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的解析与重构
2020-09-22毛加明李飞
毛加明 李飞
[摘要]“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提出新要求,学习“碎片化”要求自动整合数据,学习自主性要求实时交互信息,观念多元化要求全程突出能力。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存在测量模式覆盖不全面、反馈机制驱动不及时、能力建构理念不突出等问题,需要用信息化评价系统进行体系重构,以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多维连接,以无限的时空延伸特性实现全面覆盖,以实时的信息交互机制实现全程驱动,以丰富的资源呈现方式突出能力建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毛加明(1978- ),男,江苏宜兴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李飞(1976- ),男,江苏丹阳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SJB710125,项目主持人:毛加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3-0094-05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其中对“互联网+”的定义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宏观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考试”的传统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思政课学习,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实现体系与方法的改造,在时空上必须跨越课内与课外,覆盖校内与校外,连接线上与线下,在体系上必须涵盖理论与实践,包容知识与能力,兼顾成绩与表现。因此,改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模式,重构回应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一个新要求。
一、“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提出新要求
(一)学习“碎片化”要求自动整合数据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与课堂,通过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学习可以更加灵活与机动。课外学习是思政课学习需要占领的重要阵地,课外学习活动的成效是思政课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如实践教学、课前预习、课后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线上学习的阵地也进一步拓展,“一些专业的微资源开发团队开发了‘微课‘微课程‘微视频等大量的微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①。多样性平台的出现让思政课学习具备了多样化选择,有利于学生延伸学习、扩展知识面,但也让思政课的学习显得多样与碎片。如何克服手工的低效,自动整合来自不同学习环节、类型的评价数据,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学习评价方式重构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学习自主性要求实时交互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学习主要靠被动灌输的局面被打破,学生學习的主体性大大增强。不仅在课外及线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大量采取自我探究式学习方法;即使在课堂上,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传统的讲授为主也被改造成探究式学习占相当比重的教学互动过程。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确保每一个学习环节的评价数据,实时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呈现,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正确方向,并且及时有效地激励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观念多元化要求全程突出能力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时效性更强,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书本,学生面对的是网络上海量的学习资源,过去主要靠教师呈现的知识性学习基本可以依靠网络独立完成,如果任其自由选择资源而不加以引导,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必将受到冲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取资源与建构能力成为紧迫和重要的教学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学习评价体系必须对之做出创新与回应。“思政课教师在认识到‘互联网+平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原来的知识为主升级为思想为主,教予学生在面对各类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学会反思,而不是一味跟风随波逐流。”②
二、传统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测量模式覆盖不全面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在课堂完成,更多是知识性传授,尽管也开展研讨展示等探究式学习,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考评数据处理水平低下,往往难以有效整合进评价体系,而只能习惯于考查学生识记成效;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只关注思政课本身的学习,无法与学生思想素质表现的方方面面相对接,现实条件不允许教师关注课堂以外的表现,如学生在集体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拓展,而这些方面恰恰也应该是思政课成效的有效组成部分;传统思政课注重理论学习,由于经费、师资、安全等局限,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作为思政课学习最根本的成效,实践教学中呈现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纳入评价体系。因此,由于高职院校思政课长期采取“作业+考试”的评价模式,评价体系只注重识记与理解,而忽视分析与解决问题,无法体现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素质,是一种不全面的测量体系。
(二)反馈机制驱动不及时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作业由于采取手工批改,按照教师平均的工作量承受度,一般只能布置有限次数的作业,无法经常性地对课程的成效进行检验,加上测试也不能经常进行,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教师都得不到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数据,学生也得不到学习情况的反馈,在收到反馈时学习阶段往往已经结束,学生想要及时改进也无法实现。从时间上看,通过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流程,直到最后把情况反馈给学生,往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也是缺乏针对性的,既得不到针对学习问题改进的建议,也得不到由于学习成就带来的激励。因此,传统的思政课作业测试模式无法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学习评价的驱动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三)能力建构理念不突出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模式基本只能针对一些识记与理解性的知识进行考查,无法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素质类型的改变,而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参与、协作等方面,恰恰很好地体现了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度,学生在课堂研讨等环节中的表现也比简单地记住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能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传统的思政课考核方式只是让学生提交实践报告,无法图文并茂地呈现学生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调研、问卷设计、走访调研等重要环节,而只是对实践所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正确与否等进行评价,恰恰忽略了在实践过程中搜集资料、协作互助、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社会参与等体现能力素质的重要观测点。因此,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模式迫于手段能力的不足,无法建立庞大细致的全程评价体系,迫于作业测试表现形式的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面貌,选择性忽略了很多体现素质提升与能力建构的指标观测。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体系的重构
(一)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多维连接
受限于数据处理能力,以往只能片面选择少数几个指标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妥协于手工劳动承受能力,往往只能忽略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社会能力、通过互动表现出来的辨析水平等,不能全面采集学习结果数据,只能片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在互联网条件下,上述状况得到改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连接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沟通的技术支持形态。”③连接无处不在,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而人又是这种连接的关键因素。当“漫游式”学习开始出现,更加有必要把学生当作中心点,将所有与学生思政课学习有关的表现都作为中心点的一种学习活动来考查,并具体化为一个个量化指标,进而按一定比重构成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描绘出完整的思政课学习成效评价图。
第一,重构评价指标。运用信息化的评价系统,传统的考勤、纪律、作业、考试等指标,不仅可以更快捷地评价,而且能增加评价次数。同时,受益于强大的数据處理能力,并不会增加统计汇总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参与程度、实践教学、社会活动、线上学习等评价指标。例如,课堂参与程度可以依托信息化评价系统的移动端实时记载,实践活动成果可以提交到信息化评价系统,线上学习可以在与评价系统对接的学习平台上自动完成并进行评价。
第二,重构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除了有思政课教师参与外,还可以依托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纳入更多的主体评价数据,如辅导员的活动评价、同伴的学习互评等。所有的主体评价数据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不同的维度接入互联网,最终在数据中心得到处理。
第三,重构计算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能力,按教学评价需求而设计的软件系统部署在服务器上,当接收到各个维度采集的数据时,自动按照软件指定的逻辑程序开展计算分析,并直观地把结果呈现给用户端,作为用户端的教师工作得到极大简化,而得到的数据却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无限的时空延伸特性实现全面覆盖
互联网的出现,使教学的时间、空间实现无限延伸成为可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显现时效,理论汲取更加迅捷。学习的时空不同,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必然要有所不同。要兼顾时间与空间的延伸,考查思政课学习评价的时空要素,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叠加、全面覆盖,从而拓展思政课的评价体系,使之更客观、更有效地发挥评价作用。这种评价体系应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以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④相较于传统评价方法,这种评价体系把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设计全面覆盖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牢牢把握主导权,引导学生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重视每一个教学任务,从而在有限的学时要求下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重构覆盖时域。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延伸性,关注以学生为核心的整个学习过程,涵盖课堂和课外、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例如,课外线上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更新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开展学习,并及时获得评价反馈。不仅将每一次作业、期中期末测试等传统的关键节点纳入评价体系,而且将学生在每一堂课上的表现、课后线上学习、社会活动、实践教学等都纳入评价体系,着眼的是学习时间轴,是对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的考核。
第二,重构覆盖空域。利用互联网的空间覆盖性,关注不同学习场所的学习表现。不仅把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更注重把课堂以外接收任务、搜索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表现以及线上虚拟教室的学习研讨表现等纳入评价体系,着眼的是学习空间域,是对与学习相关的全部空间的关注。与传统教学相比,互联网依托其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而是向网络化、智能化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这样一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习评价体系才能及时做出恰当回应,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全面覆盖。
(三)实时的信息交互机制实现全程驱动
由于互联网数据传输的特点,信息的交互呈现实时性,学生的表现、作业、报告等可以实时传送至网上评价体系,教师进行处理后,学生得到及时反馈,改进问题或得到激励,全过程驱动学生学习。传统学习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能很好地感知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发现问题时学习过程已经结束,评价结果无法起到驱动学习改进的作用。“互联网+”条件下重构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方式突破了这一困境,密切关注每一个学习环节,及时发现阻碍学习成效提升的因素,在学习进程中螺旋式驱动学习改进,使最终的学习成效出现累积效应,引导学生实时关注学习态势,形成学习主体的内生动力,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全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向上向善意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