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2020-09-15姜玲马燕刘阳
姜玲 马燕 刘阳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内一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取2019 年8—12 月本院89 例心肌缺血患者实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经诊断均符合WHO 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男51 例,女49,年龄46 ~69 岁,平均年龄(57.98±1.84)岁,行常规心电图检测无明显ST 段变化。
1.2 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选取十二导联全信息记录24h的心电资料,对其ST 段变化是否改变心绞痛与生活状态关系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具有心肌缺血患者,依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38 例)、无症状(58 例)两组。对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发作阵次、心率以及心率失常情况,不同时间段缺血型ST-T 改变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率、持续时间及心率失常
有症状型发作时心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型,但无症状型心率失常发生率与心率失常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无症状型,差异显赫,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率、心率失常以及持续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心率、心率失常以及持续时间比较(±s)
类型 例数 持续时间(min) 发作时心率(次/min) 心律失常[n(%)]无症状型 51 34.51±21.94 66.94±9.94 25(49.02)有症状型 38 14.31±13.08 86.58±8.59 12(31.58)t[χ2] 5.042 9.760 [6.320]0.001 0.001 0.001 P
2.2 ST-T 发作时间
51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缺血型ST 段改变在6:00 ~12:00 发生率较高,且多数在上午0:00 发生率低,见表2。
表2 ST-T 发作时间[n(%)]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因病情较为隐匿,且缺乏主观症状,临床往往难以进行确诊,有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与猝死[4,5]。早期进行诊断并予以规范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其中,心电图监测是发现与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式,且准确度高,且价格较为适宜[6]。
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金标准,但因其价格高,对患者操作的创伤性大,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常规心电图监测是以往常用诊断方式,但其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心电活动进行监测,而且无法捕捉短暂异常心电活动,进而出现漏诊情况[7]。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24h 动态心电图出现,弥补了以往常规心电图难的缺点。本文通过对心肌缺血患者实行24h 动态心电图,由研究结果可知,有症状型发作时心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型,但无症状型心率失常发生率与心率失常持续时间明显高于无症状型,通常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缺血型ST 段改变在6:00 ~12:00 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赫,P<0.05。由此可知,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弥补了以往的不足,其检出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24h 动态心电图能够诊断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并可作为冠心病的调查,此外,为冠心病治疗、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