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肝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生物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0-09-14刘洁廖睿张庆怡

癌症进展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肝癌

刘洁,廖睿,张庆怡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38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1]。目前,手术切除是肝癌的的首选治疗方案,开腹肝癌根治术是最常用的术式,虽然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病灶,但对机体组织产生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3]。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肝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逐渐受到认可[4]。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显著,但对术后肝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5]。为此,本研究开展了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预后影响的研究,旨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96例接受肝癌根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6]中关于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无上腹部手术史;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④无心、肺、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排除标准:①存在肝内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生命体征不稳定;④存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6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观察组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42~78岁,平均(60.23±5.89)岁;TNM分期:I期48例,Ⅱ期50例;平均肿瘤直径为(4.17±0.29)cm。对照组中,男 52例,女 46例;年龄 41~76岁,平均(59.89±5.88)岁;TNM分期:I期47例,Ⅱ期51例;平均肿瘤直径为(4.12±0.32)c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和平均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行全身麻醉后,根据肿瘤所处的位置,选择上腹部正中切口或Benz切口,电刀游离肝脏周围的韧带,将病灶组织充分暴露,于距离肿瘤边缘约2 cm处切割,选用电刀由浅入深离断肝实质,缝合创面止血,取出标本,冲洗腹腔后,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关闭腹腔。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行全身麻醉后,患者采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建立气腹,气压控制为11~15 mmHg(1 mmHg=0.133 kPa),进入腹腔后,探查病灶的位置和大小,选用超声刀切断周围韧带,充分暴露病灶部位,然后使用电凝刀于距离肿瘤边缘约2 cm处划出预切线,选用超声刀将肝实质离断,对创面进行止血,然后缝合切口,将肿瘤标本取出置于标本袋中,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将气腹关闭,缝合并消毒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抽取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并放置冰箱待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出院之日起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的TNF-α、IL-8、CRP、IgA、IgG、IgM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水平。上述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 TNF-α、IL-8、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TNF-α、IL-8、CRP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8、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5、12.903、6.130,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x-±s)

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48、15.699、7.544,P<0.01)。(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a与本组术前比较,P<0.01;b与对照组术后1周比较,P<0.01

指标ALT(U/L)AST(U/L)TBIL(mmol/L)时间术前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观察组(n=98)35.23±3.78 61.12±7.15a b 41.23±3.47 54.12±6.23a b 14.23±2.45 16.25±3.78a b对照组(n=98)35.29±4.02 78.12±6.89a 41.28±4.05 69.28±7.25a 14.78±3.02 20.15±3.45a

2.4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 IgA、IgG、IgM 水平均较本组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30、10.231、17.244,P<0.01)。(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g/L,±s)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g/L,±s)

注:a与本组术前比较,P<0.01;b与对照组术后1周比较,P<0.01

指标IgAIgGIgM时间术前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术前术后1周观察组(n=98)3.78±0.34 2.89±0.41a b 12.78±2.47 10.12±2.15a b 3.90±0.12 3.27±0.35a b对照组(n=98)3.75±0.42 2.20±0.23a 12.45±3.02 7.56±1.23a 3.88±0.25 2.50±0.27a

2.5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比较

术后随访1年,截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3.06%(3/98)、4.08%(4/98),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20%(10/98)、12.24%(1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4.356,P<0.05)。

3 讨论

肝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高,预后差,已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7]。目前,临床对于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但其治疗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8]。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临床逐渐发展起来,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也已被证实,成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术式[9-10]。

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点,术中能够对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血管分布情况进行清晰地观察,避免损伤病灶周围组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行腹腔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行开腹手术的患者(P<0.01),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组织产生的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外科手术属于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免疫功能等,易导致疾病复发[12]。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是临床用于判断肝脏是否损伤的主要指标,其在机体内的含量可有效反映机体的损伤程度,若含量升高,表明肝脏损伤加重[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肝功能指标低于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患者,表明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患者的肝损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IL-8产生于单核巨噬细胞之中,可趋化炎性细胞,对机体的炎性反应具有调节作用[14]。然而,TNF-α可诱导IL-8的生成,机体的TNF-α、IL-8、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局部受到损伤[15]。研究表明,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可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促进机体术后康复[16]。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证实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炎性反应轻,对机体局部的损伤程度小,利于术后康复。

肝癌患者多存在免疫系统紊乱的现象,免疫球蛋白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效应因子。正常情况下,免疫球蛋白在血清中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当机体受到创伤时,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且其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降低趋势[17]。研究认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但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较轻[18]。本研究发现,术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均下降,但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免疫功能优于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分析原因为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组织产生的损伤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此外,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均低于行开腹手术的患者,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对机体组织产生的损伤小,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减轻对肝脏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且复发率、转移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肝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