反应,且神经功能损伤与自由基过度形成有关。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减轻神经细胞氧化损伤,预防脑梗死进展。此外,依达拉奉还是一种脑保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脑细胞,进而促进病情恢复。同时,依达拉奉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病灶附近水肿,缩小脑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P<0.05)。可见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降低患者hs-CRP、IL-6、TNF-α炎症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阻止病情发展,可抢救半暗带神经组织,缓解神经损伤,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受损神经恢复。

综上,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替普达拉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