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与真实性探究
2020-09-22王萍
摘 要: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体验实践,而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真实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模拟生活的真实性场景来达到让小学生感知英语,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应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设置场景;教学任务;真实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体系一直以来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指南针。教育的实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人员认为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和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英语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英语口语交际要求英语教学活动突出生活化和真实性尤为重要。我国沿海城市的小学英语教学也从原来的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提早到一年级就学习英语,以便学生提早习得、运用英语的习惯。小学英语教学的真实性从英语教材的真实性拓展到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真实性,让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生活化。
一、 小学英语教材的真实性
小学英语教材的真实性是指小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没有被简化或改动过的蕴涵真实信息的日常语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始材料。现代外语教学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真实的语言。因此,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交际法教学的一项要求。真实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了解交际话语及其背景文化,并能在课堂活动和社会交际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知道所学习的语言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语言交际。现代互联网信息的使用也让英语教学材料更进一步地贴近英语国家实际应用的语言。
目前,在小学教材中,不管是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还是深圳的朗文教材,都更生活化、更贴近英语本族语的日常应用语言,让孩子们从小习得地道而纯粹的地方性英语,而不是学习一些在国外用不到的英语。Grellet(1981)认为:“报纸的文章应该按照文章在报纸上首次出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同样的字体,同样的标题空间,同样伴有图片”。Candlin也反对使用经过教师加工、改写或简化过的材料,并称之为歪曲的材料(distorted material)。因此,目前小学权威英语教材也越来越国际化,一些短文完全是英国小学教材的原版载入,这样孩子们更能感知英语国家的孩子们关心什么,讨论什么,学习什么,拥有什么兴趣,同时扩展孩子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陶行知先生说,读书就是用书,就是将学習的内容用起来。因此,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能够使用的并便于使用的真实的语言材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规范的用法和表达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范例。话题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学习西方的语言,还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使学习的过程更生动有趣,学习的内容更深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种渴望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动机,将更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
二、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就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是英语教材真实性的得以实施的保障,体现出真实生活中的语言的使用,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语言,使用语言表达的实际意义。
现代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Ellis认为,任务的真实性包含情景真实性和互动真实性。前者指任务情景与真实世界的交际情景相一致,后者指该情境下的言语互动行为与真实世界中的交际行为的一致。英语课堂真实教学活动要求课堂英语教学活动要体现任务真实性的两个方面。而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贴近或指向真实的生活。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如自身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实物、数字化多媒体手段、教具、图画等再现形象。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真实情境的创设不仅会促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参与学习。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多媒体系统在传输信息上具有媒体形式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既能看,又能听,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这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真实体验过程。
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的任务设置要体现任务真实性的两个方面。一是情景的真实性;现举例子如下:笔者在教授深港版朗文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 7 Shopping for food》 这节课时,设计了商场跳蚤市场的场景。将教室分成四个区域:甜点类、蔬菜类、肉类、其他类(米、面、豆腐等),让学生们将自己所带的食物做个标签并写上英文和价格,分别放在不同的区域内,孩子们可以自己找组(至多4人一组),边英文对话,边选择商品,谈论商品。首先我和一名同学示范。如S1: I want this cake. It is nice. T: I dont like it. It is so sweet. My teeth are hurt. I want some tofu and meat. I will cook some tofu and meat for lunch. S2: I like tofu, too. But I would like to eat rice for lunch.(我和学生们边选食品边谈论)。示范结束后,让同学们自由谈论,自由选择食品,自由对话。不会的单词,句子可以互相询问,也可以现场上百度网搜索。在边对话边挑选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选择的食品符合一个标准:自己选的食品和自己带的食品价格要基本差不多,待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互换食品。同学们在课堂活动的中通过近乎真实的情境,自然的交流达成了特定的交际目标,提高了习得语言的效果,达到了这节课的目标。同学们在愉悦和民主,无压力的,没有负担,不用担心自己英语出错的情况下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一个个都很高兴,同时也体验了互赠礼物的喜悦。二是互动的真实性。笔者在教授深圳版朗文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7 International Food》 这课时,由于这课主讲各种食物,因此,我除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国外的各种食物,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国家著名的美食名称和制作过程,同时还布置作业让同学们跟家长一起学习制作一种他们最喜欢的外国菜肴,并要求他们将制作过程用英文写出。在国际美食节那天举行的派对上将菜和菜谱同时展示出来。同学们在这个任务活动中,积极踊跃地查找资料,设计菜谱卡,完成英文的做菜简介,并在课堂上朗读介绍,有的同学还通过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此一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自然地实现了英语教学的目的: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和英语活动的真实性。其实,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情景的真实性和互动的真实性以及交际语言的真实性融合到一起,这样才达到了英语教学的实际目标,学生才能真正地受益。
三、 课外教学活动的真实性
教师除了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活动外,也可以在教学外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辩论赛和英语话剧表演。在进行活动前通过互联网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小学生的英语辩论赛的各种模式,让学生对辩论赛的运行过程有所了解,然后在课后组织学生对自己小组所辩论的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老师再给予指导。学生在自我和小组参与的互动活动中体验了英语学习的真实过程,提高了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同时在辩论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声音和应变能力、知识结构更完备、英语词汇量提高得更快、小组合作更默契。
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尝试。如在教授深港版We love English第十册《Changes in our city》时,我和同学们举行了一场辩论会。题目: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 a city or a countryside?学生在我布置任务之后,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周末時小组同学聚集在一起进行研究,有的小组竟然将对手会说什么,我方应该说什么一一罗列出来,细致入微,让我震惊,让我觉得孩子们的能动性的巨大,让我觉得他们并不是只能是我割草给他们吃的小羊羔,他们是可以自己选择草料的马儿。当然他们的句子有些是不合语法或者是不合英语思维,这时我再进行指导,让错误立即终结,我也对他们的发言稿进行修改,并予与纠正。虽然自己和他们都很累,但我们都很高兴,也很自豪,他们在辩论后都有一种成就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完成了英语教学的真实性目标。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英语语言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随着国际间的友好协作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到中国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他们的到来为中国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提供了方便,同学们更能有效地、直接地接触比较纯正的英语。外籍教师除了能够让学生听到比较纯正、原汁原味的、地道自然、表达流利的英语外,还很擅长交际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民主、和谐、自由的气氛,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外籍教师在教学中还不断地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输出语言的热情和胆量。他们的教学主要以口语课为主,他们创设的情景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学生们熟知的、并能亲身体验的话题。由于外教的教学内容不涉及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情趣,同时同学们又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这些知识都对学生有一定的神秘感,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
综上所述,创造逼真的英语教学社会生活化文化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真实性的最终目的,也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趣味地,生活化地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虽然小学生的词汇量不是很丰富,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亚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甚至更强。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在初期要学会又没有学会的时候是动力最大的时候。这时我们如果坚持不懈,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活动中,都应进行孩子们所学知识的社会文化渗透以及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渗透。通过恰当的交流获取信息,同时理解他人以及外国文化和社会,对于他国文化给予尊重,但我们也不能单纯模仿和接受,也不能一味排斥。我们应批判性地理解外国文化和社会习俗,同时,应积极融合到文化交流中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风土人情、习惯、节日的由来等有趣的话题,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通过熟悉话题、了解文化背景,使他们在获得知识和心智发展的同时,培养文化上的敏感性。学校教学活动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要更能体现孩子们学习和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真实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我们现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地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英语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徐德宽.国外外语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包天仁.中国外语教育名家谈录[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力.英语教学通讯[M].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力.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英语辅导报社,2005(5):21.
[6]周大军,桂力民.国外外语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康艳.中小学外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2014(12):1.
[8]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王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