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思想桥梁,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

2020-09-23潘远优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留守儿童

潘远优

【摘要】师生交流是否和谐有效决定教育工作的成败。教与学是有共同目标的,是非对立的,是相长的。严师需要严在细节,在细节上体现有效性。强调情绪管理,让忠言不逆耳。洞悉问题的原因,让教育触及根本。做有魅力的老师,做学生的师傅。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绪管理;忠言不逆耳;教师魅力

在山区学校,大量的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很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的是体现在思想的沟通问题。在教育与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效,所开展的工作和沟通的言语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将很大程度地决定着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成长质量与学习质量。

教育工作者如果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将是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功。教育的成功一定来自和谐有效的师生思想连接模式的成功。一个科目、一个班级、一间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模式如果是和谐的、有效的,这个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它的影响力会超越科目,会超越教室,会超越学校围墙。这样的教育环境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是学生的一大幸事。笔者在教育工作中对和谐有效的师生交流模式作以下探究:

一、平行的和谐,共同的目标,非对立的互相成就

非对立式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无论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都是学生成长最有力的助手。对犯错学生尤其如此,在所有的教育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和学生理清位置关系。学生与老师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但其实更重要的实质是成长和辅助成长的关系。在学生的思维里更容易看作是前者,甚至在批评教育过程中不得法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发展成对抗与仇视。

二、严在细节,重在沟通,细节上的劳作才是有效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改变最好是重细微开始,成就要持之以恒。教育工作是艰难的,但天下难事必做于细。“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是细节,是在学生每每出现细小的行为偏差时,教师予以细微的指正,严师不是代表针对学生的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在细小的环节上细心沟通,才可以亦师亦友,才可以沟通与交流,可以交流才可以教和学。在绝缘的关系层面上,教师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没有办法让学生所接受,无论多精彩的课堂也是一片空白。捕捉事情的细节,在微刁、的变化中把脉学生思想的波动。

三、注意情绪管理,提高表达水平,设法让忠言不再逆耳

在师生的交流中,如果教师被愤怒等的情绪左右,所要表达的内容无论是多正确、多有用,都会被激动的情绪所有覆盖。所以很多时候说什么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说,以什么语调说,在什么场合说,说的时候情绪对不对,这些是最重要的。“忠言逆耳”,但更有艺术、更有水平的老师应该让忠言不再逆耳,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调整好沟通前的情绪,不被自身的情绪所支配的师生交流才会有效果。

所谓的“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师者本身性格修养不够,心胸度量不够的借口。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纠正式的教育活动所占比例很大,作用很强。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所需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存在的巨大价值。学生还是“铁”是客观事实,把其往“钢”炼造是教师的任务,还需“恨”呢?但往往此刻由于学生出现了问题和错误,教师很容易会生气,甚至大发雷霆,这时教师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带着情绪的言语更容易会被学生认为是老师的一种情绪发泄,那样无论多正确、多有用的言语都会被学生所排斥,甚至走上对立面。

四、观察问题特点,分析深层原因,让教育触及根本

子曰:“人之过,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学生反映的问题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学生原生家庭所存在的问题会在学生的行为和性格中体现。在七、八年阶段为叛逆高峰期,这个时段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学生在不断尝试着从一个家庭的孩子走向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有很多家庭的风格,也会对之前的行为体系进行尝试性、探索性的违背和触碰。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角度去发现学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去从出发点寻找帮助学生疗愈心理的创伤方法。正所谓“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找到其中的起源,从出发点去疗愈。

五、提升教师综合水平,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是学生心里的一盏明灯,可以偶像般地呈现在学生心里。这样的老师,所有话语在学生的心里都如沐春风,老师正确的道理、理念、要求都会摧枯拉朽般纠正学生的坏习惯、坏行为。展现教师的十八般才艺,展现教师的魅力是教师引领能力的重要部分。成功的老师都是有魅力的,有内涵,有本领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是:师傅。我们经常说如果那个老师的话学生都不听,很大原因是这个老师的魅力还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会在师生沟通中体现,教师的综合水平更重要的会体现在教育工作中。

六、和谐交流模式,有效的教育过程,老师是温暖的

听说毕业后,在学生的回忆中有三种老师,第一种是回想起来有怨恨的老师,第二种是回想起來平淡无奇、若隐若现的老师,第三种是回想起来心中都会有一股暖流的老师。第三种笔者认为应该就是成功的老师,这种老师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典范,他们是偶像般地存在于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是学生的师傅,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脊梁。

此三者区别何在?在笔者的观察和体会中,这区别在于教师与学生究竟是在怎样的一种师生交流模式下工作,在怎样的一种相互模式下进行管理和被管理。教师本着对学生的关爱,以一种包容和蔼的姿势和心态对待学生,坦然而从容地看见学生成长的所需,淡定而耐合地帮助学生纠正每一个生活与学习的错误,带领学生跨越一个又一个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这就是理想的、和谐有效的师生思想交流模式。

“德不孤,必有邻。”以教师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以教师的包容去感化学生,以教师的细心去辅佐学生。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的成长,共同的成长是和谐的,是有效的,希望这一种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如沐春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留守儿童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