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哲学审视

2020-09-22张浩然

学理论·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张浩然

摘 要: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内涵丰富,本文首先从工业管理的双重性和社会责任的双重性阐释了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谢尔登工业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出发点都是服务于社会这个共同体,对进入工业中的人负责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社会共同体。其次又从时空性角度审视了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其思想理论没有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与当时崇尚效率至上的时空规定性是分不开的。最后本文剖析了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对当时社会中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批判,反思了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很好履行的原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社会共同体;社会责任;时空性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3-0072-03

在20世纪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影响广泛,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高劳动生产率,要达到最高的劳动生产率重要的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1]。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给当时的工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工业的管理开始转向标准化与模式化,工人严格按照指令工作,泰勒将工业组织当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实验室看待,将其看作按指令运转的机械,工人被定位成一个重复机械劳动的没有感情的手。谢尔登于1923年发表了自己的《管理哲学》,提出了自己对工业管理以及社会责任的看法。

一、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阐释

谢尔登不认同泰勒式的管理理念,希望突破这种普遍蔓延的科学管理观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在反思泰勒科学管理主义中追问管理的本质即管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管理。

(一)工业管理的双重性

谢尔登在《管理哲学》一书中认为,工业企业不是一种机器,而是人们合作的复杂形式,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企业中,物质层面虽然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却应当是从属于人性的。如果工业的根本问题能够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那就是在以人性为核心的前提下,维持生产的物质方面与维持生产的人性方面的完美结合[2]。因此,工业管理应当首先具有人性,工业是人性的结合体,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来实现机器的功能。一个真正有效率的管理,一定是合乎人性的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工业中蕴含人性的光辉,使工人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工业的管理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艺术,而科学则是补充,艺术在前,科学在后。

要处理好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这是谢尔登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在當时以泰勒科学管理原则盛行的社会中,工业管理开始变为“科学”,要求人们以客观的精神去面对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人性就被忽视,好像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机械的机器中找到答案。谢尔登反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人的因素,没有对人的管理与领导,工业就无法开始,管理作为决策和实施的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文艺术,人是根本性的,而科学只是辅助性的因素。但这并不是说科学没有作用,相反,科学是管理的基础,具备这些科学的知识是取得管理成功的前提,对管理的艺术来说,正是由于科学的进步,才能促进管理艺术的健康发展。

管理的第二个性质就是特定社会性,谢尔登认为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工业与社会公共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着的,谢尔登在《管理哲学》社会背景和工业背景中就阐明了这一观点,社会共同体影响着工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公众关注、自我发展、联合和科学的发展对管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从属于社会这个共同体,为共同体服务是管理的根本动机,工业的进步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这个共同体的进步,反过来说,管理者在面对工业生产的问题时,要把共同体的利益放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之上。

简而言之,谢尔登从人性和社会共同体角度来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工业管理应具有人性和社会性,同时要处理好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危险。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双重性

因为工业管理具有人性和社会性,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两方面的责任。第一种责任是对共同体的责任。第二种责任是对于进入工业中的人的责任。

谢尔登认为,管理是一艘巨大的帆船的舵手,它驾驶着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驶向公共目的的港湾。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方向性,知道工业发展为了什么,在书中谢尔登明确指出,工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服务于共同体”。因此对工业产出品的价值评价的主体就是社会共同体,这里就要说明工业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伦理性。伦理性意味着工业的产出品不能单纯是商业价格高的产品,还应当产出对整个社会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的产品,应当满足社会的需要,价格应当合理,只有这样,整个工业才是合乎伦理与人性的[3]。

谢尔登还具体阐释了服务动机的三层含义,其一是从经济和伦理上评价工业产品和工业管理。在工业管理中,任何服务和活动,只要把个人或者共同体放在服务这一利益之上,那么它就不单纯是经济的和物质的。其二是工业管理的目标应当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只有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才能,这个工业管理才是有效的,社会共同体才能进步。其三是工业应当使每个人有机会将他们自己的最高能力奉献给公共的最高事业。从社会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工业活动之中,更应该体现在公共事业之中,每个人应当有机会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公共事业之中,借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比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要早20年。

工业管理的另一个责任就是对进入工业的个体的人负责。进入工业中的人不是单单孤立生存的,而是存在于共同体这个纽带之中的,工业纽带不仅仅是工人唯一的纽带,处在家庭、商业、民族和社会共同体中,工人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纽带与其他人联合在一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工业的纽带是优先于其他纽带而存在的,简而言之,工人是一个综合的个体,在工厂内是一名工人,但在社会中则能扮演不同角色,个体的存在是连续的,在工厂内所受到的教育与价值观的影响必定会延伸到工厂外的其他领域,工业管理中所倡导的精神也能影响到他们作为父母、公民和投票者的精神,因此,管理具有塑造个体、提升个体、培养个体的巨大作用。

谢尔登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也是从工业和工业管理服务于共同体这个观点出发的,工业管理对进入工业中的个体的人负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共同体的进步,使工业能够培养出推动共同体进步的力量。因此,工业中的个体不只是商品生产的手段,而且是社会进步的代表,任何一个个体所代表的都不只是一个工人,而是整个共同体。

对个体的责任进一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金钱,另一个是时间。“工业中的工人努力谋生,并不是为了谋生而谋生,而是因为这可以为他提供在工业之外的生活的手段。”工业管理要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一定的生活标准,这就必须要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谢尔登指出,除非效率所带来的收益被平等地分配,否则效率就没有道德的合法性,利益应当被平等地分配,否则这样的效率就是不道德的,工业管理应当保证工人的足够工资,以确保工人能够过上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工人有充足的时间,在社会背景和工业背景一章中,谢尔登就论述了自我的发展对工业管理的作用,自我发展要求工业管理在保证工人薪水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娱乐和兴趣的时间,工人们转而为了自己的兴趣工作,此时工业管理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使工人产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二是保证工人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兴趣。显然第二种才是工人们所期望的。提供充足的兴趣时间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减少,而生产率的提升为时间的减少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工作时间的减少是社会共同体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时空性审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相应的时空中展开的,时空性成为社会实践的基本存在形式。从企业社会责任所处的时空提供的可能性与规定性,确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追求,选择企业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以及目标的实现路径成为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特质,而这种特质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时空规定性。

企业社会责任面对的时间和空间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更是社会意义上的时间空间,自然意义上的时空意味着所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与目标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内实现的,只有充分利用时空性,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变得真正有价值。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时间性

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之所以没有被广为流传或者说被抬高到一个其应有的地位,是因为这与谢尔登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系。谢尔登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提出在1923年《管理哲学》中,而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发表于1911年,提出时间已经比泰勒的科学管理晚十多年的时间,从结果上看,应用了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工厂,生产的效率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在效率至上的时期,如果一个理论或方法可以提高工厂的效率,那么这个理论被推广就是理所應当的事情。在那个以效率为价值的代名词的时代,企业追求的都是利益第一,首先要解决的都是生产力的问题,因此,不管是自然意义上的时间还是社会意义上的时间,在这一阶段都指向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谢尔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虽然能够对当时的企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那个为结果论的时代,也显得黯然失色了。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空间性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总是在特定的空间下展开的,企业所处的空间的各种状况在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可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空间性表现在企业所处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就是指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而社会空间就是指社会层面上的,包括人口组成、文化传统和基本社会制度。社会空间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先决条件,在这一层面上说,这直接导致了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未广泛传播。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以科学规律为名义的经济与管理理论都不能完全剥离其思想意识形态”[4],管理学也不例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本阶层专政的国家和以资本阶层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5]。因此,难道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盛行,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萧条仅仅是时间层面上自然选择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带有阶级性。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除了带有能提高效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还带有资本主义的阶级性。这表现在劳资双方的剩余价值分配上,泰勒主张劳资双方站在同一条战线中,以提高工厂效率为目标,将盈余价值的分配看作不重要的,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出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资产阶级属性,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虽然能够解决把蛋糕做大这一问题,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局限性,却无法解决如何更公平地分蛋糕这一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反映看来,泰勒的这一理论受到了资本家和政治家的推崇和支持,因此可以说,泰勒的理论能够被传播以及推广,与该理论符合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反观谢尔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谢尔登将企业目的看作服务于社会共同体,将企业看作“社会公器”,要求企业不仅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进入企业中的人负责,要求设立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工人兴趣和社会福利,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资本主义的利益。企业顺应和满足社会条件的要求是企业运行的前提和保证,理论也是一样,只有一个理论顺应社会空间发展的要求,顺应外部空间的要求,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企业社会责任的时空是相互依存的。即企业社会责任的时间是特定空间下的时间,企业社会责任的空间是特定时间下的空间,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境性。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所肩负的责任的确定到目标、理念、机制与方法的选择上,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特定时空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对各种条件的利用。

三、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的批判与反思

谢尔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比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晚了近十年时间,其理论是看到了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不足,充满了对其理论的批判。

(一)对工业管理动机的批判

谢尔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将企业看作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为了社会,带有“社会公器”思想的内涵,“社会公器”思想把企业看作社会的公共器物,经营企业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私企盈利,通过企业的发展,对社会负起相应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虽然在具体企业社会责任层面上,谢尔登没有明确具体责任,但是谢尔登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和“社会公器”思想的内涵相同,可以说谢尔登的思想具有前沿性,带有“社会公器”思想的萌芽性质。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