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西冯封村元代成套雕砖俑探析
2020-09-17孔德馨
孔德馨
摘 要:河南焦作西冯封元墓出土了26件砖俑,这些砖俑形象不仅包含五人杂剧,还包含了蒙古舞、女真舞、民间社火舞等丰富内容,是认识宋元时期中原北部地区戏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宝贵的历史遗存。另外,在艺术塑造上,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出土的砖俑相比,西冯封砖俑造型生动逼真,线条刻画精致,说明宋金元时期焦作地区的民间杂剧流传较广,发展程度较高。
关键词:元代;焦作西冯封村;杂剧砖俑;散乐砖俑;社火砖俑
1 墓葬情况
西冯封元墓位于豫北焦作西郊10千米的西冯封村,距出土宋杂剧雕砖的温县约43千米,距山西晋城约70千米。该墓于1965年在社员挖地窖时被发现,出土砖俑5件。前室墓壁上镶嵌有砖俑18件,均已脱落,其中包括侍吏俑5件,男、女侍俑各1件,其他散乐、舞蹈俑11件。其中男、女侍俑较高,男俑高49厘米,女俑高46.5厘米,是整座墓出土的雕砖俑中较高的两件。其他俑的高度为31~45厘米。男、女侍俑应是嵌在甬道两侧的大型俑(图1)。后室八壁各有一件砖俑:北壁镶嵌僧俑1件,东北壁童俑1件,东壁童俑1件,东南壁击鼓俑1件,南壁吹笛童俑1件,西南壁持节板童俑1件,西北壁扛牌童俑1件,西壁持伞童俑1件。整座墓葬共出土26件砖俑,其中2件侍吏俑已残。
2 砖俑服饰
西冯封墓出土的这批砖俑根据其形象可大致分为两类:Ⅰ类是服侍砖俑,Ⅱ类是表演砖俑。前室18件砖俑中,男、女侍俑是Ⅰ类,他们的职责是服侍墓主人,一人托盒,一人执壶。其他砖俑是Ⅱ类,又可分为杂剧队、奏乐舞蹈队。奏乐舞蹈砖俑按服饰可区分出两队:一队7人,一队2人。后室8件社火砖俑可归为Ⅱ类表演类砖俑。
Ⅰ类:男侍俑五官刻画精细,面无表情,头戴帽,身穿窄袖长袍,腰扎布带,于腰正中结扣,袍下微露双足,双手环握一带柄瓷注(图1.1)。女侍俑头梳双髻,内穿左衽短襦, 下穿百褶裙,外罩窄袖对襟长衫,不露足(图1.2)。
Ⅱa类,5人杂剧砖俑。其中,呼哨砖俑(图2.1),副净色,头微仰起,头戴软翅巾,翅脚已失,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蹬靴。左手持拍板,右手作吹哨状。叉手砖俑(图2.2),副末色,头戴圆帽,帽顶与帽左侧饰物已失,服饰与呼哨砖俑一样,但腰系布带,于腹下结扣,双手叉于胸前。执笏砖俑(图2.3),装孤色,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大袖长袍,腰系带,微露足,双手执笏,笏已失。舞蹈砖俑(图2.4),引戏色,头戴帽,似软翅巾,饰物已失,服饰与上述砖俑类同,左手下垂持节板,右手伸于胸前,执物已失,根据宋杂剧雕砖可推出其手执物应为扇子。“末泥”砖俑(图2.5),头戴幞头,身穿矩领窄袖短袍,腰间短袍拽扎,并围有短敝膝,右臂已失。
Ⅱb类砖俑,这一类砖俑从角色职能上看,有表演舞蹈的,如手臂上举砖俑(图3.1)、双臂前举砖俑(图3.2,俑右手拳中有孔,持物已失)、合掌砖俑(图3.3)、握酒瓶砖俑(图3.4,从服饰上看该俑应归于本组,其一手拿酒瓶,一手拿着小酒杯,像是表演中的道具);有负责奏乐的,如弹三弦砖俑(图4.1)、吹排箫砖俑(图4.2)、打节板砖俑(图4.3)。该组砖俑都身穿矩领窄袖长袍,图3.1、图3.4、图4.1中的砖俑长袍垂至膝,图4.3中的砖俑长袍比较长;图3.2、图4.2中的砖俑将“襟角系于腰间”,围有敝膝,下身穿短裤,内里又套有一层裤子;图3.3中的砖俑是将袍下摆中间部分拽扎在腰带中间,并围有遮裆的敝膝,下身穿有短裤,短裤内又套有一层裤子,裤腿掖在靴子里。发式可以分为三型:第一型,头顶髡发,辫发垂于两肩(图3.2、图4.2、图4.3);第二型,头顶中分编发,将编发和脑后辫发之间的头发剃去,脑后留有辫子(图3.3、图3.4、图4.1);第三型,头梳髻,髻残,辨认不清,脑后辫子缠绕到额前(图3.1)。
Ⅱc类砖俑,作蒙古人打扮的奏乐舞蹈队(图5)。这两件砖俑与其他砖俑服饰明显不同,他们头戴四方瓦楞帽,无法看清具体发式,但可以看出他们的头发是辫于耳后的,身穿圆领紧袖袍,腰间系有辫线袄子,脚穿靴,一个手臂上下垂摆,做舞蹈状,一个两手横笛(笛已失),以音乐伴奏。《元史·舆服志》载:“辫线袄,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辫线袄一般作为侍卫、武官穿戴的戎服,在这里作为舞蹈俑的衣饰,更好地突出了滑稽的效果。“四方瓦楞帽,用细藤和牛马尾做成,上小下大呈四楞平顶状,顶上有一块料孔石。”元代服饰多见于话本小说中的插图、壁画等,如元至顺本《事林广记》中的《宴饮图》《双陆图》等,实物资料相对较少,这两件砖俑是难得的实物资料。
Ⅱd类砖俑包括僧俑、童舞俑,童舞俑又可分为伴奏俑和跳舞俑。僧俑为光头,颈带有一串念珠,上身穿左衽窄袖袄,腰束带,下身穿褶裙(图6.1)。童舞俑发式上较统一,都是头扎双髻,髡发;服饰上,砖俑下身都穿及膝短裙,腿穿裤,腰系带,脚穿圆头鞋,上身则穿着不一。图6.2中的吹笛俑,上身穿半袖齐胸开襟小褂,系肚兜,袖衣下摆于胸前结扣,双手持横笛,做吹奏状。图6.3中的持节板俑,戴项圈,穿半袖开襟小褂,系肚兜,双手打板。图6.4中的击鼓俑,上身斜披彩带,袒胸露乳,左手持手鼓,右手握鼓椎作敲击状。图7.1中的扛旗俑,戴项圈,上身穿半袖齐胸开襟小褂,有垫肩,系肚兜,肩扛旗,有飘穗。图7.2中的扛瓜俑,穿肚兜,袒胸露乳,肩扛長条袋装物,有学者认为该物是瓜。图7.3中的扛牌俑,戴项圈,穿半袖齐胸开襟小褂,褂襟处用带系结,系肚兜,手腕处戴有手镯,左手扶方牌;图7.4中的扛伞俑,戴项圈,穿半袖对襟小褂,褂襟处系结,肩扛伞,左手扶伞柄尾部。童舞俑双脚都呈跑跳状态,扛物砖俑其右臂呈内弓状,左手扶肩上扛物,右腿高屈膝,似与右臂协拍,左腿踩踏状,似在疾走。
3 研究现状
最早关于焦作西冯封墓的记载见于《河南焦作金墓发掘简报》,该简报说明了西冯封墓葬的墓室结构、砖雕、砖俑等,对砖俑的形态、服饰都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根据墓葬的仿木结构、斗拱造型、圆锥形顶以及砖俑发式等情况,判定该墓属于金代墓。1983年,孙传贤先生发文《焦作市西冯封村雕砖墓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认为“该地区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墓葬,在建筑风格上也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承袭的关系。尤其是在晚期墓中,出现早期墓葬的某些特征,则更在情理之中”,并不能凭墓葬结构判定该墓属金代墓。孙先生又在文中探讨了砖俑的艺术形象,通过对其服饰、发式的研究探讨,说明该墓应属元墓。廖奔先生在著作《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通过对砖俑发式、笠子帽、三弦的分析,认为西冯封墓定为金墓比较稳妥,并以此展开论述。而在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九篇《一组蒙古人乐舞俑》中,称西冯封墓出土的砖俑为“元代陶俑”,但又在文中注出“据最近报告,实金墓中物”。本文持元墓观点,会在下文中有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