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佐治儿童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2020-09-22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鼻镜脾气酸性

温州市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本文分析穴位敷贴治疗儿童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变应性鼻炎门诊患者,所有患儿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肺脾气虚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患儿男29例,女21例;年龄4~14岁,平均9.16±2.2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12±1.36年。对照组患儿男31例,女19例;年龄7~14岁,平均8.94±1.62岁;病程2~6年,平均3.33±1.07年。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相仿(P>0.05)。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AR的西医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均符合肺脾气虚型[2]:鼻塞、鼻痒,清水样鼻涕,喷嚏连作,畏风怕冷,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大便溏泄,舌质淡胖且边缘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上述标准且属于肺脾气虚型,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鼻中隔偏曲严重、伴有严重鼻窦炎及鼻息肉、哮喘发作期以及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每日2次应用布地奈德鼻腔喷雾剂(瑞典AstraZeneca AB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分包装)进行鼻腔喷药,开始3天每个鼻孔各2喷,然后每个鼻孔各1喷,2次/天,7天后改为每日使用1次;安慰剂采用小米粉与姜蜜汁混合后,制成直径 1cm左右、约3mm厚的敷贴,贴敷穴位分为A、B两组:A组包括大椎以及定喘穴(双侧)、肺俞穴(双侧),B组包括风门(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等穴位;每次贴敷2~4h,连续贴敷7天A组后贴敷7天B组,共贴敷5次。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药物组成如下:白芥子、细辛、白芷、延胡索、肉桂,按1∶1∶2∶2∶2配伍,采用姜蜜汁混合,调和成同对照组的药饼,贴敷方法亦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①采用TNSS鼻症状积分。评价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鼻部主要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根据各个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为0~4分,总分为1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临床症状越严重。②鼻镜检查评分。根据鼻甲肿胀程度记为1分、2分、3分,得分与疾病炎症程度呈正比。③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白细胞介素(IL)-10。

1.6 疗效指标:依据尼莫地平法评价疗效[3]。疗效指数为治疗后与治疗前TNSS积分差值占治疗前TNSS积分的比例。疗效指数≥75%、25%~75%、<25%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7 统计学方法:本观察得到的计数与计量数据分别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的χ2检验、t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采用α=0.05。

2 结果

2.1 TNSS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N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N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差值2.90±1.43 3.86±2.89a例数50 50治疗前10.50±1.96 10.60±3.10治疗后7.60±1.53b 6.74±1.86ba

2.2 鼻镜检查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镜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镜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差值0.12±0.44 0.32±0.47a例数50 50治疗前1.54±0.61 1.50±0.65治疗后1.42±0.54 1.18±0.39ba

2.3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差值0.3(-0.3,1.6)1.45(0.2,2.8)a例数50 50治疗前5.1(4.2,6.4)5.15(4.1,7.7)治疗后4.4(3.2,5.5)b 3.65(2.5,4.8)ba

2.4 IL-10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10水平比较(±s,pg/m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10水平比较(±s,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差值-0.2(-1.1,0.5)-2.85(-5.5,-0.8)a例数50 50治疗前18.6(16.6,22.3)19.4(15.3,23.5)治疗后19.15(16.7,22.3)b 20.7(18.9,27.7)ba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出现连续喷嚏、鼻痒、流涕等临床症状,导致其生活和学习均受到影响。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可以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大量活性物质释放,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4];另外,腺体对胆碱能的刺激反应过强,导致分泌物明显增多,患儿出现鼻流清涕的临床症状。如果AR患儿的病情得不到控制,可以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加重患儿病情。西医一般采用抗组胺药、激素类药物治疗AR患儿,虽然可以快速的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药物副作用较大[5]。

AR归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病机主要为肺、肾、脾等脏器阳气亏虚,患儿体弱虚寒,加上气温、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病[6]。《脾胃论》中提到“脾胃弱不能生肺乃所生病也”,在变应性鼻炎患儿中进行中医辨证,发现多数符合肺脾气虚,脾气虚弱,不能化湿,进一步加重了鼻炎的症状。穴位敷贴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将药物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穴位刺激以及药物吸收,起到互相补益的治疗效果。一般穴位敷贴治疗宜在三伏天进行,配以温热发散中药,可以全面调理机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治疗效果。但是,在我科开展多年的三伏贴治疗过程中,很多患儿及家属因三伏贴治疗时间局限,多数倾向于随到随贴的治疗方法。本次观察所选的穴位敷贴药物中,白芥子温中散寒,豁痰利气,通络止痛;白芷除风利湿,通窍止痛;细辛祛风散寒,温肺化痰;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肉桂散寒止痛,温补阳气;合之,共奏扶阳散寒、益肺脾之效。刺激定喘穴能够宣肺理气、止咳平喘;肺俞穴能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风门穴可以宣肺通窍;脾俞、肾俞可以补脾肾气血,调节机体。本次观察中,治疗组患儿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后,TNSS评分及鼻镜检查评分降低,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AR的主要发病机制是I型变态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炎症因子起到重要作用。IL-10是一种炎性反应抑制因子,可以使得肥大细胞及IgE的分泌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受阻[7]。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以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向发生变态反应炎症部位聚集,从而导致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结果显示中,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机体变态反应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治疗儿童肺脾气虚型AR取得的临床疗效满意,患儿临床症状及鼻内镜检查情况均显著好转,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及IL-10水平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鼻镜脾气酸性
鼻镜清洗固定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酸性高砷污泥稳定化固化的初步研究
七七的怪脾气
橡皮筋在五官科鼻镜清洗中的运用
一种新型装载方式对复用鼻镜清洗效果的影响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一种新型鼻镜清洗篮筐使用效果分析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