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比阅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2020-09-21申玲燕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深度学习

申玲燕

摘要: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地生根,需要执教者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类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有区分度、有梯度地予以落实。教学中,教师应类比文本间的相同点、不同点、递进点,寻找到学生能力的生长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落实语文要素,最终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类比阅读;深度学习;语文要素

一、类比阅读的内涵

类比阅读,是指将一个单元中或主题相同、或文体相同、或表达形式类似的两篇或多篇课文类比着进行阅读,进而发现两篇或多篇课文之间在文本语言特色、内容表达重点、文本立意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有联系、有区分又有梯度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二、类比阅读的价值

(一)现实价值

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地市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部一次性更换为统编教材。统编教材的一大特征是每一个单元导语中都包含一两个语文要素,即通过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而语文要素的落定,依托单元各篇课文的教学,但并不是每篇课文中涉及的语文要点、侧重点都是相同的,编者在选择文本、排列文本时都有其考量。这就需要执教者将课文进行类比阅读,区分课文中语文要素落定的不同侧重点。语文要素的逐层推进、逐步落实,能够促进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停留于浅层的语文要素的认知,是对其深度运用、深度掌握,在语文能力上也得到螺旋上升。

(二)长远价值

通过类比阅读,执教者智慧地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习得学习规律,获得运用能力,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和生成,最终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统整的视角,运用联系的思辨的思维进行阅读,不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孤立学习,而是将相关联的文本类比着阅读,使学习更加深入,不止知其一,还知其异同之处,在深度学习中建构起类比性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和运用。

三、类比阅读的实施策略

如何有效地进行类比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深度学习?下面,笔者就以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为例进行简要说明。该习作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比之相同,共生共长

类比阅读两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求同”,找到《太阳》《松鼠》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作为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主题、文本体裁、语言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让学生有法可依,不至于大海捞针、无从下手。经过类比阅读,学生可以发现,作为说明文习作单元,很明显两篇课文的体裁都是说明文,具有说明文的语言共性特征——准确,并且都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适切的说明方法,把被解说事物都说清楚了。通过类比阅读两篇说明文,学生把握了说明文最本质的特征,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用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清楚的。

(二)比之不同,各自成趣

两篇说明文有着共性特征,但在语言文字、内容主题、篇章结构与表达方式上一定也有所区别。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就要让学生进行类比阅读,用联系的思辨的眼光品读《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文。执教者提问学生:“把两篇课文放一起读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学生通过类比文本语言,发现《松鼠》是一篇富有情趣的说明文,有着活泼的语言表达,较《太阳》这篇说明文读来更加生动有趣。就像叶老所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外,还“不一定板起面孔来说话,应该带一点风趣”。陈先云先生说过: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是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而这交流平台则是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在两篇课文之后的“交流平台”中也可以看到,“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太阳》;有的活泼,如《松鼠》。”这就在类比阅读中,将最显著的不同点——语言风格凸显了出来。若是其他单元的文本类比阅读,可能最大的不同在于内容表达重点、文本立意等方面,还需要执教者引领学生发现。

(三)比之递进,相辅相承

第15课《太阳》是一篇标准的说明文,编者主要通过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的。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16课《松鼠》一文的教学,如果也只是如此按部就班,那这第二篇說明文的价值就未能体现。要想理解统编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就必须将两篇课文进行类比阅读,引领学生发现文本的递进深层价值,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松鼠》一文,除了如《太阳》一样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外,还应以“将松鼠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条”作为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品悟作者如何将观察细致的内容描摹下来。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对于语文要素的有区别、有梯度的落实。那么教学目标应如何设定?执教者如何体现对语文要素的梯度落实呢?统编教科书思考练习的整体设计是指向培养语文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它与单元要素相呼应,将统筹规划的语文学习目标,按一定的梯度、一定的顺序一点点落实在课后思考练习里。陈先云先生用“阅读教学应是以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为轴心和目标的教学”点明统编教科书思考练习题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课后的习题“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中可窥之一二。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领学生列出《松鼠》一文的提纲,提出概念“分条介绍”,结合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介绍事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准确介绍,如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就有助于其准确介绍;二是“有温度的介绍”,对事物进行细致描述,可以运用一连串的动词、一些形容词的连用等方式对事物进行具体描摹。这既是对前文教学目标的巩固,又是在前文教学目标上的拔高,这便是语文要素的梯度落实。

利用类比阅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带着联系的、辩证的眼光来学习这些课文,使学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在类比阅读中,促使学生发现两篇或多篇课文之间在文本立意、文本语言特色、内容表达重点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不同层次的语文要素,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类比思维的形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清晰的、类比性的语文知识结构。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迁移运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先云.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上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9.

[2]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汉语·阅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吴忠豪,薛法根.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五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深度学习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