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吸虫和钩虫混合感染1 例报告

2020-09-15王贝贝吴婉君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钩虫肝吸虫嗜酸

王贝贝 吴婉君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可导致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致胆管癌,是危害人体的重要寄生虫[1-3]。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血液和肠黏膜为食从而引起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严重的钩虫感染可导致患者消化道出血[4]。寄生虫经过多年的防治,目前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5-6],从而当患者出现贫血或消化道不适时,临床医师很容易忽略寄生虫的感染。本文报道1 例肝吸虫和钩虫混合感染导致患者贫血的案例,望广大医务人员重视大便镜检对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性,并警惕多重寄生虫感染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2 岁,农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10 余年前确诊为肾病综合征。1 月余前双下肢水肿加重伴尿频尿急,腰部时有酸痛,遂到三江县某医院住院治疗,查尿常规:蛋白1+;24 小时尿蛋白5.29g/24h;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4%、淋巴细胞百分比16.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8%、血红蛋白96g/L。经对症治疗后尿频尿急、腰部酸痛症状稍减轻,出院仍有双下肢水肿及贫血,现为求系统诊治,遂到本院急诊就诊,急诊拟“水肿伴贫血”收住肾病科。入院症见: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伴困倦乏力,尿量减少,尿频、尿急,无尿痛,大便未见异常。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 余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联合厄贝沙坦控制血压。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轻度贫血貌,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听诊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腹部静脉显露曲张;腹肌柔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无触及包块。右肾区叩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 次/分。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该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2019.02.21 查血液分析:血红蛋白(HGB)92g/L,嗜酸细胞百分比(EO%)6.6%;肝功能:总蛋白(TP)47.9g/L,白蛋白(ALB)25.2g/L;血清铁三项检查:血清铁(Fe)3.5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42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8.3%。

经对症支持治疗1 周后复查肝功能:2019.02.28 查总蛋白(TP)57.0g/L,白蛋白(ALB)29.0g/L;血液分析:淋巴细胞百分比(LYM%)18.30%,嗜酸细胞百分比(EO%)9.8%,血红蛋白(HGB)95 g/L,红细胞比积(HCT)29.9%,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1.4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19.6p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19.9%。

患者下肢水肿症状减轻,可平卧休息,但贫血改善不明显,考虑除了肾性贫血,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贫血。患者嗜酸细胞百分比升高,加查大便常规:生理盐水涂片法查见肝吸虫卵(图1)和夏科雷登结晶(图3);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见钩虫卵(图2)。

图1 肝吸虫卵10×40

图2 钩虫卵10×40

图3 夏科雷登结晶10×40

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食鱼生史及下地劳作史。由于本院吡喹酮片及阿苯达唑缺药,嘱出院后到当地医院用药治疗肝吸虫和钩虫感染。10 天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口服打虫药3 天后查大便未检到肝吸虫和钩虫卵,而后又连续查了两次亦未见有;5 天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升高到110g/L,嗜酸细胞百分比(EO%)4.6%。

2.讨论

近年来,广西地区随着其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公共卫生教育的普及,寄生虫感染检出率大幅度下降[7]。但广西为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温暖,有寄生虫繁殖的自然条件[8-9]。广西地区有食用“鱼生”的习惯,食入“鱼生”易感染肝吸虫,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鱼生”史,警惕肝吸虫感染。由于钩虫感染率的降低,临床医生容易忽略该病可以导致患者贫血[10],因此对于贫血患者要警惕钩虫感染。本例患者不明原因贫血,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钩虫卵。综上希望广大医务人员重视寄生虫感染并加强这一方面的业务培训,在大便常规检查镜检时请务必低倍镜看完全片,并适当应用饱和盐水浮聚法,以此提高寄生虫的检出率,降低寄生虫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

猜你喜欢

钩虫肝吸虫嗜酸
三明地区中老年人钩虫感染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恩平市居民肝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的MRI增强表现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高度酒杀肝吸虫没那么简单
猪肉钩虫 根本不存在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