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行肠内营养结合快速康复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20-09-23刘楠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快速康复胃癌

刘楠

【摘  要】目的:为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联合快速康复,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科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74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的對照组和行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快速康复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快速康复;胃癌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20)07-0276-02

胃癌患者由于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营养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手术应激增加了机体的分解代谢,加重了机体的免疫抑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术后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快速康复外科通过多项积极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快速康复,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因此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2]。本文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科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7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6例,年龄52-58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中完成消化道重建,牵拉营养管至空肠吻合口下20cm,术后第1天,经鼻饲肠内营养途径将2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200ml肠内营养乳剂以20ml/h的速度泵入,营养液温度需维持在38~42℃。患者若无不良反应,可在术后第2天经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将500~1000ml肠内营养乳剂以50~60ml/d的速度注入;术后第3~4天可输注1500~2000ml肠内营养乳剂,注入速度可增加至100ml/d[3]。与此同时,给予胃复安促进肠蠕动,带患者排气后拔除胃管,经口摄入流质食物,逐步减少注入空肠营养,静脉仅输入抗生素,至能经口摄入全量留置物后拔出控场营养管。

1.2.2快速康复措施:(1)术前准备:手术前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疗的意义,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协助患者实施术前各项基础检查;术前3天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避免术后出现食物潴留现象,手术当天前8小时禁食禁饮,清洁患者手术部位的切口进行备皮准备;(2)术中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护理,调整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麻醉过程中结合患者具体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给予个性的药物用量,避免出现用药不足或过多的现象;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插管过程要轻柔,减少对气管黏膜的损害。(3)术后护理:术后每天为患者实施切口护理,避免或减少出现手术切口损伤现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适量的镇痛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患者的导尿管,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实施针对性处理,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运动锻炼方案,定时为患者实施翻身操作,还不能进行下床活动时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能下床活动时制定合理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4]。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入选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6.5±2.5)d,排气时间(3.61±0.52)d,肠鸣恢复时间(3.01±0.61)d,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3.5±1.5)d,排气时间(5.21±0.80)d,肠鸣恢复时间(2.61±0.50)d,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率为54.05%(20/37),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率为21.62%(8/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癌是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胃癌根治术提高了胃癌患者生存率,利于改善术后生存质量。但由于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强化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通过在围术期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减少或降低了对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5]。

多数癌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情况,手术又增加机体分解代谢加重了营养不良,从而会影响骨骼肌、消化道以及心肺等的功能,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故对胃癌患者在术后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已被视为胃肠道肿瘤术后常用疗法,可纠正手术创伤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调节机体代谢和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胃肠道黏膜损伤[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应伟青.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应用恢复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64

[2] 乐科发.快速康复外科及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671

[3] 刘汉俊.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0:115

[4] 胡灵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28:107

[5] 邵明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78

[6] 王亚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5):768-769

猜你喜欢

早期肠内营养快速康复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腔镜胃癌快速康复的价值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快速康复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