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式
2020-09-12范文华
范文华
[摘 要] 当前的课改浪潮席卷全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课堂实效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导入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良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 数学课堂;新课导入;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功能定位越发清晰,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重视,初中数学课程也越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路径.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一节40分钟的完整授课,可以创设最佳效果的是课堂伊始的十分钟. 这就意味着,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可以让课堂更高效. 但课堂导入阶段学生大多处于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师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距离,如果课堂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去鼓励、唤醒、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那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学习,这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多次观摩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名师和学者都十分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 他们借助新颖别致的导入情境和教学活动意境,创设一种新的导课艺术,启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一气呵成的功效. 因此,导入环节就好似整台戏曲的“序幕”,一个精彩演讲的“开场”,担负着渗透主题和引入佳境的重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与学,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生活实例式导入
生活实例式导入是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某段经历中精心挑选实例进行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得出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触类旁通的奇效,还可以让学生生成“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感悟,激发其求知的内驱力.
案例1 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一内容时,笔者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小红买4本练习本和3支自动笔需要27元. 如果买4本练习本和2支自动笔需要22元,那么每本练习本和每支自动笔分别多少钱?学生很快就会得到答案:所买的练习本都是4本,自动笔多1支就多了5元,因此自动笔每支5元,练习本每本3元. 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引入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直接给出方程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适当利用生活中形象的数学问题可以迅速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灵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演示实验式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并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运用演示实验法时,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演示操作前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领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
案例2 笔者在教授“频率与概率”这一内容时,通过事先准备好的硬币进行抛掷演示,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进行与之相关的统计,从而获得与之相关的信息,形成精确估计概率的认知冲突.
演示实验式导入的优点在于:首先,它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事物本身;其次,它可以激发学生从数学观察过渡到数学理论的兴趣;再次,通过观察,学生会从对感性材料的认识深化到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上来,使其思维顺着教师的诱导渐入学习的轨道,进一步引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福尔摩斯”式导入
恰当地设疑或设陷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兴奋剂”. 教师在教学中刻意设置悬念或陷阱,可以激发学生打破疑问的强烈愿望;设计诱导学生“受骗”的方法,可以激发他们寻根究底的决心. 恰当地使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快速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案例3 讲解“去括号”这一内容时,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 +1 - + =( ).
(学生通过使用加法的交换律以及结合律快速获得结果)
师:那么再口算以下算式的结果
“-2 -5 -4 -7 ”.
(两分钟过去了,一小部分学生借助猜想得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保持沉默)
师:在解题的过程中,让你们无法实现简便计算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生(齐):括号.
通过这样的引入,“去括号”这一课题就这样闪亮登场了. 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学生也认识到去括号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他们自然能积极思考、探究和掌握“去括号”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产生一种释疑后的成功和喜悦.
案例4 在引领学生进入平面几何“证明”这一内容时,笔者出示了图1,让学生辨别并思考:线段AB与CD哪一条更长?
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 他们进行了各种猜测和想象,甚至激发了面红耳赤的争论. 教师适时抛出结论“图1中线段AB比线段CD长”,学生深感疑惑.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视觉有时会造成错觉,因此结论并非光凭感觉来判断,而是需要通过证明而获得.
特例式导入
特例式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设计适当的特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解. 特例,可以实现知识向更高层次迁移和发展,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案例5 讲授“三角形的一边平行线判定定理”这一内容时,在指出教材中的定理之前,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问题1 如图2,在△ABC中,D是AB边的中点,E是AC边的中点,则线段DE与线段BC是哪种位置关系?
学生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出结论“平行”,判断依据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问题2 在△ABC中,若D为AB边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E为AC边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则线段DE与线段BC还是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后,同样毫不犹豫地给出猜想“平行”.
问题3 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E为AC边上一点,且有 = ,则线段DE与线段BC是哪种位置关系?
此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又具有现实基础,学生能深入思考. 若教师此时适当地诱导和点拨,定能快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这一导入法,不但能引领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定理,而且能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猜想、验证、论证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教材中运用“同一法”证明了这一定理,这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于是笔者借助特例式导入法,回避了“同一法”,这是定理证明中的意外收获. 本课教学中,笔者审视教材又超越教材,颠覆了课堂主题的呈现方法,以学生需要的方式,让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真实发生.
总之,精练、生动、新颖、别致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能使原本枯燥、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动态. 要设计好每一课的课堂导入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呈现学生喜爱的问题情境;或深度挖掘教材,让思维在拉长的问题链中逐步深化;或结合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质,放大、延伸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内在思想. 当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探索主题,才能逐步提高我們的教学水平.