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苏区时期长汀公营工业系列文物赏析
2020-09-17李鸿
李鸿
摘 要:文章通过赏析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馆藏苏区时期长汀公营企业使用的物件,了解当年长汀公营工业发展的情况,佐证长汀在苏区时期为支援革命、保障军需民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苏区时期;长汀;公营工业
“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①兴办公营工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大规模革命战争的供应需求,通过根据地工业发展,保证革命战争的物资需求,同时解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
长汀地处闽赣交通枢纽,经济繁荣。汀江航运的开通,促进了商业贸易,长汀成了福建西部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商业和手工业最为发达的一个城市。为保障军需民用,长汀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原有工业基础,组织个体,因地制宜,逐渐建立和发展公营工业。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印刷厂的石印机
图1中的这台手摇式石印机主体架构材料为铁,再配以石、木等材质组合而成。石印机上端横梁处嵌着铜质椭圆形标牌,写有“上海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制造”字样,另一面铸有“NO.427”字样。石印机中端石印平台,由方形木条、石印石(已断裂)、铁皮组成,可前后移动、升降。下端为四条坚固的石印机腿。
这件文物是由毛家后人于1973年捐赠给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收藏,它在革命的不同时期印刷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品,见证了党的红色印刷事业的发展壮大。
1921年,毛家在长汀县城开设毛铭新印刷所,引进石印、铅印技术和设备,掌握了先进的五彩印刷技术,使印刷所成了瑞金、上杭、武平等十多个县中设施设备较为先进齐全的一个印刷所。
红军印刷所是在毛铭新印刷所的基础上建立的。
早在1926年“五卅惨案”一周年之际,印刷所就印刷了影响力极大的《五卅的流血》《汀州学生联合会对五卅惨案一周年纪念宣言》。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部队途经长汀,时任起义军革命委员会委员、秘书厅长的吴玉章专程来到毛铭新印刷所了解印刷业的相关情况,并看望在印刷所工作的老战友毛钟鸣,向他讲明印刷所对革命的重要性,让他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把印刷所办下去,以应将来革命的需要。1929年,红四军首次入闽时,为宣传党的纲领、政策,印刷所又印刷了《六大决议案》《十大政纲》《红四军司令部布告》《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告绿林兄弟书》等。同年7月,印刷了军报《浪花》。1931年11月,在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毛铭新印刷所人员赶往瑞金,为大会印刷了大量的文件和大会日刊。不久之后,在长汀组建了红色印刷厂和闽西列宁书局,毛铭新印刷所负责《红旗》《青年实话》、地方党政机关文件、宣传品、儿童识字本和马克思、列宁像及红军军用地图等印刷工作。1933年冬,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印刷所从长汀县城迁至古城与瑞金交界的井头村,1934年3月,又迁往江西瑞金下坝子村,毛家人将印刷所的所有设施设备全部捐献给少共中央,之后印刷所改名为《青年实话》印刷所,长征前并入中央政府印刷所。根据组织安排,毛钟鸣留在长汀县城,以毛铭新印刷所作为掩护,从事公开或隐蔽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长汀毛铭新印刷所进行公私合营,改名为长汀印刷厂。
毛泽东曾称赞印刷所是“制造精神炮弹的兵工厂”,而这台珍藏在博物馆里的石印机就是制造精神炮弹的机器。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被服厂的工具
图2~图5是一组红军被服厂使用的工具,分别为布线袋、剪刀、尺子和烙铁。1929年3月,红军首次入闽前,驻扎在长汀的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有一家私人被服厂,专门负责给郭凤鸣的军队制作军装,工人设备齐全、先进。红军首次入闽后,缴获了这家被服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军被服厂。
红军被服厂成立后,组织了工会,改变了工人们的上班制度,原先工人们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现在实行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不但保障了工人的权益,还减轻了工作的强度,大家都兴高采烈地为红军服务。红军首次入闽时,全厂60多个工人,10多台日本的新式缝纫机,开足马力,连续赶工,为红军赶制了4000套的军服,这时的红军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正规军装,灰蓝色的军服整齐精神,军容焕然一新。
红军被服厂后来归属红军供给部管辖,成为中央被服厂的第二分厂,工人也发展到300多人,分别设有裁剪、车工、产品检验、手工等几个车间,工厂主要为部队生产所需的军衣、军帽、绑腿、干粮袋、子弹袋、被子等。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织布厂的梭子
1930年,联合组织了长汀县城的九家个体纺织厂,成立中华织布厂。图6是工厂当年使用的梭子。织布厂有工人300余人,手摇纺纱机、织布机共100多台,既可生产柳条布、格子布、雪花布、白布、灰斜布、蚊帐布等,又可生产部队急需的医疗纱布,生产的产品不但供应军需还供应民用。1931年9月,织布厂迁往瑞金城西门外肖家祠,由红军干部张昭明任厂长,这时的工人有400多人,每月可产布匹和医疗纱布等18000多匹,保障了老百姓和部队的需求。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斗笠厂的铁竹刀
长汀山区多竹,春季多雨,斗笠是老百姓家中的常用物品,斗笠制作在长汀非常普遍。传统斗笠的制作工序由破篾、编制、刷油组成,图7中的这种铁竹刀是制作斗笠时破篾使用的,工人们人手一把。
为提供部队所需的斗笠,红军军需处在长汀设有斗笠收购站。1931年冬,为了更好地保障部队需求,决定在原斗笠收购站的基础上,组织汀州个体斗笠工人,成立了红军斗笠厂。红军后勤部派周信彬担任厂长,全厂有工人108人,干部3人,每月可生产斗笠6000顶左右。工厂按照计件领取工资,熟练工人一个月最高可拿15元以上工资,普通的也有9~12元。
斗笠是每个红军战士的重要装备之一,因此毛泽东同志十分关心斗笠厂的发展。1932年冬,他来到工厂视察,和工人们交流谈心,讲做斗笠的重大意义,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平顶、平沿”的斗笠式样改良意见,同时让工厂为支持革命战争,多想办法提高斗笠的产量,工人们满怀热情,干劲十足。毛泽东离开后,工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着斗笠编织技术,把斗笠款式由尖顶改为平顶,将原先斗笠周围双层竹片夹的边沿,改成了缠圆边的边沿,再用篾青紧紧缠缚。笠面里夹着双怪的油纸,再刷上桐油,印上“工农红军”四个字,斗笠变得既轻便又耐用,既結实又好看。改良后的斗笠能遮阳能避雨,休息时可垫坐、可扇风,睡觉时平整的笠顶还可以当枕头,行军打仗时背在身上,边沿也不容易磨破衣服,深受红军战士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