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的长株潭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2020-09-17原碧君汤春玲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新型城镇化

原碧君 汤春玲

摘要: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测度某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对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对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质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南省的长株潭地区对提高湖南省的各方面实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株潭地区的推动力,进而使得湖南省各方面综合实力均得以加强。本文在结合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以及考虑到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下,从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株潭各区县2018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最终给出2018年度综合评分。

关键词:长株潭;因子分析;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0-0109-03

城镇化除了对公共设施比较重视之外,环境的宜居度也是城镇化需要注重的要点,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环境也可以提供周围民众的幸福感。国内学者曾伟等[1]把实现现代化的五个指标放在武汉市的新型城镇化里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城镇化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张春玲等[2]在对河北省县份构建体系研究时发现省内的城乡发展主要受历史、政治、经济等影响;熊湘辉等[3]发现城镇化发展主要是靠政府推行的政策来进行前进;朱鹏华等[4]认为如果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势头减弱,那么一定是人口和土地在急剧扩张。而国外的学者则有以下的发现:Cobbinah P B等[5]发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会影响现在城镇化的发展状况;Dadi D等[6]在走访杜克姆城市时发现,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土地用途变化的主要动力。作为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长株潭地区掌握着全省生产总值的2/5,在2018年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70%以上。目前湖南城镇化已经处于一个以发展质量为主相对成熟的时期。

一、 新型城镇化的概况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作为党的十八大重大国家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城市和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协调发展,不仅要对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要侧重于减少资源的消耗,还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这才真正做到了和谐发展[7]。

2.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作为注重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即关注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关注粮食健康发展,对城乡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以往农村与城镇分裂的体制,这样的新体制可以使两者得到结合;新型城镇化会根据城镇和农村的特点,鼓励发展适合各自的企业,但是又使得两地的产业产生依赖程度;而且会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调整两地的企业空间,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的合作和竞争[8]。(2)打破二元制度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创新,已然成为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这种创新是指围绕城镇规划方面的管理制度而进行的创新,涉及范围非常广,其中不仅关系到社会和文化部门,同时与教育和环境也颇有关联。解决这些问题都要在已有的相关制度基础上,突破旧的制度并加以创新。(3)现代高效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环境生态化、经济效率化、产业升级化一直都被尤其重视。然而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所不同,城镇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集中,而工业化的发展能够让人口集中变得深度化,很多规模较大的工业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工业和贸易集中于城镇中心,这样会大力吸引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得城镇化发展的得以进一步提升。由于新型城镇化自身的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使得它与工业化一直可以相互促进,最终加速城镇化的步伐[9]。

二、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着遵循科学系统以及代表性的原则[3,10],结合湖南省当前的发展,把握城镇化发展明显的特征,从经济发展现状、生活水平等五个方面,设置了如下12个指标对长株潭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见表1)。

1.经济指标。经济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人均产值、收入、消费等方面进行评价,因而选取了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2.社会基础设施指标。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并最终要实现和谐社会发展,那么一些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也会相应得到完善,因此社会指标主要选取有医保覆盖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和居民自有现住房面积。

3.人口与土地指标。当前的人口流动趋势就是向城市集中,这样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增加,所以人口的密集程度對城市化也有一定的意义。

4.生活标准。当经济发展繁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相应的改变,所以这一指标也能体现城镇化进程。

5.统筹指标。为测度城乡协调水平,打算引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体居民总收入之比进行评价[11]。

我们首先要将所获取的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把这些数据变换成为无量纲数据,最后把各组数据综合处理。具体方法采用标准分数法,用单个指标减去平均数再除以标准差,公式表示为Z=(x-μ)/σ,其中x为单个指标值,μ为平均数,σ为标准差。用SPSS软件操作结果见表2。

三、长株潭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

1.数据来源。

选取长株潭21个区县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市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而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具体选取12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KMO值为0.742,检验统计量大于 0.5,所以检验计量值已经符合要求。Bartlett显著性小于0.05,说明以上选取的指标能够进行因子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来的数据代表变量对公因子的依赖程度,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数据超过 0.8,说明这些变量提取的合理性。接下来将旋转以后的矩阵数值指标分为3类,并以此命名,可以得到含义解释见表4。

由表4可得,第一个主因子在居民自有现住房面积、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城镇人口占比、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体居民总收入之比这7个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可以命名为社会保障水平因子。

第二个主因子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的载荷较大,这2个指标。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

第三个主因子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均建成区面积、恩格尔系数比重上的载荷较大,这3个指标主要反映长株潭地区的生活水平。可以命名为生活水平及人口土地因子。

根据各个主因子分數,得到各个主成分表达式,进一步计算长株潭地区各区县分别在各个主因子的不同分值(表5)。

2.因子分析结果解析。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得到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县因子排名(表5)。其中株洲市以及湘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我们不难看出,株洲县、茶陵县以及炎陵县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它们已经进入城镇化水平的稳定发展阶段。在分析2018年的整个年份中,长株潭三个地区内部的县区发展就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整体来看,湘潭的经济与一些资源的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株洲,最后是长沙市。但是翻阅年鉴查阅资料时发现,长沙是这个城市带中经济发展最快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尤其是长沙的芙蓉区只有城镇人口,而且长沙市的整个发展在早些年就已经趋于城市化的水平了,而作为长株潭地区的另外两个城市则是在成立了经济带之后才快速发展起来的,并且可以看出湘潭的发展速度要明显快于株洲的发展力度,并且湘潭整个的物资利用率就要比湘潭的好一些。纵观株洲的整个发展分析,它的资源 利用极度不平衡,虽然株洲县的发展是最好的,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处于落后的阶段,在这个城镇化处于加速扩张的阶段,更要充分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四、长株潭地区发展提升路径

在长株潭地区加快发展城镇化的背景下,此次研究结果符合新型城镇化的标准。为此,结合上文的分析与结论,提出以下四个观点。

1.城乡规划统计管理。这个措施能够使当地的产业布局合理,土地利用最大化,进而可以达到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局面,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12]。

2.升级城市基础设施。湘西和湘南一些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落后,这里常住的人口较多,必须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比如改善居民的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并同时改善生活用水等问题,会逐渐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

3.大力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基础上,加大对企业排污的排查,增强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各地区居民提高环保意识,保证环保思想与行动一致[13]。

4.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的经济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使当地的就业情况上升,进而稳定当地局势,还可以加速当前整体区域的经济流通,盘活区域经济。

有了以上优化建议,长株潭地区在发展新型城镇化时就可以避免发展瓶颈,从而做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伟,严思湘,田家华.基于因子分析的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2):114~117.

[2]张春玲,杜丽娟,马靖森.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1):102~108.

[3]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2):44~63.

[4]朱鹏华,刘学侠.新型城镇化:基础、问题与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1):114~122.

[5]Cobbinah P B,Aboagye H N.A Ghanaian Twist to Urban Sprawl[J].Land Use Policy,2017,(61):83~95.

[6]Dadi D,Azadi H,Senbeta F,et al.Urban sprawl and its impacts on land use change in Central Ethiopia[J].Urban Forestry Urban Greening,2016,16:132~141.[7]李树琮.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3~5.

[8]杨长明.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J].城市观察,2011,(5):88~94.

[9]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65~74+140~141.

[10]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1]孙雪,杨文香,何佳.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124~126.

[12]彭革.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

[13]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03):101~105.

作者简介:

1.原碧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

2.汤春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新型城镇化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