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之我见
2020-09-22熊娇龙
摘 要: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学生所在班级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是因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手段、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以及道德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率。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就班级管理效率如何提高加以阐述,希望为广大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提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对教育领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在利用网络的时候,能够汲取到大量的信息,也可以说学生接受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平时总说教学相长,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假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大提高,并且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学识、见闻上都要先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处于被动性的状态。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是需要高度重视。文章对此加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管理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 开展艺术性的德育教育,为班级常规管理增添内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也就是说德育教育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管理,而且要充分彰显德育的功效,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将一切安全隐患杜绝在门外,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学校对于学生都有严格的行为规范,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都要明确具体,要时刻检查、督促、指导执行学生学习的措施,要特别重视建立课堂学习规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自身加强人格魅力。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其语言让学生感到无比亲切,有无穷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到有家长般的关怀和温暖,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变得容易。这种人格魅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与学生接触和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 注重艺术性的养成教育,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是指对校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规范引导,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形成良好的美德,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时候以此为出发点,要对小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比如讲文明、讲礼貌,这些小事都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在良好行为形成的过程中,道德认识还比较肤浅,可能只知道应该这样去做,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不能理解。因此,笔者觉得教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习惯。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从将近20年的教学教育实践中,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悟出了一定的道理。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学生养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都会对学生进行“炮轰式教育”,不停地在他们耳边重复着古老而传统的话,学生不仅无法体会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还会造成他们的反感,小学是最敏感的时期,所以教育时要注意手段的艺术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中队开展了“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让学生读长征故事,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写读书感悟,学生明显热爱学习,行为习惯规范了许多,从中受益匪浅。这种方法避免了那种“炮轰式教育”,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营造艺术性的优秀班级氛围,深刻地把握班级发展的灵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其言传身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于小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小学班主任老师日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创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握班级管理的尺度,合理地渗透情感教育,不断提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让小学生从内心喜欢、尊重、爱戴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管理好班级。因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严管”与“导教”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教”为主,辅之以“严管”,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多民主,少强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做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耐心于爱心,其中有苦恼也有快乐。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想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体现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氛围中健康茁壮地成长与进步,才能不断地开拓学习的视野,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为班级的发展献言献策,从而促使班级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白艺.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性[J].校外教育,2016(8):28-29.
[2]刘雨.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效率提高的措施[J].小学生教育,2017(11):66-67.
作者简介:
熊娇龙,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南方玫瑰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