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德育方式研究
2020-09-21郑佳意
郑佳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深圳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让深圳文明创建工作多了一份国家责任。新时代推进德育新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日益成熟的校园微视频创作恰好为德育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新时代的德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德育形式,让德育实施途径变得更加直观、灵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微视频;学校德育
一、背景:新时代,新德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德育应运而生。面对德育工作新形势,积极总结特点和规律,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积极创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活泼生动的德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日益成熟的校园微视频创作恰好为德育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新时代的德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德育形式,让德育实施途径变得更加直观、灵活。
二、什么是校园微视频
校园微视频取材于校园生活中精彩、感人的故事,中小师生将文字与影像结合起来,利用录像机、单反、手机等现代拍摄工具将校园生活情景表现出来,发现美好,记录美好,传递正能量。它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内容丰富多彩,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發,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学生发展的“微需要”,观察德育“微现象”,发现德育“微资源”,在微视频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育人效果,最终为学生服务。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校园微视频在德育中的应用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利用相关主题的校园微视频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通过展播学生身边榜样事迹的微视频,引发学生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德育课程教学事半功倍。比如,我校在以“发现美好,记录美好”为主题的校园微视频拍摄活动中,向在学校“美好班级”评比中获得全优的优秀班级取景,通过拍摄微视频的方式记录他们日常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养成文明好习惯,做坪小好少年”主题班会中,全校班主任老师都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播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榜样的力量,让学习更加生动传神、更加有趣,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在主题式活动中的运用
在主题活动中,播放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的校园微视频,一方面可以渲染活动气氛,通过为学生带来相关主题活动的视听享受,让学生快速融入活动氛围;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了解学校文化,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国情意,让德育正能量润物细无声。
(三)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
校园文化综合了学校的活动、秩序、环境、精神和制度,是培育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美好班级”项目开展时,校长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理念,告诉我们“墙壁”是指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环境建设和硬件设施。因此,乘着“美好班级”项目开展的东风,学校德育微视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校园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公众号、学校资料库成为德育微视频展播的主阵地。视频主题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目标,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培养“身心健,品行美,学能智”的时代新人。
四、校园微视频在德育中的成效
(一)紧跟时代,是德育工作创新的载体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微视频在移动4G、互联网、移动设备、大数据时代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下应运而生,它是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的新载体。微视频应该作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为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提供载体,有效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微视频的拍摄来源于师生生活,又高于师生生活。它有人物、有实景、有音乐、有对白,生动、形象、有趣、直观,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大家所喜欢。它因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而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受到教师、家长的欢迎。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师生生活为拍摄素材,以学生为主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拍摄的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升华,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影视艺术鉴赏与创作能力,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就学生而言,“发现美好,记录美好”微视频活动引导了孩子们思考,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对比与反思,从而触动学生发生由内而外的改变。就教师而言,通过微视频,老师接触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引导。师生围绕校园微视频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展开讨论,携手合作,在发现美好、记录美好的过程中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发现美好,记录美好,传递正能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只要善于发现,风景就在身边。善于发现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带着包容的态度,带着感悟的心灵,去追寻美的事物,去发现美的真谛,去追寻更多的美。
“最美学生”“最美教师”“最美班级”“最美办公室”“最美校园”模块的开发,就是为了鼓励我校师生发现在校园生活中自然发生并真实存在的许多美好。学生从过去对环境满不在乎、漠不关心,到现在开始关注起身边的事物,有的还邀请老师、同学去看屏幕上的自己。有的则转发校园微信公众号上的微视频,让更多人看到。于是,带着发现的眼睛,越来越多的美好被发现、被记录:有人捡起地上的小纸片,有人扶起被风雨吹倒的向日葵,有人牵起不小心摔倒的一年级小朋友,有人为辛勤劳作的园丁倒了一杯水……我们发现,美是会传递的。
(五)充实学校数字化德育资源,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国数字化德育资源总体缺乏。微视频创作作为德育创新模式,其成果能不断丰富与充实学校数字化德育资源,方便教师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另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传播平台,能让更多人一睹学校师生风采。在校园中展映微视频,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迹去教育和影响他人,宣传校园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可以起到传播正能量、建设文明校园的作用。
五、结语
德育要与时俱进,妙用科技的元素,抓住关键期,乘着信息时代的东风起飞,让德育插上时代的翅膀。校园微视频是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生长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微视频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使德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校园微视频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R/OL].(2000-12-14).[2020-03-20].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9/moe_405/tnull_4736.html.
[2]文燕.拓宽德育途径 注重德育实效[J].学周刊:A,2011(12):126-127.
[3]陈步君.校园微视频 德育新平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7):14-15.
[4]杨建兵.“微电影创作”德育途径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51-52.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