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9-12王欣

读天下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初中

摘要:数学史记录数学学科发展历史,教育价值非常高。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文章以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对数学史教育意义进行阐述,对如何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同时,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史包含内容比较丰富,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等,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学习态度与思维方式,是教育工作者遇到的問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数学史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能够促使学生应用意识与实践意识形成,使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名人故事是大多数数学史呈现的方式,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关于数学的名人故事渗透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家研究的艰辛与不易,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无数的推理才呈现出来的。但是因为数学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将所有知识的推理过程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中的推理过程进行知识教学,让学生也参与到定义、概念、公式的推理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创新意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学会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知识灵活应用,以此实现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激发学生思想品质

数学史中有非常多的有意义的故事,如祖冲之圆周率研究、徐光启对几何化本的翻译、帕斯卡对射影几何的探索、牛顿的二项式定理等等。这些人物故事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载体。初中学生的身心仍处于发展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通过历史故事的渗透,可以促使学生人格形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了解历史故事,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不畏困难的意志,使学生遇到问题时也能像数学家一样锲而不舍,探索问题。通过数学史的应用,提升学生综合品质,促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 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课前导入,活跃教学氛围

在导入环节应用数学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学习活动中。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数学史,保证导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例如,学习《有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无理数的由来作为导入内容,让学生在历史故事学习中意识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由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首先来看看无理数是怎么来的吧。在公元500年前,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情:如果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观念的提出,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有理数)的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毕氏学派的领导人非常的惶恐,认为会影响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毕氏学派将勃索斯囚禁起来,并进行折磨,最后沉舟身亡。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迁移,人们最终得到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希勃索斯的理念才是正确的。为了纪念希勃索斯,他们研究的内容命名为“无理数”。当教师讲解结束后,则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验证“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以此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

(二)例题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例题教学中,将数学方法与思想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解题中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得到提升,以此实现数学史教育的作用。数学思想与方法作为数学史的一部分,对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影响很大。若是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方法,则会影响后续学习效果与质量,不利于数学知识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例题中,融入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解题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数学思维。

例如,已知点A(8,0),B(0,6),两个动点P,Q同时在△OAB的边上按由O→A→B→O进行逆时针运动。开始时点P在点B位置,点Q在点O位置,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s,点Q的运动速度为1。问:前3s内,△OPQ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前10s内,求P、Q两点之间的最小坐标是多少?前15s内,探究PQ平行于△OAB一边的情况,并求平行时点P、Q的坐标。

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题,根据问题画出图像,如下:然后根据题干描述内容进行解题。以第一问为例,已知A(8,0),B(0,6),所以可以得到OB=6,OA=8,AB=10。前3s内,点P运动到OB上,点Q在OA。

假设,运动的时间为T,即BP=2T,OQ=T,OP=6-2T

S△OPQ=1/2OQ×OP=1/2T×(6-2T)=-T2+3T=-(T-3/2)2+9/4,因此可以得到当T=3/2时,△OPQ的最大面积=9/4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史的应用,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思维品质形成。数学教学中,将不同形式的数学史应用在导入、例题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数学思维。通过数学史与教材内容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新兴趣,促使数学教育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瑜,谭嘉磊,杨灵娥.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呈现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3-4.

[2]黄锦涛,谢涛,叶济宇.从中考题到教材看数学史的渗透及启示:以近5年福建中考数学和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36-37+68.

[3]陈梦瑶,王保红,郭甜甜,等.融入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内容比较:以源于《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的内容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9):7-10.

[4]范美玉,霍媛媛,李健.初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史习题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五套人教版教科书的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2):38-42.

作者简介:

王欣,山东省滨州市,山东滨州沾化区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史数学教学初中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