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策略探寻
2020-09-20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蔡丹丹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蔡丹丹
练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延续,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悟数学思想方法,深入理解知识,并将其融入现实生活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课内容与形式理应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某一章节内容的拓展练习,还可以是前后相关联知识的衔接练习等。 不过,说到练习课,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只是“做题、讲题”的情景,这样的练习课必然枯燥无味。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 真正提升练习课的效率,彰显练习课的功能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精准定位练习目标
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回归本源,牢记活动的目标。 练习课教学同样如此,其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停留于一道道习题本身的解答和相应知识技能的巩固,还应回归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的练习课时,学生在新授课中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先求和再均分”“移多补少” 等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那么“怎样求平均数”显然并不是练习的重点,而应结合教材编排,创设各种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主动想到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以下以教材中两道习题的教学设计为例:
1.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2 页第5 题
(出示:健民食品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900 元。张华是这个公司的员工,那么她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2900 元)
师:这种说法合理吗?
生:不合理,张华的工资可能会高于2900 元,也有可能低于2900 元,因为月平均工资不是每位员工的真实工资。
师:说得挺有道理,老师正好找到了健民食品公司员工10 月份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该统计表)
健民食品公司员工10 月份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姓名 李政 张华 欧星 庞晓辉 张建伟 平均工资工资 2500 2500 3600 3000 2900 2900
师:和大家预测的一样,看来,根据员工月平均工资推断每个员工的工资不够合理。接着来看下一条。(出示“小强身高145 厘米,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10 厘米的池塘里游泳,还是会有危险”)
生:这句话是合理的,平均水深110 厘米的池塘并不代表池塘每一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10 厘米,可能有些地方比110 厘米深,也有些地方比110 厘米浅,因此,还是存在危险的。
师:分析得有道理,实际上的确存在我们看不到的危险区域。(出示下图)
师:看到眼前的图,相信你对平均水深又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这道习题常规教学方法是逐一出示三句话,指名判断并说明理由便一带而过了。 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浮于表面,从数量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笔者只挑选了其中两小题, 在学生初步做出判断后,及时呈现“工资表”和“池塘剖面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将理性的思考和直观的数据结合起来,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2.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2 页第7 题
?
师:王伯伯家今年橘子丰收,他把50 个橘子装成一筐,这筐橘子大约有多重呢?
生:用秤称一称。
师:是个好方法,不过王伯伯只有一台小电子秤,怎么办呢?讨论一下。
生1:我们组的方法是一个一个称,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可以是可以,但比较麻烦,我们组讨论的方法是从这筐橘子中任意拿出几个,分别称一称,求出平均每个橘子的质量,然后再乘50 就可以算出这筐橘子大概的质量。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大家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大部分同学都选第二种方法)
师:其实,王伯伯的想法和大家是一样的,他从这筐橘子中任意拿出5 个称了称,结果就是第7 题的那组数据。现在你能算出这筐橘子大约重多少千克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方法和计算结果)
这一习题的常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整出示习题,学生只是“操作工”,先按照题意算出平均数,然后推算50 个橘子的质量。 如此教学,根本不能凸显学习“平均数”这一知识点的价值,学生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不会主动想到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上述两道教材习题的实际教学不难看出,这节练习课的目标定位绝不是“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和技巧”,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深度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主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我们的练习课才不会沦落到“枯燥无味”的境地,相反,学生可以在练习与应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深度发掘练习内容
练习是对已学知识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如果练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原本已学知识的简单再现,那根本就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关注,这样的练习课效果不容乐观。 为此,我们在练习课上应针对班级学生学情,从整体上把握练习内容的本质,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的练习课时,除了基本的练习计算圆的面积外,我们还设计了如下练习:
师:这是一个组合图形,你能算出圆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反馈)
生:要想求出圆的面积,就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但从图中发现,给出的条件都无法直接求出,于是我们从小正方形的面积逆向思考,发现它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也就是边长乘边长是2 平方厘米,而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所以半径乘半径的结果为2,这样圆的面积就是3.14×2=6.28 平方厘米。
师:看来,我们在考虑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关系上,还需要从整体去考虑,如果知道“半径的平方”,我们再去求圆的面积就更为简单了。这道题是一个大圆和一个小正方形组合而成,如果把这个正方形变大,变成这样的组合图形,你们还会求出其中圆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
生:这题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正方形面积是8 平方厘米,也就是边长的平方是8,得到直径的平方也是8,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 倍,那么直径的平方就是半径的平方的4 倍,这样可以推算出半径的平方是2,因此圆的面积是3.14×2=6.28 平方厘米。
师:牢牢抓住正方形和圆的关系,通过直径的平方推算半径的平方,同样解决了问题。
生: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2 平方厘米,就和前面第一题一样了。
师:借助已有经验,巧妙地转化,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问题来解决,非常棒的想法。这两题我们都是借助正方形和圆的关系,那如果没有正方形,又该如何求出圆的面积呢?看下图:
(学生独立思考)
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的面积1 平方厘米是半径的平方除以2,那么半径的平方还是2 平方厘米,这样就可以算出圆的面积。
生2:我把这个三角形补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就变成和之前的图形一样的解题思路。
师:相信不少同学都已经想到了这些方法,知识之间本身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不同的几个图形,其实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用到相同的思路。这里,我们都是从整体思考,算出半径的平方,进而求得圆的面积。
这一组练习不断变脸,学生在变式练习中逐步顿悟出不变的东西——抓住“圆半径的平方”可以更方便地求得圆的面积,这样自然拓宽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广度。 其实,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知识点也就那么多,但这些知识点在实际应用时却千变万化,绝不会像教材编排的练习那样中规中矩,这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基于此,教师在练习课中应在教材编排练习的基础上,适度拓展,让常规的练习不断焕发出新意,从而不断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经验等在思维的碰撞中慢慢积淀。
三、精巧设计练习形式
新颖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小学生而言,外在的教学形式有时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基于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年龄特征,结合练习内容的特点,甄选与之匹配的形式,让练习的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练习课时,笔者变换题型,或口算,或笔算,或判断,以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 这样反复的练习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于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创设了“攀登雪山”的情境,并借助“雪怪”设置关卡呈现了以下一组练习:
师:雪怪给我们带来了第一道题,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吧!
生:550÷5=110(位)。
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
生:直接可以口算。
师:是的,550÷5 我们可以直接口算,方便快捷。第一道题被我们轻松解决了,雪怪仍不放行,又增加了一道题,该如何解决呢?
生:296÷4=74(个),至少需要74 个盒子可以装完。
师:这回老师看到,大家都选择了笔算。确实,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笔算更加精准。第二关也被大家顺利闯过了,雪怪拿出了杀手锏,一起来看看吧。
生:够,这题我只是估算一下就可以了,296 盏接近300 盏,每盏5 元,300×5=1500(元),也就是说买300 盏才用1500 元,买296 盏1500 元肯定够了。
师:老师听懂了,你没有去列竖式计算296 盏彩灯需要多少钱,而是选择估算,非常棒的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1500÷5=300(盏),说明1500元可以买300 盏,那么雪怪买296 盏肯定够。
师:虽然1500÷5 还没学过,但根据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可以类推,这样同样解决了问题。
……
上述教学, 基于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笔者创设“攀登雪山遇到雪怪”的情境,将口算、笔算和估算融为一体。学生在应对“雪怪”的挑战时,没有被指定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根据不同问题情境的需要主动选择口算、笔算或估算来解决,在不经意间培养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兴趣盎然的。 试想,倘若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三道习题,学生的兴致不会这么高,练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总之, 练习课教学需抓住数学知识的本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紧扣教学目标、深挖教学内容、精选练习形式,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努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二次认知和深入理解,并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