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09-22王汉江姜伯成
王汉江 姜伯成
[摘要]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既是重塑劳动教育价值最理想的“试验田”,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条件,还是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基本要求。当前,在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劳动教育实践价值遮蔽、劳动教育内容更新缓慢、劳动教育实践路径阻塞、劳动教育实践保障机制缺位的问题。基于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就应该系统重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树立培育综合劳动素养人才的“新”劳动教育价值观,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劳动素养培育要求,搭建通识劳动教育课程、学校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实施体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深化核心劳动价值观培育,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制度保障。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新劳动素养观
[作者简介]王汉江(1991- ),男,四川巴中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实习员;姜伯成(1962- ),男,重庆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重庆 400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时期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與劳动教育契合的实践价值与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00-57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3-0026-07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不仅重申了劳动教育的理论地位,更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价值。2019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通过阐明内涵、明确目标、健全课程、规定内容、强化评价、强调途径多样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整合性特征,是与产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也是对劳动场域变化最敏感的教育类型,在重塑劳动教育价值方面具有更天然的基础。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数字化劳动场域变化加快,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为契机,职业教育开始全面深化改革,逐步转向内部质量结构发展并重阶段。但是,原有的劳动教育价值异化,单向度的劳动技能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概念混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与实践路径缺失,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探究新时期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内涵
(一)“新”劳动教育观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是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尽管我国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地位、实践方式不断嬗变,其本体价值却始终具有持续的影响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新内涵,构成了“新”劳动教育观解读的基本逻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其内容基础包含“‘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①。重塑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一是应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劳动的价值、地位、作用被看轻,劳动主体的收入、尊严与权利等被漠视,与外部环境系统的劳动文化传承、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去劳动场域化、新的社会消费观等影响因子有关系,为了根除社会“丧”文化、不良消费文化等,需要重塑劳动教育价值,培养青年人才的实干兴邦精神。二是适应劳动形态的时代变革。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劳动形态变化,重新定位劳动教育的形式、目的、场域;改变劳动教育异化现象,打破劳动教育内部形态的二元对立,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文化技术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与消费教育、闲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对“新”劳动教育观的内涵理解,需要注重三个问题:内容的独特价值把握、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劳动是形成社会并包含着社会一切矛盾的细胞或胚芽”②,在对“劳动”本体及其价值的认知体验基础上,劳动价值观得到培育,这是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所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劳动领域分化与延伸,劳动知识技能实现传承,这是智育的需求与价值;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关系属性得以形成,对基本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和实践,构成了德育的内容与价值;对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的最高境界感知与体验,则构成了美育的实践范畴。对劳动教育内涵的把握,首先,要立足于其本体性价值,处理好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的关系。要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来处理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认识劳动现象,把握劳动规律,理解劳动对于一切人的存在价值。其次,要深刻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过去的“以劳代教”“体力劳动代替脑力劳动”等都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形式的片面理解,要从形式化理解转到实质性把握上来,切实体现“劳动作为教育的方式之一”。最后,要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对劳动教育观进行全面理解,探索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实践形态。
(二)“新”劳动价值观
理解劳动价值观,首先需要理解劳动素养观。“劳动素养,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劳动的知识与能力等维度。”③劳动素养观是对于应该培育劳动者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知识、技能等的主观认识,劳动价值观则是劳动教育所培育的劳动素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社会的进步性和道德进步,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们如何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什么——仅仅是获取物质福利的手段,还是有充分价值和丰富内容而又有趣的精神生活的条件。”④价值是价值主体基于客观实际对于价值诉求的主观认知与体验,“新”主要体现在价值诉求上。个体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价值观,其价值的彰显是在全过程的劳动场域中,更进一步体现在这个场域中形成的人的基本关系属性上。对于个人自身来说,要懂得按劳分配的正义分配原则,有务实劳动精神;要认识到劳动价值不仅仅在于获得谋生技能,更是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基础;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劳动,将劳动意识融入现实生活;从劳动行为中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把握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对于个人与他人关系而言,要能正确看待劳动现象,区分不同的劳动行为,尊重不同劳动行为平等的劳动价值;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而言,要能树立崇高的劳动奉献精神,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为民族振兴奠定基础。
(三)劳动教育、职业教育與技术教育概念辨析
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重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首要的是厘清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三者的概念及其关系,明晰劳动教育的价值。现代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仅仅在生产劳动中已经无法完成,随着以作坊为基地的传统学徒制的崩溃,劳动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的具体内涵有较大的差异。
“劳动教育首要的不是关于劳动的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进行锻炼和接受教育。”⑤因此,劳动教育不仅要培育生产技能,更要磨砺劳动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基于现代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以及使用现代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技术教育并不能决定自身的技术学习领域,而是通过职业教育定位来完成。“学校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相对接,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衔接紧密,让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应关联,进而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形成→综合技能的培养强化能力的主线,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向准员工过渡。”⑥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确定学生的技术学习领域,也包括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又是建立在对劳动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的。可见,劳动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形成依次包含关系,三者的实践过程有重叠,但其功能、任务、形式、内容、组织等自成体系。
二、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重塑劳动教育价值最理想的“试验田”
劳动教育再发展的时代性命题,对学校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各级各类学校如何承担起重塑劳动教育价值的使命,成为一个紧迫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社会对劳动及劳动者的认识相对固化,要使板结的土壤松动,从与劳动教育有着天然联系的职业教育中入手更加现实。一方面,传统劳动教育实践领域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远离劳动场域,要扭转这一局面,职业教育的“校企双制、工学合一”更有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劳动实践中,个体往往将劳动价值囿于“个体谋生技能取向、体力脑力劳动分离”的泥沼,导致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当前职业教育倡导产业链与教育链、创新链与人才链之间的有机衔接,整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个性发展需求,整合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更有助于培育青年全面、正向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并相应地配套1+X证书等制度创新,逐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制度框架重构,这为在职业院校注入“新”劳动教育价值理念,改变劳动教育目标的“外在化”和方法的“规训化”等,提供了更有利的现实环境。
(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条件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劳动素养,正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条件。首先,劳动实践及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着更深刻、更直接的影响。“劳动教育过程中,个体学会感受、欣赏、理解、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朝向他人的方式,开启自我存在的可能性,而他人的存在也提示、丰富、激励和形塑着个体的自我。”⑦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学生很容易产生被动的劳动价值体验。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正向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情绪情感、自我概念、动机、品质、人际互动能力、行为习惯等,才能有效转化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技术设计、构想、革新与转化的价值动力。其次,劳动实践的变化,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改变。新时期劳动形态、场域、特点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价值观及劳动教育观有了新的内涵,职业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必须革新其自身的理念与实践体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新的劳动形态、场域中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才能真正培育出具备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基本要求
《实施方案》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院校承担着筑牢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重要使命,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初步的劳动体验方面具有天然的条件与基础。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为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提供安全的环境。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缺乏劳动实践基地的支撑,为中小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只能向校外资源拓展。近年来,校园安全成为社会舆论焦点,校外劳动教育更难实施,而在职业院校内则不用担心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为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提供渠道和师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与一部分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协作伙伴关系,可以为中小学开展劳动体验、职业启蒙提供相应的通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势,在融通劳动、职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劳动教育观等。
三、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所在
(一)劳动教育实践价值遮蔽
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培育人的劳动知识、技能、习惯、情感、精神等综合素养,进而衍生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外在价值。回顾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历史,其价值取向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外在化目的劳动价值取向、单向度劳动知识技能价值取向、以劳动情感态度为中心的综合素养价值取向,这也是劳动教育价值观发展的三个阶段。新时期劳动教育回归,但总体上仍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片面追求劳动教育形式和关注劳动教育技术维度的情况仍然存在,作为劳动素养中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劳动精神、劳动情感培育仍然处于遮蔽状态。劳动教育在思想理论层面,新的发展形态已见端倪,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仍然停留在关注单向度的劳动知识技能阶段。单向度的劳动技能取向遮蔽了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将劳动教育窄化为劳动技能教育。在这种价值取向下,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导致劳动教育实践价值被弱化,地位被边缘化,学生被物化为 “技术人”,忽视了育人的本体功能。
(二)劳动教育内容更新缓慢
“有学者提出将劳动技术课改为职业技术课,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包含了‘劳动的概念。虽然此种观点饱含着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期待, 但没能认识到劳动以及劳动教育蕴含的独特价值。”⑧事实上,新时期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院校的相关教育内容却没有适时更新,导致无法满足新的劳动形态与场域要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概念的提出,一系列新产业、新岗位应运而生,迫切需要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持久创造力,关注劳动空间的虚拟性对创新精神等的要求。但是,当前的职业学校劳动教育仍然主要关注工具价值,过分重视专业技能教育,侧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却忽视“为什么而做”的问题。劳动教育内容局限于专业技能、实习实训等课程中,又缺乏对内在的劳动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炼,无法与学生生活技能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相互融合,导致最核心的劳动价值观无法在学生内心得到建构。
(三)劳动教育实践路径阻塞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既有关联性,在功能、任务、形式、内容、组织上又有差异性。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新的劳动教育价值并没有显现,劳动教育的本质及其地位仍然由潜在的技术性与职业性教育形式占据,系统化的实践路径被阻塞。一是缺乏专门化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原有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被作为一般实践活动、技能学习活动、体力劳动锻炼,统一安排在德育课程(活动)、学校活动、专业实习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德育化,专业技能课程替代化,而作为劳动教育核心内容的劳动价值观培育没有专门性的课程承载。二是学校活动课程体系缺少劳动教育理念的渗透。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在劳动场域(或者学校营造的劳动情境)交互过程中进行。当前的学校活动课程体系缺乏从劳动及劳动教育之维关注个体、他者以及整个社会层面建构劳动品质,至少从显性活动课程目标来看是缺失理念渗透的。三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引导的意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缺乏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理解劳动教育特点和方法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善于传授劳动技能,却无法很好地开展劳动思想教育,缺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四是校企合作缺乏勞动价值教育共识。当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共同培育专业技能阶段,劳动价值观培育在校企合作实践中还缺乏深厚的土壤。
(四)劳动教育实践保障机制缺位
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在从外在性目的到以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的内生性目的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实践形态也在不断探索。但是,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总体上仍然是模糊的,各个层次的指导性创新机制还处于缺位状态。一是缺乏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目前, 我国高校实行的教育评价机制是‘德智体三维标准, 对美育和劳育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评价层面的缺失使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劳动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⑨二是没有协同性的劳动育人机制,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各方面合力劳动育人机制,校内外劳动教育场域资源整合机制不畅通。三是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障缺乏,没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意见、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手册等基本规范文件做指导。四是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保障,劳动教育地位低下或者劳动教育德育化,缺乏专门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更缺乏劳动教育师资培育的专业化机制。
四、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培育综合劳动素养人才的“新”劳动教育价值观
准确定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价值的切入点,是明晰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同特点。职业院校要把劳动教育从被普通教育窄化为的劳动技能教育中解放出来,树立“新”劳动教育价值观,从而培养具有关键职业技能与必备劳动品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要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将“新”劳动教育价值观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顶层设计上,要系统建构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客观把握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避免形式主义劳动教育。在具体实施时,不能把学校劳动仅仅局限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而应将宿舍劳动、社会实践劳动、家庭劳动都纳入劳动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对劳动概念和理念的认识,提升学生适应不同劳动场域的能力。其次,要正确理解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一是正确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正确处理校内校外两个劳动场域的关系。二是正确理解劳动教育与消费教育、闲暇教育的关系,树立终身劳动教育价值观,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整个过程,奠定学生的基本劳动价值观。三是正确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或者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培育学生平等的劳动价值观、朴素的劳动创造精神和虚拟劳动空间的劳动价值准则。四是正确处理劳动知识技能与劳动理论思想的关系,将知识技能与理论思想融合为一体,并且贯穿到人才培养规划、课程教学设计、人才评价标准制定等各个方面。
(二)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劳动素养培育要求
“劳动教育有自身独特的育人价值,理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上升为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⑩结合新时期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及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现状,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重心应该在劳动思想教育上。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树立多维性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建立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 (技术素养) 、劳动思维 (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在内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二是在模式规划上,进一步挖掘校内外劳动资源,系统设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实践路径,探索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新模式。三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发结合地方及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标准,探索“劳动+活动”“劳动+项目”“劳动+实训”等课程开展模式。四是在评价标准上,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重要指标,建立家庭、学校、企业及学生自我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学分+综合素质测评+专业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搭建通识劳动教育课程、学校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实施体系
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体现全方位和综合性,因此要将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程中,不仅要坚持正确的问题导向,而且要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并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一是设置专门性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遴选劳动科学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文化学、劳动历史观与价值观等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二是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文化知识教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技术技能课程的整合。三是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厚植劳动教育理念,将学校丰富的活动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建构生活、学习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自我服务劳动、宿舍活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公益劳动中引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与创新劳动的理念。四是统筹校内校外劳动教育的资源,结合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真实的劳动场域中。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深化核心劳动价值观培育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很好地诠释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内涵,是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理想路径。一是校企合作研制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研制专业标准、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岗位规范、质量标准,企业需要基于职业精神,将企业文化、岗位品质提炼出来的劳动素养融入其中。二是校企合作开展学徒制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實习实训的学校、企业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培育其爱岗敬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等品质,涵养其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三是校企共同组织技能竞赛以及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活动,为学生适应新劳动形态提供广阔的视野,帮助他们在新的劳动场域中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客观看待不同劳动的价值。
(五)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制度保障
重申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变革新的劳动教育价值理念,推动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还需要学校制度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评价体系保障。一是劳动教育实施制度保障。要制定劳动教育管理部门条例、课程教学管理文件、育人标准文件,建立劳动教育教科研机制与工作计划建设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独特地位,推动劳动教育进入正常运行轨道。二是师资队伍保障。建立具备劳动育人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专门性劳动教育人才,改变过去由德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团委学工部门人员兼职负责劳育的状况;培训在职教师学习劳动教育思想意识与能力,纳入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三是搭建劳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督导考核制度,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劳动素养评价指标,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注释]
①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69.
②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
③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3-84.
④(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前言3.
⑤成有信.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6):13.
⑥张小梅.浅析中职学校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职业,2017(28):59.
⑦李静.劳动教育“精神价值”的缺失与找寻[J].教育导刊,2018(9):66.
⑧李伟.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概念的嬗变[J].上海教育科研,2019(7):18.
⑨武红娟.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多维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2):104.
⑩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