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在押人员疑似维生素B1 缺乏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0-09-15刘碧萱刘晓勤郑汉军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在押人员缺乏症麻木

刘碧萱 刘晓勤 郑汉军

(上海监狱总医院内科 上海 201204)

维生素B1 缺乏症,又称脚气病,是因食物中维生素B1,即硫胺素摄入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生率相对较低[1],该病发生情况的报道较少。但有报道该病在矿场、监狱等特殊场所,孕妇及婴儿等人群有爆发趋势[2]。而在我国,被监管人群中该病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某地监狱总医院近12 年收治的154 例在押人群中疑似维生素B1缺乏的患者,总结该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回顾性纳入2006 年1 月—2018 年6 月因肢体水肿、和(或)四肢进行性乏力或麻木收治在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内科的患者。诊断标准:根据陈灏珠等主编的《实用内科学》在维生素B1缺乏症中提到:有临床表现,不明原因水肿等可疑表现者,应立即给予试验性治疗,治疗后迅速好转,可作为诊断依据[1]。排除标准: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扩心病、心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慢性肝病、急慢性肾病、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长期发热、长期腹泻、肿瘤的患者。

1.2 分组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3],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分为3组。湿性脚气病:以肢体水肿为主要特点,和(或)伴有急性心功能衰竭、心包腔、胸腔及腹腔积液;干性脚气病组:肢端多发性神经炎、腱反射减退、进行性肢体乏力、肌肉萎缩,而无循环系统症状;混合性脚气病:结合了上述两组的共同特点。

1.3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住院病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季节、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各项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心电图、心超、胸腹腔B 超、肌电图,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统计2006 年—2018 年每年该病在我院住院病人中的构成比;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发病特点;对比3 组病人在维生素B12、叶酸、肌酸激酶、总蛋白等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每年该病在我院住院病人中的构成比

从2006 年1 月—2018 年6 月,每年维生素B1缺乏症在我院总的入院病人中构成比范围在0.032%~1.065%,一般都在0.4~0.5%,但在2012 年突然升高达到1.065%。见图1。

图1 该病在我院住院病人中的构成比

2.2 一般资料

具体见表。

2.3 治疗前后的辅助检查

入院时各项化验结果如下:50 例(32.7%)患者血总蛋白低于正常,其中有8例患者在治疗后复查,7例总蛋白升高达到正常,1 例仍低于正常。91 例(59.9%)患者血肌酸激酶高于正常范围,其中37例治疗后复查20例恢复正常,仍有17例仍高于正常范围;90 例患者完成血B 型尿钠肽(BNP)检测,53 例(58.9%)高于正常范围。104 例患者检测血叶酸,60 例(57.7%)低于正常值,100例完成血维生素B12检测,47例(47%)低于正常值;43例(28.1%)的患者尿酸高于正常值。

入院时共145 例行心电图检查,其中正常共72 例(49.7%);异常共73 例(50.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0 例(54.8%),窦性心动过缓19 例(26%),ST-T 改变共6 例(8.2%),窦性心律不齐共5 例(6.8%),左室高电压共3 例(4.2%);73 例异常心电图者经治疗后,有32 例复查,其中17 例(53.1%)完全恢复正常,15 例(46.9%)异常,主要表现为窦缓、ST-T 改变,左室高电压。共有140 例患者在入院时行心超检查,64 例(45.7%)正常,76 例(54.3%)异常,心超异常主要分布在湿性组和混合组,而在干性组13 例患者行心超检查,仅有2 例异常(1 例为轻度三尖瓣反流,1 例为左室临界值)。心超异常表现在心房增大及瓣膜反流,以左房增大及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为主,部分患者有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表现,而室间隔增厚极少;EF 值中位数为0.68,仅1 例患者小于0.5(为0.44),其余139 例均正常。心超异常的76例患者中有62例在治疗后复查,共有37例(59.7%)完全恢复正常(包括治疗前EF 值为0.44 的患者),25 例未完全恢复正常。68 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57 例(83.8%)提示周围神经病变,其余未提示异常。治疗前59 例胸腔积液,18 例有心包积液,28 例腹腔积液,治疗后全部吸收。肢体麻木乏力的患者中有22 例在入院时行腰椎穿刺,并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均正常。

2.4 治疗效果

湿性组共74 例,1 例未治疗就转出;2 例补液后出现病情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转出后失联;有14 例患者单用利尿剂治疗,治疗后水肿完全好转,但其中3 例患者在出院后1 周至2 周内复发再次入院,加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治疗后均完全好转,未再复发。其他57 例均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利尿剂治疗,56 例水肿完全好转,1 例水肿未完全好转。

干性组24 例,均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或口服治疗,肢体麻木及乏力完全好转11 例;明显好转10 例;好转不明显或加重共3 例,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予以激素治疗,仍无效。

混合组56 例,1 例仅以利尿剂治疗,2 例仅以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治疗,其他53 例以上述两种药物治疗。56 例水肿均完全好转;24 例肢体麻木乏力完全好转,24 例麻木乏力症状明显好转,8 例肢体麻木乏力症状好转不明显或加重。

3.讨论

经过汇总,我们发现在押人员维生素B1缺乏症有以下特点:

第一、随着我们对维生素B1缺乏症的认识不断深入,该病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12 年明显上升,有爆发倾向,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该病的构成比相对稳定。

第二、男女均有发病,以男性(占90.9%)明显;发病年龄在15 ~69 岁之间,相对集中在20 ~40 岁(占65.5%);在第三季度发病最多(占44.2%),第四季度(占29.9%)次之。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女性在押人员人数显著少于男性;当个体能量摄入升高时,依赖维生素B1的酶的活性提高了,所以维生素B1 的需求也增加了,故而男性比女性对维生素B1 的需求更高[4]。第三季度天气最热,20 ~40 岁的青壮年,代谢最为旺盛,维生素B1 消耗增多;以上多种因素导致20 ~40 岁的男性在押人员更容易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发病。

第三、入院时部分患者血叶酸、维生素B12、总蛋白低于正常范围,而尿酸、肌酸激酶高于正常范围,而所有患者白蛋白水平均正常。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或(和)利尿剂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血尿酸、总蛋白水平均恢复正常。高CK 血症,有肌病性和非肌病性两种病因,而非肌病性病因中有运动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病均可以引起CK 升高[5]。研究病例中以干性组与混合组的CK 升高明显,与湿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神经损伤导致了CK 的升高,神经受损同时会影响肌肉营养受损,从而加剧了CK 的升高。

第四、患者起病时多数以双下肢水肿起病,入院时湿性组占比最多,混合组次之,而干性组最少。从治疗效果来看,对湿性组患者补液治疗会导致病情迅速加重,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重者导致死亡;仅以利尿治疗患者水肿好转,但会导致的病情复发,而其他以利尿或(及)维生素B1、B12治疗的患者在随访22.5 天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能明显好转;患者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症状,恢复相对较慢,在随访的30 多天内,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或完全好转,但仍有少数(14.1%)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症状未好转或加重,重者导致残疾。而文献报道,维生素缺乏症患者一般在予以注射维生素B1后1 ~2 天症状消失[1],Emilie Mosnier 等报道恢复期是三天[2]。在押人员经维生素B1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不如教科书及文献报道中的效果那么显著。

表1 患者的一般情况

4.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维生素B1减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该病在在押人群中发病相对较多,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重视。临床中对不明原因水肿和肢体麻木乏力患者,应考虑该病可能。如不能检测血维生素B1及红细胞转酮酶水平确诊,可给予维生素B1诊断性治疗,以期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有研究表明用维生素B1治疗是安全的,使用维生素B1治疗后,血维生素B1水平升高明显,也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反应[6]。故而即使最后诊断不是该病,诊断性治疗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该研究存在的不足:未能检测患者血中维生素B1或红细胞转酮酶水平,缺乏金标准;154 例患者中有11 例患者经维生素B1治疗后症状无好转,但出院后未能随访,不能对该病进行长期预后的评估。

猜你喜欢

在押人员缺乏症麻木
麻木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济南市某看守所在押人员童年创伤经历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浮生一记
“心灵”体操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无题(2)
畜禽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及诊治
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风险程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