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的可行性研究

2020-09-15王皖徐凤娇张超秦挺鑫

科技智囊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创新

王皖 徐凤娇 张超 秦挺鑫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现有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的产生过程,分析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面临的困难和可行性,提出率先在优势领域面向创新建立国际标准组织的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标准化领域的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s launch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China-l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at,this paper proposes to take planning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n advantageous areas first,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standardization,enhanc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nnovation

一、引言

国际标准组织主要有两类,由《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协议》附带的INDEX文件认可的国际标准组织称为法定国际标准组织;具有全球影响力却没有被纳入WTO TBT或SPS协议的标准组织,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等,它们制定的标准也具有国际影响力,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组织,被称作事实国际标准组织。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开始高度关注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和影响,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技术标准的作用,并不断通过研制国际标准或建立国际标准组织的方式达到增强竞争能力,占领市场的最终目的[1]。例如,美国虽然已经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这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要参与国,但是仍然要建立IEEE和IETF两个组织,创立IEEE是因为美国意图抗衡欧洲在ITU和IEC的国际影响力,创建IETF则是为了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互联网领域建立自己主导的事实标准组织。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够在某一领域成立国际标准组织,全球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就会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我国,从而使得标准组织不断自我强化,不断获取新的技术和创新思想,通过国际标准组织的运作,使我国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不断地保持在产业前沿。所以,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对于推进我国技术革新、提升我国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主要通过介绍美国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和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两大标准组织的产生过程,分析建立由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面临的困难和可行性,提出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的具体建议。

二、IEEE和IETF的成立及其启示

IEEE最初是由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和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合并而成的,目前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会。此前,AIEE主要涉及的领域是有线通讯、照明和电力系统,IRE涉及的领域则是无线电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者的领域边界越来越模糊,最终合并成了IEEE。所以IEEE最初成立时,主要擅长有限通讯和无线电工程,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其领域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其在计算机、电信、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学术领域是权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其发展过程中,IEEE逐渐认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因此专门设立了IEEE标准协会(IEEE-SA),负责标准化工作。标准协会制定的标准也涉及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元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多个领域,在国际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与IEEE一样,IETF最初也是仅仅有几个企业和部门参与,规模只相當于一个小的特别工作组。IETF主席Fred Baker介绍说,1986年1月第一届IETF会议举办的时候与会者才21人,直到第七届会议于1987年7月在弗吉尼亚McLean的MITRE举行,才首次有逾百人参加,这时的IETF虽然打着更专业和开放的标准化实体的旗号,为计算机出版界所宠爱,但是到1990年仍然因为规模较小而近乎消失。1993年该组织才开始逐渐壮大起来,因为互联网正在成为下一个超级交流媒介,在没有其他竞争力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领域内人员都试图通过IETF这个平台做出自己的成绩,所以当时工作组的规模迅速扩大[2]。

由此可见,大部分国际标准组织开始不过由几个企业和部门参与,起初也仅仅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此后因为坚持不懈的运作,才逐步塑造了全球影响力,在国际标准话语权上有了一席之地。从美国的两大国际标准组织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为我国日后国际标准组织的构建提供借鉴。

首先,国际标准组织起始于一个领域基础性的创新,并且需要技术创新转化为产业的成果。有了前期的技术和产业积累,去除了盲目性,创立国际标准组织才具有可行性,组织运作的成功率才能更高。第二,要发挥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作用。企业是战斗在产业第一线的组织,他们更具慧眼和经验,而研究机构是技术和产业相互转变的重要枢纽,吸纳企业和研究机构,使他们逐渐转变为标准组织成员,标准组织的运作才更容易。第三,通过向全球输出事实标准的形式扩展标准的影响力。如果想运作国际标准组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而这就需要事实标准的推出。现有的国际标准组织都是在建立组织的同时,不断牵头研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实标准,然后一步步扩大影响力,使标准研制和组织运作齐头并进,稳居领头羊位置的。第四,需要以现有技术和领域为基础,不断创新和拓展。发达国家创立的国际标准组织,最初涉及的领域比较少,都是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扩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吸纳其他领域的技术成果和创新思想,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和规模,占有的市场才越来越大。

三、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面临的困难和可行性

(一)我国国际标准组织战略面临的困难

1.我国标准化的发展相对发达国家比较滞后。国际标准组织战略的起步阶段要鼓励中国的企业或研究机构积极提出国际标准的方案,利用国际标准组织的影响力推广标准,这样可以首先取得国际的认可。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虽然已在世界上占有显著的位置,但是标准化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毫无疑问,标准为各贸易大国争夺的重点,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先行和升级也造成了壁垒,所以要捅破发达国家已经造成的标准壁垒,冲出我国自己的一条国际化道路并逐渐壮大,还需要时间。

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引起竞争对手的警惕。众所周知,中国曾取得了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的初步成功。当时中国在通讯领域的技术、知识和专利的积累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具备了提出标准的能力,这是成功的前提。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偶然性,在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我国受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重重阻挠,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不惜用中国市场作为筹码,才争取到这次机会。欧美国家一直低估中国的标准运作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他们对TD-SCDMA的干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政府顶着巨大压力才有了TD-SCDMA的成功。但这次的成功也使欧美国家更加警惕和抵制中国标准,此后我国试图建立的标准虽然也做了各方面的充足准备,提交过程中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在欧美国家的阻拦下,还是一直没有能够成功。而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标准”战略之后,欧美国家更是提高了警惕,牢牢守住他们的技术标准,并且还通过控制国际标准组织抵制发展中国家。

3.无经验借鉴,需要从零突破。国际标准组织的创立在我国还是空白,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国外发达国家主导构建的国际标准组织虽然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是某些方面并不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所以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

总之,我国创建国际标准组织面临着重重困难,内部水平的亟待提高,国外势力的重重阻挠都是需要我们正视并逐一克服的困难。

(二)中国国际标准组织战略的可行性

雖然有困难,但是只要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有成功的可能性,要想成功建立国际标准组织,必须提高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标准化水平,反过来说,这三个方面提高了,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就指日可待。

目前虽然我国的技术积累还不足,产业竞争力还比较弱,但是有数据表明中国近几年在科技含量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甚至有学者称这些已经威胁到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3]。这说明我国的高科技实力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经过1G至4G的跟跑阶段后,不久前,我国拿下了5G编码方案,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崛起。再如,中国将主导防止国家级机密信息被第三方窃取的新一代密码技术“量子密码”的规则的制定,由中国提出的制定量子密码安全国际评估标准的构想,也已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批准,这意味着国际组织已认可中国这一新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后在这领域我国将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中国虽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影响力还不够大,但是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其他多个领域已经建立了自己主导的或者作为重要参与者的组织,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东盟+论坛、中非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美国学者Christopher·J·Forster曾指出,中国以现阶段的发展速度,未来将会在财富、贸易、科学等方方面面取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先地位,更有可能削弱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4]。由此看出,我国在各个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壮大起来,构建其他国际组织的路径和思路,完全可以应用至标准化领域,从而逐渐增加标准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指出,中国标准化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中,正在经历四个转变:1.体系架构转变:标准体系架构层级由政府主导的一元结构向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二元结构转变;2.标准化领域转变:标准化由工业领域向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全面拓展转变;3.标准化机制转变:标准化工作由重标准制定向标准制定、实施及实施监督全过程管理转变;4.国际标准化参与程度转变:中国标准国际化工作由单纯采用国际标准向采标、参与标准制定和标准化治理全方位国际化转变。这说明我国的标准化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期和关键提升期,无论是标准化的机制,还是标准涉及的领域还是国际标准化的参与程度,都在全面提高,这也表明在近阶段,我国的标准化在社会各界逐渐重视的情况下,其水平在整体提高[4]。

四、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的建议

(一)率先在优势领域筹划国际标准组织的建立

在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的情况下,需要先在优势领域寻找突破口,在优势领域建立产业与标准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更多地利用已有基础,促进国内标准化组织和产业联盟积极寻求变革,增强行业领导力。寻找时机利用国内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或产业集群优势,在区域或国际上展开广泛的活动,形成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二)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际标准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标准竞争情报是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战略制胜的利器,所以企业会密切关注并掌握国际标准竞争情报,对于我国标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是真正的技术核心,也是标准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而且企业和科研机构有大量的人才,人才也是决定国际标准组织成功构建的重要因素,有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加入,标准组织就有了中坚力量。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已进入标准竞争阶段,企业标准战略管理也成为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标准会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程度,这是能够达到双赢和良性循环的战略。所以,要想成功构建国际标准组织并进行良好的运作,需要改进各主体之间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产业和技术标准化多元参与的合作和协商机制,提高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更好地整合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标准化建设[5]。

(三)适时制定“国际标准组织战略”

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成果,标准组织则是创新形成和产业化、标准化的孵化器,偶尔推出一个创新成果对于我们来说不难,但是要想建立持续创新的机制,并持续不断地保持在产业前沿却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技术标准组织这样创新机制的力量。所以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战略缺一不可。

国际标准组织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我国要想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慎之又慎,而就我国的发展速度来看,这样的机遇并不是遥遥无期的,甚至可以说已经能够预见到它的到来,因此应在我国“国际标准化战略”中认真筹划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战略。

(四)面向创新建立国际标准组织

面向创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建立國际标准组织本身就是自主创新的体现,是国家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上升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一般说来,自主创新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一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层面的创新,主要依靠市场需求、利益获取或企业家驱动,属于个别分散型创新;第二个层次是将国内的创新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可以复制的创新体系,这个层次的创新是体制性的创新;第三个层次是通过标准组织、行业协会、全球性的创新奖项等组织或方法,使整个国家的创新体制在全球创新生态圈中排在前列,吸纳全球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思想,甚至将国际创新成果为我所用。所以说,创立国际标准组织本身就是自主创新最高层次的体现。

另一个方面,国际标准组织的创建必须有特色、有优势、有创新,这样才能在世界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用户为主导

为了提高效率,以用户为主导和驱动力研制标准和成立标准组织。现在许多标准组织和标准的制定被主流厂家所控制,与用户最终的需求和意愿不相符,这样不利于标准的快速研制,也不利于市场潜力的挖掘,更不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将新的标准组织和标准发展建立在更民主的制度上,将标准发展最终权利交给用户,让标准直接接受用户和市场的检验,显然更有利于标准和标准组织的良性发展。

2.效率优先,鼓励先进技术的标准化

国际标准组织经常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是标准设定过程太复杂和太漫长,有很多矛盾难以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技术的先进性和标准化时机的问题,经常出现由于技术太先进,众多学者认为标准化的时机未到,而当大多数人认为时机到了,却又过时了的现象。所以技术先进性和标准化时机的统筹非常重要,找准时机是标准研制成功和标准组织成功运作的重要前提。

鉴于此,新的标准组织应以持续改进的方式去发展标准,一开始不必追求标准的完善性,可以边提升技术的先进性、边修订标准、边以新换旧,而不是在技术成熟以后再进行标准化;其次要鼓励先进技术的标准化,有些企业和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固守旧技术,不想更新换代,以“标准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为借口阻碍新技术的标准化,以此实现自己长期垄断的目的。这种观念短期内看似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会大大打击创新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并且不能使标准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长期来看,非常不利于产业的自主创新,对于市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要转变各企业尤其是少数寡头的观念,在尽量照顾大多数企业的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先进性技术的标准化。

3.注重多样化发展,多领域拓展

发展标准的根本目的是兼容,要在多元性技术的应用和统一技术应用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平衡点。过度统一不利于市场的活力,也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潜力,而如果标准化过低,则会降低市场效率,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多元和统一的平衡是当前标准发展的关键,更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此外,从现有发达国家创立的国际标准组织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在原有的技术领域基础上,会不断拓展周边领域,多样化发展,找到多个技术支点,这样更有利于组织的发展,而不会因为核心技术成为瓶颈技术,又没有其他技术的替代而受到阻碍。

4.鼓励打破“群鱼效应”

打破“群鱼效应”的本质是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这在标准发展中无疑是很重要的。在技术标准形成的最初阶段,往往只是少数的专家在一起研究出结果。由于“群鱼效应”的存在,后来参与和介入到标准研制的专家们可能因为碍于权威,不会挑战标准的思想内核,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发现前人成果中的问题。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更先进的理念或技术的参照下发现了问题,而仅仅因为代价太大、壁垒太高,所有发现问题的人都规避问题,“群鱼效应”的危害就会逐渐凸显出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际标准组织都还没有可以避免“群鱼效应”负面影响的机制,如果我们能吸取这方面的教训,率先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鼓励打破思维的禁锢,这将成为我们在创建新的国际标准组织时进行突破的一个机会。

五、结论

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对于推进我国技术革新、提升我国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在现阶段这项建议虽然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构建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房庆.审视标准化与国家竞争力[J].科技成果纵横,2004(06):9-10.

[2]本刊(《计算机与通信》)记者.IETF主席Fred Baker访谈[J].计算机与通信,1999(10):18-19.

[3]成文清. 美国对华科技壁垒政策与中国的应对[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佚名.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研讨标准化战略[J].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9, 52(6): 3-4.

[5]冷宇,窦明池. 全球化背景下标准化战略路径浅析[C]. 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8:607-610.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创新
中国广电700MHZ大带宽提案成为5G国际标准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发布首个国际标准注册中心落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