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践行“四力”,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2020-09-23谢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四力一带一路

谢菲

【摘要】正值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之际,广东卫视2018年推出了大型文化探访类栏目《丝路汇客厅》。在过去3年时间里,栏目在宣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讲述“一带一路”中国故事中,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增强“四力”的要求,不仅淬炼了队伍,而且成就了一批好作品。文章以“四力”为切入点,探析如何在电视节目策划中深度践行 “四力”。

【关键词】四力;一带一路;中国故事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

《丝路汇客厅》创办三年来,可谓:一年追逐一个目标,一步留下一个脚印,一季登上一个台阶。如栏目的收视率多次在全国卫视同时段专题类节目中排名第一;2019年成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表扬的优秀节目,并获得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二等奖、广东广播电视台年度优秀栏目、项目等荣誉称号,同时代表广东省文化类节目参评全国“星光奖”。《丝路汇客厅》这个年轻的团队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时间从成型——成长——成熟到逐步成名,因素很多,除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以更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十分注重自身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这方面,在《丝路汇客厅》创力初期,是有过教训的。

譬如,面对网络媒体一度出现的“标题党”、碎片化、抢眼球、争流量、导向不当等乱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晴况下,为了赶节目,我们年轻的编导也有过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犯过沉不下心作调研,满足于闭门想选题、线上搞策划、网上找资料走捷径的毛病,有过苦思冥想出来的节目策划方案,既脱离实际使文案打了水漂,又折腾无果浪费时间的教训。这种思想不过硬、作风不扎实的状况,到了第二季节目,即通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有关重视宣传思想战线作风建设的指示后,有了可观的改变。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要解决当下新闻媒体存在的形式主义,关键是要改进文风和改变作风。而要纠正和改变以往的作风,必须从增强“四力”人手。

庄过去3年时间里,无论栏目的策划、踩点,还是人物的采访,脚本的撰文和场景的拍摄及后期制作包装,栏目的监制、制片人,都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功夫作为主持、编导、摄像及剪辑等质量的考量指标。“四力”的增强,确保了节目质量的提升。据统计,在已播出的两季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共采访了200多位不同人群,拍摄了12000多分钟素材,最终浓缩成两季共14集专题片,40多个故事。可以说,《丝路汇客厅》能见证和诠释“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是一件很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然而,传播好“一带一路”建设声音,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将一个恢宏的大主题通过镜头语言转化为具象的小故事,让受众直观地了解和感知‘七带很各,,的内涵,决非一件易事。那么,如何拉近从宏观到具象的距离?据笔者的探索,这需要电视媒体人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大概念中找落地案例、找人物故事,在人物故事中找具体细节。只有充分调动和灵活运用脚、眼、脑、笔,才能将宏观概念转化成受眾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从认知到认同的心理转变。也就是说,“四力”是成就一部佳作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秘岌。

一、用脚力抵达第一现场

电视是视觉艺术的表达,好的画面内容是靠一双脚底板走出来的。过去的三年多,栏目组穿越了“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及中国的北京、山西、福建、广东、湖北5个省份和广州、深圳、武汉、江门等10多个城市,抵达故事发生的第一现场,拍摄真实生动的画面,这是电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丝路汇客厅》之《中国医者》,策划之初,栏目组关注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这个特殊的群体。从国家外事部门了解到,自1963年周恩来总理批示向阿尔及利亚派遣了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开始,中国至今已经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71个国家派遣过援外医疗队。我们之所以最终将目光聚焦在湖北援莱医疗队,是因为莱索步份之个被南卜包围,世界上最大的国中之国是“艾滋病感染率最高国”“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风上面貌原始、生活条件艰苦”“安全指数极低”。他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鲜为人知,把镜头对准他们,宣介他们能引发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切他们。

到达莱索托之前,虽然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在心里铺设了很多预设,但多少还有些紧张。从落地出机场开始,我们这趟行程便壮大起来,当地的警民中心派警察全程荷枪实弹保护摄制组的拍摄,这是我们从未有过的“特殊待遇”。但为了详尽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摄制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取景的地方很危险,治安非常差,团队中没有一个人有丝毫退缩,毅然在从未有人停留的路段拍摄莱索托的风匕面貌,记录当地人文风情。

正因为摄影师和编导开动了脚力,栏目组获取了大量鲜活的素材,这集30分钟的专题片刷新了国内观众和全世界对莱索托的全新认识,以及加深了人们对中国援莱医疗队驻扎于此22年奉献精神的重新审视和传扬。

二、用眼力捕捉真实细节

怎样才能将中国医者在莱索托22年援助故事有血有肉地展示给世人?从上飞机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停思考。去到当地后,来不及倒时差,我们就赶往驻地医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让题材骨血丰满的细节。在驻地吃早饭时,我们无意中听说有一位姓刘的医生母亲已经病重,他头天晚上知道这个消息,整宿未眠。考虑了.夜,刘医生还是选择留下来。我们当即判断刘医生的故事值得挖掘。为了让他在镜头前放松地表达,我们私底下约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医生,请她打开话题,这才有了那段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的画面。

在节目拍摄过程中,随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才能捕捉到故事人物的闪光点和动情点,做出接地气观众爱看的节目。

三、用脑力构建格局与深度

在“一带一路”这个宏观题材的宣传报道中,“格局”意识尤为重要。这方面,《丝路汇客厅》栏目积极主动与民间智库“带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牵手合作,通过智库在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积累的大数据,以及媒体在传媒领域的深耕细作和独有的传播优势,助力传承丝路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文明互鉴,为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做了有益的探索,开辟了新的路经。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智库,它由深圳大学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聚焦“中国道路走出去”,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丝路汇客厅》之《远方的校友》反映的就是这个主题。其中有一组镜头特别引入注目并十分暖心:栏目组来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起点——哈萨克斯坦,将深圳大学校长的贺信送到了深大校友——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手中。这一封小小的书信瞬间定格,传递的却是一中一外两所学校跨越几千公里的教育互鉴和人才交流这样一个大格局主题,立意深远,耐人寻味。

2020年,《丝路汇客厅》即将推出第三季,当“一带一路”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在节目密林中突围?我们关注到了一场向印尼捐赠防疫物资的大型慈善活动。

这次疫情中,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广东卫视《丝路汇客厅》栏目组始终不忘使命,以自己的声音和方式投人“战疫”,做到 “精神不缺位,行动不迟缓”。如在向印尼援赠防疫物质的行动中迅速调配摄制组,全程跟踪记录,用影像传递中国人对生命的爱与尊重,献礼中印建交70周年。

四、用笔力书写故事温度

笔力是检验“四力”效果的落脚点,是电视媒体人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关系到节目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元素。

杜绝“假大空”,追求“真小实”,是《丝路汇客厅》栏目组对笔头工夫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如,《丝路汇客厅》之《点亮最后一公里》,讲述的是一个东北农村姑娘在深圳创业成功后,转而专注于为世界贫困人口生产负担得起的太阳能燈。16年来,她为改善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引发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和著名企业家王石等人的关注。在撰写脚本的过程中,我们刻意避免“贡献”、“伟大”诸如此类的用词,取而代之用一组数据来讲故事:16年时间里,她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到65个国家,产品覆盖492万个家庭,改善3480万极端贫困人口的生活,减少38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大量使用具体化的数字,我们也注重对时间、环境、神态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写作中不仅“身人”,也要“心人”。如,《丝路汇客厅》之《陈皮里的家国情》,为了能精准把握华侨后代对祖国故土融于血液里的思念和眷恋,我们拜访了华侨后人,去往博物馆搜集文献资料,从后人的回忆和旧照片中,寻找情感的共鸣,下笔时才能倾注真实情感,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品。

创办《丝路汇客厅》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一带一路”这个不断发展的宏大主题中,唯有迈开脚步,去发现故事;练就过人眼力,捕捉故事细节;开动脑筋,提炼丝路精神内核,才能最终用磨练好的笔头,将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酣畅淋漓地勾勒出来。然而,深度践行“四力”,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践中笃定前行,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本文的结论是:践行“四力”这个命题,对电视媒体人而言,与其说,是理论问题,不如说,更多的是认知和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忠华.融媒时代电视记者提升“四力”的实践与思考——以《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全媒体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20(06):3-6.

[2]张庆.践行“四力”,讲好丝路故事“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季播节目的成长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9(07):15-18.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四力一带一路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