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问难,与学生共同成长

2020-09-23吴玉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双龙洞溪流笔者

吴玉珍

2009年10月31日,科学泰斗钱学森大师在北京逝世。临走之前,他留下了振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和国人纷纷发问,今日之中国,经济已龙腾虎跃,为什么因教育滞后总“冒”不出超拔之才?

做为一名基础教育者,笔者深知: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而教师所做的、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三尺讲台上,在语文教学这块试验田里播撒自由、独立、质疑、批判……这些种子或许因为力量微薄而无法穿越土壤见到灿烂的阳光,或许因为土地的贫瘠而无法健壮的成长。可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是耕者快乐、豁达的秘诀。

一、还给学生自由

回顾2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从蹒姗学步,机械模仿“读写结合法”“大量阅读、双轨运行”到追寻语文教学大师的脚步,千方百计地锤炼课堂语言,提升课堂教学艺术。这期间笔者曾走过不少弯路。直到如今,方才醒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质疑问难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他们会回报一个有语文味的课堂。

笔者的课堂,基本由自读、互读、质疑问难、有感而发几部分组成。自读、读通、读顺、读正确。互读,相当于对自读的一次检查。质疑问难、有感而发则是挖掘学生问题意识,发扬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及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坐姿往往不统一,有俯身埋头读书的,有撅着屁股聆听的、有反驳的、有辩论的。远远望去,好似群龙无首,吵嚷嚷乱哄哄。而笔者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穿插于小组间,听听这个学生的读书声是否响亮,那个小组的辩题是否有结论,顺便揪住一两个走神的“捣蛋鬼”瞪眼暗示他回归课堂。看似无序,实则给了学生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足够的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的宗旨。

二、鼓励学生质疑

古今中外,主张大胆质疑、积极提问的名人名家举不胜举。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宋代陆九渊说:“为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还曾记得中师实习时,被分到一年级实习的室友担忧:“人口手,这三个字多简单呀,我怎样教才能过40分钟呀!”确实,在成年人的眼中,小学的课文实在是简之又简,似乎没有什么嚼头。然而当教师把质疑这个权利放手还给学生时,才发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别有一番天地。起初,学生的思维缺乏广阔性,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例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缺乏思维的深刻性,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为什么起这个课题,主要内容是什么呀。笔者呢?允许他们肤浅、允许他们单一。一旦遇到一个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就大肆表扬,大张旗鼓地发动集体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难题。逐渐,榜样树起来了,学生被带动起来啦,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善于问,问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到高层。而笔者,笑看满园春色喜上眉梢,依乎学情,顺乎生意,予以顺水推舟的讲解和点拔,让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记叙了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其中第三自然段这样写道:

“一路迎着澳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澳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澳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造句后,笔者就想直奔下一环节,毕竟这不是文章的重点。可小敏的提问打断了笔者的思路。“为什么课文要说‘一路迎着溪流而不说‘一路顺着溪流?”不一会儿聪慧的小铭就高高地举起手:“一路迎着溪流,‘迎字说明公路盘曲而上,作者正从山脚不断向山上前进,最终来到双龙洞的。如果是‘顺着溪流,那就是下山啦!”笔者顺势而提:“谢谢这两位同学的精彩问答,作者几次提到了溪流的变化?为什么?”就这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作者的游览路线,更明白了写作的暗线——溪流的几次变化。试问,没有小敏那个精彩的提问哪来思铭精彩的回答,又如何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三、引导学生问难

起初,笔者以为质疑问难是并列关系的词,质疑就是问难,问难就是质疑。然查阅书籍后才长了知识。“质疑问难”一词出自《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其中质疑指提出疑难问题来讨论,提出疑问以求解答;问难指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由此可见,培养和引导学生质疑,还需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妥善处理。假如仅质疑而不问难,由老师一人解决,照样回归“一言堂”的模式,那么问了等于白问,答了也等于白答。我的课堂学生做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殉职后,毛泽东强忍悲痛做出艱难抉择,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展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感清与超人的胸怀。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着: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学生读着读着,小龙举手质疑:“老师,我觉得毛泽东像是在开玩笑。”笔者大吃一惊,这么沉重的话题他怎么会联想到开玩笑。没待笔者追问,他接着说:“‘可是战争嘛这个‘嘛字不就像是在开玩笑吗?”笔者沉吟了一会儿。照例,把问题抛给学生们,让大家都去读读这个句子,讨论讨论。小轩附和道:“我也觉得读不通顺。”“我觉得这个‘嘛字用得不好,应该删去。”最后大多数都认为“嘛”字用在这儿确实有不妥之处,略显儿戏,冲淡了毛泽东丧子.之痛。笔者也趁势引导“还记得《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篇课文吗?年轻的伽俐略挑战权威亚里士多德,最终获得成功。即使是语文书这个权威,也有瑕疵。谢谢你们这些伽俐略,给昊老师上了一堂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指出:“我意如能令学生在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学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本务。教师指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果则教师真正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为了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笔者不断地努力着、尝试着。笔者不知道这样的尝试能否成为解答“钱学森之问”的一块普普通通的基石。但笔者知道,在质疑问难中与学生一起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批判,也学会了成长。

猜你喜欢

双龙洞溪流笔者
游金华双龙洞
溪流到了大海
溪流到了大海
老师,别走……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担当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溪流小熊的烦恼
金华双龙洞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