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2020-09-22陈军
摘 要:阅读创造力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近年来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浅要阐述了阅读创造力的内涵,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价值,并分别从“点燃学习热情,埋下创造的种子”“调动学生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创造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良好的阅读创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阅读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 阅读创造力概述
阅读创造力指的是深层次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提出并解答阅读资料既有内容以外的新问题,属于一种连续的、复杂程度比较高的心理活动,对人类的体力和智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推动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价值
大部分小学生在拿到阅读的材料之后,有的小学生仅仅是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阅读,阅读主要是为了解答问题,此种形式的阅读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形式并未成型,处在启蒙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比较好,是培养阅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使其形成自身的观点,避免小学生的思维受到作者思维的束缚,让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客观的看待问题,在了解作者思想的同时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
在阅读期间,学生可以利用视觉材料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比方说书本和图片等等,借助一系列视觉物品,可以帮助小学生透过表面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发掘阅读材料的主旨,便于小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形成新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通过此种形式的阅读能够让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一)点燃学习热情,埋下创造的种子
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教学形式。若想真正意义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下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让小学生主动地探寻新的知识。在小学时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不知该如何学习语文,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锻炼小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当综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热情,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启发和引导功功能。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时还需要留意语言艺术,尽量采取幽默、诙谐的方式进行阐述,一方面能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语文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小学生敢于在语文课堂上大胆表述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讨论和交流期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萌芽。比方说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阅读兴趣会逐渐提高。由于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差,因而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大屏幕为学生播放有关的图片,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同时还可以结合配音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讨论,交流读后感。
(二)调动学生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同的课程是相互独立的,缺少联系,无法帮助小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而且还会限制小学生智力的有效发展,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因而,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需要革新教学模式,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和学生相互尊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令小学生信服语文教师的管理,希望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这样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便会敢想、敢问、踊跃发言,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其次,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更强,语文教师应深入研读语文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小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新知。
比方說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父的思念之情。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带领学生了解梅花的寓意后,让学生思考具有“梅花魂”特征的人物,有的学生提到了文天祥,还有的学生提到了苏轼,通过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小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还可以保障语文阅读的质量。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之思考[J].才智,2019(34):146.
[2]杜黎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77.
[3]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才智,2019(7):165.
[4]许彬.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37-138.
作者简介:
陈军,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南官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